日夜交匯,光影交疊,芝加哥的美盡在這裡!|延時攝影

授權轉載
歡迎關注公眾號:放鹽冬瓜的隨手攝影
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被冬瓜瓜和小嚴兩位作者的毅力和才華所打動,透過他們的鏡頭,看到了那些熟悉的風景,又有了不一樣的美麗和風情。這無以倫比的美麗,只屬於芝加哥。謹以此文送給所有生活在這裡或是曾經生活在這兒的你

攝影逼格很高,離生活很遠?我們只是喜歡拍照,隨手拍照。想告訴你拍照可以很簡單。
離開家人父母,我們在新的城市,生活工作學習。多想給家人看,“我”生活的新城市,學習的校園,一天濃縮成幾分鐘,展示生活的各個角落。
這一期,想做給家人朋友們看,我們生活的風城芝加哥。14個角落,從白天到黑夜。
延時影片在最後,我們先以gif動圖展示影片小片段。微信渣圖畫質,請大家體諒(抱拳)。

川普塔 ( Trump Tower )
“川普上臺一百天”,這一百天,新移民政策,新醫改,新稅改,可謂天翻地覆;“佛羅里達俱樂部”,“俄羅斯間諜門”,美國最大型政治真人秀節目,精彩不換臺。
以人命名的樓不少,掛著人名的樓不多。川普塔藍色玻璃幕牆外懸掛著巨大的“川普(Trump)”,矗立綠色的密歇根河畔,一眼便可望到。
▲ 白天,芝加哥河上的“Architecture Tour(河岸建築遊輪之旅)”在川普塔前出發。
▲ 夜幕降臨在芝加哥河畔。
美國買車開車不貴,大城市市內(Downtown)停車一小時卻要8美元。不如坐小火車穿梭在芝加哥市內樓間,駛向川普塔!“啊,這鋼筋叢林的摩登社會!”
▲ Adams/Wabash城鐵站
華麗一英里(Magnificent Mile)
華麗一英里(密歇根大道北段)是芝加哥最繁華的一條街,大牌如Burberry,輕奢如Coach,快時尚如H&M,還有中餐、燒烤、紅火的米其林一星、藏在街角的比利時bakery,好逛又好吃啊。
▲ 站在大街中心,車流穿息,人流熙熙攘攘,一眼看去回到了北京或杭州。
千禧公園(Millenium Park)
千禧公園,定於千禧年建好,山姆大叔們卻04年才完工,如今一躍成為芝加哥老少閒逛嘮嗑談戀愛最火場所。千禧公園毗鄰密歇根大道,逛吃散步夏季音樂會一條龍精品路線。
▲ Jay Pritzker Pavilion(傑·普利茲克音樂廳),夏天坐在草坪上享受一場露天音樂會。
▲ Cloud Gate(雲門),我們更愛叫它大豆子,豌豆型的巨型哈哈鏡🙂

▲ 千禧公園西側密歇根大道,車水馬龍

▲ 千禧公園東哥倫布大道,午夜時分依然車水馬龍
博物館區(Museum Campus),芝城天際線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讓我們把視線移出市中心,隔著密歇根湖的博物館區可一覽城市天際線。高樓中多少紅男綠女情情愛愛,湖邊又多少愛在萌芽。
小嚴和冬瓜第一次約會就在博物館區,一切都很美好,只是頭髮被風吹得糊了一臉:)
▲ 白天,沿湖跑步騎車是最愜意的事之一。

▲ 傍晚,華燈初上,有情人約湖邊
芝加哥大學 (University of Chicago)
“Where fun comes to die(樂趣死去的地方)”,幾乎是芝加哥大學校訓的存在,當然不包括:凌晨校巴上小短裙的妞兒、地下的檯球酒吧、街頭漫畫社…
摩登的醫學化學經濟學樓包圍著哥特風的校園中心,可不就是麻瓜社會包圍著哈利波特魔法學院。我的神奇動物在哪裡?芝大校園抓Pokemon(寵物小精靈)!
▲ 洛克菲勒教堂(Rockefeller Chapel)鐘樓塔頂俯視整個校園,遠處的芝加哥市區依稀可見。
▲ 校園中心區(Main Court),人來人往,高談闊論。
▲ 約瑟夫雷根斯坦圖書館(The Joseph Regenstein Library),野獸派建築。
▲ “校園公園”公寓(University Park Condominium),1961年建成,出自貝聿銘(I.M.Pei)之手,是我們家。咱家跟香港中銀大廈、北京香山飯店、法國盧浮宮也算同源呢!

(高畫質影片手動複製黏貼一下鏈連到瀏覽器)
騰訊影片連結:
https://v.qq.com/x/page/q050056p408.html   (藍光1080P!!!)
油管連結:
https://youtu.be/Cpx47zDeOV8
(這一期不是為了給乾貨技巧,就是想給大家看我們生活的城市有多美麗!小嚴和我來芝加哥一個4年多,一個3年多了,沒能常回國,家人也都還沒來過。做這個芝加哥延時project,第一希望跟遠方的家人分享我倆生活的城市。另外是以延時攝影這樣的形式捕捉平時可能忽略的美,比如日轉夜的瞬間,比如夜晚的車流。
而拍攝過程中的小花絮,比如在地鐵站不能用三腳架,小嚴只能把相機擺地上跪著拍;比如在露天音樂廳,為了更好的視角,我們只能爬上公廁圍牆;比如日轉夜的芝城天際線,拍了不同的三天,最好的那一天風最大,把三腳架吹得亂晃,我們扶了一小時三腳架手腳凍僵,然後歡天喜地地去吃火鍋。這些都會成為我們老了可以講給小冬瓜們的光榮故事吧。:))
授權轉載,長按二維碼關注原作者哦!

往期回顧

芝加哥美食札記,芝加哥最走心的美食記錄,為你提供最實用最真切的餐廳體驗。搜尋“芝加哥美食札記”或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我們!
想入群請加微訊號 “ChicagoFoodStory”或直接掃下方二維碼,管理員拉你入群!
歡迎關注我們的 Instagram “ChicagoFoodStor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