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五一假期,演員朱珠和她的二手市場徹底火出圈。
向來低調的她也隨之人氣高漲,越來越多人開始考古「朱珠被大眾錯過的十年」。
這個五一假期,朱珠在北京798藝術區發起環保活動「朱珠和朋友的二手集市」,出售二手閒置。


現場很多奢侈品大牌服飾箱包定價不到1折,入場票價20元還能在結算時直接抵扣——活動過於火爆導致網上出現了黃牛倒賣入場票及商品的現象。
朱珠本人也出來發聲:

不得不說,這個活動實在是太接地氣了,收穫網友一致好評!
而人群中的朱珠依舊是最亮眼的那位,鬆弛感美得毫不費力。


向來低調的她也人氣高漲,越來越多人開始考古「朱珠被大眾錯過的十年」。
十年前的她,還是MTV的主持人。穿著休閒,整個人都透著自信和明媚:

簡單的白襯衫、鉛筆裙,往那兒隨意一蹲就氣質拉滿。大家這才發現:這姐不但沒醜過,也沒非過。

身著一襲中式印花長裙參加晚宴,典雅大氣,詮釋了什麼叫真正的東方美。

比起早期照的公認誇讚,朱珠的家,卻備受爭議。
在她的影片裡,肉眼可見客廳的擁擠,老氣的原木色門框和地板像是二十多年前流行的款式。

她的梳妝檯也顯得過於樸素,就放在床邊的空隙裡,容量小、款式老氣。

許多網友都吐槽朱珠的家「寒酸」、太普通,甚至像出租屋。
不過,究竟是出租屋風還是低調老錢風,不妨走進,一探究竟。


說實話,朱珠的家在一眾明星豪宅裡的確算不上寬敞。
客廳與餐廳相通,家裡來上三五好友便坐得滿滿當當。

但從整體看,屋內的面積其實並不侷促。功能區分明、動線也清晰。大量的藝術藏品、客廳的小壁爐,讓原本簡單的底色變得豐富。

比起近些年流行的極簡風,朱珠的家的確是繁瑣了些。她的家居風格很難以某種風格來定義。
早在裝修階段,朱珠就沒有請設計師進行嚴絲合縫的設計。

她更想透過自己對軟裝的選擇,來慢慢佈置出一個被自己偏愛的事物圍繞著的、一個充滿溫度的空間。
朱珠理想中的家,是「一點點住出自己的味道」。
她家裡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
眾多價值不菲的畫作
。每一幅背後,都映射了朱珠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心境和感悟。

沈濤的《煙花》,是朱珠收藏的第一幅畫作。當時的她獨自居住打拼,演藝圈的許多事物乍看都和煙花一樣璀璨,實際上稍縱即逝。
這種反差感讓朱珠產生了強烈的迷茫和孤獨,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充滿鬥志,卻又隱隱恐懼。
《煙花》下方鋪著的地毯,是朱珠父母聽從好友馬未都的建議,收藏的一塊清代手工羊毛毯。
自童年時期,這隻老虎就一直陪著朱珠成長,出嫁後便成了家裡的「鎮宅之寶」。

這幅黃曉亮的攝影作品《無題》,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屋內影影綽綽、相談甚歡的人影。
對當時住在單身公寓的朱珠來說,畫中溫暖的人群和燈光,調和了她許多陰鬱孤單的時刻。

要說朱珠家中最亮眼的角落,非藝術家翠西·艾敏(Tracey Emin)設計的粉色燈牌莫屬。
It’s a crime to live with the person you don’t love.(跟不愛的人生活在一起是一種犯罪。)
37歲選擇結婚、生子,讓朱珠體驗到:簡單、直接、熱烈地表達愛,是如此重要。

懷孕期間,朱珠購入了畫家彭博的《積塵0811》。大片柔和沉靜的藍綠色,搭配充滿生命力的亮色線條,寓意著對新生命的期待。

女兒出生後,朱珠為她買下了薩拉·伯格納的《四位綠聖女》。粉色的小馬靈動、溫柔,如守護天使般陪伴著孩子成長。
看得出,朱珠家裡的每一件藝術品情感價值,其實要大於藝術價值。
在朱珠看來:
藝術,是一種英雄主義,一種竭盡全力生活又能超越生活的勇氣。
儘管是理工科畢業,但朱珠自幼偏愛音樂和美術。05年大學畢業時,朱珠已經通過了美國帕森斯設計學院的面試。
但當時的她恰好獲得了VJ大賽北京區的冠軍,得到了在MTV主持的工作邀請,便放棄了繼續進修。
18年後的今天,朱珠仍有個藝術夢。剛從月子中心出來沒幾天,就跑去看展。

經常訪問各個藝術家的工作室、參觀美術館和畫廊,還是藝術空間的合夥人。

前腳剛參加完浪姐,就報名了巴黎高等商學院(HEC Paris)學習創意與媒體管理專業的課程。

對情感、藝術的細膩感知,使朱珠相信:
家是有生命力的,會像蘑菇一樣自然生長。
有不少網友都無法理解,為何要把家裡佈置成畫廊,風格還這麼不協調,認為朱珠太「作」。
但她本人倒是非常珍惜自己的這份固執:
我想保留那種寶貴的感受,那種「作」的力量。如果沒有這些,不僅生活無聊,人的生命力也不旺盛。我要一直「作」下去。

朱珠獨樹一幟的家居風格,很難再找到第二家。這也與她本人的氣質十分相符。
明明長著一張典型的東方美人臉,梨渦淺笑,溫婉可人。

又兼具西方美人的張揚和侵略性,舉手投足間皆是性感風情。中西雜糅的獨特氣質,在內娛難找代餐。
除了家居品味小眾高階,朱珠的珠寶和穿搭品味同樣不俗。
在朱珠身上,很少能看到logo顯眼的奢侈品,或是風格強烈、時代特徵明顯的設計師作品。

她的私人衣櫥大都是色彩淡雅、材質上乘的基礎款,透過不同材質間的碰撞,來營造一種不費力的鬆弛感。

這也是為何朱珠十年前的穿搭在今天看來仍不過時的原因,她很早就清楚自己適合什麼風格,不逐潮流。
款型簡單的基礎款,搭配朱珠最愛的大體積珠寶,立馬提升了整身的質感和亮點。

除了收藏畫作,朱珠也十分熱衷於收集各種造型別致精美、工藝精湛的古董珠寶。她不止一次表達自己對珠寶的熱愛 ,就連女兒的英文名都是pearl。
成年人的情緒是如何瞬間崩潰的,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珠寶可以舒緩情緒。

造型誇張的古董雞尾酒戒,搭配簡單的休閒裝,反而有一種反差的張力,給隨意舒適的裝扮增添神秘感。
朱珠的古董珠寶大都是她在國外親自淘到的,款式可謂獨一無二,有六七十年代某法國品牌的紅寶石鑲鑽雞尾酒戒。

有上世紀20年代artdeco工業風的定製鑽石鑲祖母綠戒指,搭配清新的綠色碎花裙,鬆弛又精緻。

還有維多利亞時期的定製老切鑽石白金 choker,配一條簡單的絲質長裙,就是妥妥的精緻美人。

朱珠的審美,同她的性格一樣,向來是自我隨性、不隨波逐流的,這也造就了她鮮明的個人特色。
但其實,圍繞朱珠的爭議,又何止是她的品味和審美呢?

一直以來,無論是美貌、演藝之路、乃至婚姻,朱珠的身上總繞不過一個議題:是高格調,還是真普通?
朱珠給許多人的觀感是頗為矛盾的:
連續10年入選全球最美TOP100面孔,但在國內的知名度一直不高;
曾簽約世界排名第一的經紀公司CAA,參演過好幾部好萊塢大片,卻沒有拿得出手的主演作品;
爺爺是開國少將、父親是新大陸集團創始人、前任曾是法拉利總裁,如此「京圈公主」,現任老公卻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西裝店老闆。
種種爭議幾乎一直伴隨著朱珠。但灑脫如她,向來是隨心而行,核心穩定到可怕。
她在最黃金的年齡,主動放棄國內的演藝公司,選擇獨自去好萊塢闖蕩。

看清了好萊塢對華人女性角色的刻板塑造後,果斷離開,回國從零開始。近幾年也貢獻了一些出圈角色,如《叛逆者》中美豔機敏的藍小姐:


被記者問到「如果有人跟你搶男人怎麼辦?」她明媚一笑,大氣回應:「讓給她,男人多的是。」

2012年,朱珠曾經和義大利頂級富豪Lapo Elkann有過一段戀情。法拉利、瑪莎拉蒂、尤文圖斯球隊,都是這位富豪的產業。

但當 Lapo Elkann被拍到在街頭和其他人擁吻後,朱珠沒有半點猶豫,立刻分手。當時不少人嘲她豪門夢碎,朱珠淡定回應:
說我「攀龍附鳳」,就有一點看扁了我們中國人。
在早期綜藝《非凡搭檔》裡,面對隊友陳楚河的無理取鬧,朱珠全程理智冷靜,最終獲得了對方的尊重。

浪姐導演曾問朱珠入選全球最美百張面孔的標準是什麼? 她的答案是:「原汁原味的、大膽的。」
朱珠身上最迷人的,其實就是她穩定強大的核心。
一方面,卓越的家世、十幾歲就環球旅行的自由成長環境,賦予了她足夠的眼界和膽識。
另一方面,朱珠個人從未停止過自我修煉。無論是從主持,跨界到歌手、演員,還是從藝術作品中不斷吸取養分。

她把自己的事業安排的滿滿當當。
產後三個月就復出拍戲、嘗試演話劇、參與藝術專案,同時還繼續著商學院的學習。

迴歸私人生活,朱珠也充分享受媽媽這個新角色,抽空定會和孩子一起旅行。參加巴黎時裝週,也不忘帶上女兒。
現在我生活中的所有都是我真正感興趣的東西,它們給我帶來不同的自我價值感,不同的幸福感。

如此精彩豐富的個人生活,讓朱珠變得更有底氣。
無論外界如何評價,她始終有能力把自己的人生過得有聲有色。
▫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
撰文丨怪怪
編輯丨qko
主編丨眠去
出品丨麥子熟了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