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陽光少年報》賣報紙贈報夾的最後一天,今晚12點之前下單的讀者,都會送贈品報夾,12點之後贈品就沒有了。

這款報夾贈品是一個特意為收納報紙定製的報夾。
👇實拍圖
到時候大家拿到手的
會有陽光少年報的LOGO哦
目前還在定製生產中


經常有讀者問丹媽報紙怎麼收納?其實我之前也發愁。每週叮噹看完報紙後隨手一丟,亂糟糟的,找起來也浪費時間。所以我和報社溝通,能否給我們讀者送一個報夾或檔案袋,方便收納。
出版社說之前有談過報夾供應商,質量還不錯,但一直都沒有給渠道用過,因為成本高,一個至少10元成本,還不算快遞費。
我看了報夾的樣品,鋁合金材質,輕便,一次可以夾30份報紙,還挺實用。全部裝在一起就像做成了一本書一樣,查詢也方便。這麼好用的贈品,貴點也要送啊,而且確實是和報紙最搭的贈品了。
👇收納+查閱
會方便不少哦

出版社最初說不能送,一是成本這塊,二是擔心其他渠道有意見。但他們建議我,可以送給訂閱兩年的使用者,這樣可覆蓋一部分成本。
我想著咱們難得開團一次,訂閱報紙的讀者肯定都需要,既然要送,那就一起送吧。在我的極力爭取下,最終我自我腰包來送這款報夾。
所以,這次(試讀包和合刊除外)只要訂閱的讀者不管是1年還是2年,不管是月投還是週週投,也不管是單人還是拼團,都可以得到一個報夾。
如果拼團,10個人拼團,就送10個報夾。40個人拼團,就送40個報夾。以此類推,只要跟團的成員都送,寄到同一個地址哈。
如果單人單地址購買,也都送1個報夾。另外,訂閱2年的讀者,也只送1個報夾哈。
贈品只有丹媽渠道有,今天晚上12點之後,就不再贈送了,因為確實成本有點高,不能無期限送,還請大家理解。
內蒙古和青海的讀者,出版社從今年3月份開始不再另外加收運費啦,對大家來說也是很好的訊息哈,這兩個省份的讀者,這次可以更大膽地拼團啦~~

團購價格
週週投團購:
6人及以上同一個地址,139元/年/人。
3人及以上同一個地址,169元/年/人。
週週投大家一起湊一個訂單的話,是最推薦的,單價低且時效性可以保證,就是需要自己湊人數。
如果不想湊單,可選單人週週投或月月投,就會方便很多。訂閱2年也只送1個報夾哈,但訂閱2年的話如果中途漲價了,不會受影響,也是省心的。
👇本次開團的所有產品
最高可訂閱2年

提醒:報夾需要定製生產,最快4月底到貨,爭取和第一期報紙一起發。如果第一期來不及,那就和第二期一起寄出。
👇下單鏈接👇
《陽光少年報》叮噹每週必讀,因為他非常喜歡,所以去年我給他班級也訂了幾份。

推薦它的首要理由,是它把國內外最新大事,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講給孩子聽。
比如我們上上週在北京研學聊到法國總統馬克龍受邀訪華,和習大大訂了好多大單。《陽光少年報》頭版頭條專門講了且非常詳細,我也跟著一起補上了這一課。

又比如最近這幾天,淄博燒烤火了,報紙居然也沒漏下。作者還談到了淄博這個歷史古城的變遷,在時代中的創新和突破等,比我們大人自己刷短影片,只知道淄博燒烤火了,更全面、深入。孩子透過閱讀文字,也會更有收穫。

3月時,有一期講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宣佈恢復外交關係。
這樣的國際熱點,我即使關注了也不一定可以給叮噹講得專業、全面。
因為要從沙特和伊朗的歷史關係、他們和中國的關係,結合中國外交政策和原則等,非常考驗家長的背景知識儲備。

而且它除了時事新聞,綜合性也很強,特別是人文歷史類的。這次去北京研學,我除了給叮噹看繪本和紀錄片,也把幾期報紙找出來了。
👇去年8月份的一期
講北京是中軸線上的城市
中軸線也是這次研學中
帶隊老師提及頻次最高的詞語

👇
今年2月的兩期
提到北京故宮和長城的暗門

讀者群和留言,也經常可以看到大家的好評、點贊。
👇
趁著吃飯看
被老師阻止後又偷偷看

👇孩子恨不得媽媽一次性給他讀8個版面
太費媽了

👇"直觀看見,比我跟孩子說多少次都管用”

👇不光內容不錯
報紙本身的紙質、印刷、尺寸等
也相當過關

👇娃藉助報紙
逐漸走向自主閱讀

這樣適合小學生的新聞故事報,非常稀缺。

來看《陽光少年報》的具體介紹,寫於去年5月,有替換部分圖片。
在這個公號,我推薦過很多雜誌。除了《東方娃娃》是本土的,其它都是國外雜誌,更別說推薦本土報紙了。
前兩年,我看讀者群經常提到一份本土的小學生報紙——《陽光少年報》,評價還挺高。

我記在心裡了,正好報紙的發行編輯之前找過我。我為了瞭解更透徹些,就讓多寄些報紙給我看看。
👇當時寄給我報紙+秋冬冊+開學合刊
差不多有25期
我紮紮實實地研究了一遍

《陽光少年報》是中國第一份辦給小學生看的新聞故事報。
這麼多期讀下來,最吸引我的點在於,它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語言去講述中國新聞、世界新聞、前沿科技、文化熱點等,當然,還有孩子喜歡的新聞漫畫。
除此,陪叮噹讀報的過程中,我又發現了它很多正能量的內容。
說到時事熱點,我有時候也會跟叮噹聊一聊,但很多苦於自己知識儲備不夠,也不知道怎麼講他才能聽得懂。
而《陽光少年報》把很多我們大人都不太容易弄懂的時事新聞,給孩子講得通俗易懂,清清楚楚,不僅給孩子寫作找素材,還輕鬆擴充套件孩子的視野,提高綜合素養。
每週一期,每期大概13000字的量,好好堅持,閱讀量相當可觀,定能厚積薄發。
最開始我不打算開團,因為報紙不錯,但需要拼團(主要是節省快遞費),才有好價。我覺得對讀者來說不太方便。

但想不到求團留言不少。讀者自來水種草,還建議我讓學校組織訂閱,好主意


想著報紙確實不錯(我自己都看得津津有味),最後還是決定開團。小學生家長可以透過文章瞭解中國第一份小學生新聞故事報是怎麼樣的哈。
👇下單鏈接👇

剛我說過,《陽光少年報》是中國第一份辦給小學生的新聞故事報,用講故事的方式講當下的時事熱點,有新聞的時效性,也是它和咱們以前推薦的雜誌很大的區別。
《陽光少年報》由河南廣播電視臺主管,主辦單位是河南大象新聞客戶端有限公司。國內統一刊號:CN41-0111,適合1-5年級孩子閱讀。
每週一期,每週四出版。每期2張報紙,共8個版面,8大欄目。
👇八個欄目

每個欄目大概有3-5篇新聞稿,1篇主稿篇幅長,其他幾篇短小精悍。

每個版面⼤約1700字,5-8分鐘可以讀完。整份報紙大約13000字。每週保持這樣的閱讀量,日積月累會很可觀。且閱讀習慣也可以藉此培養。

每個版面大小是27.5cm*33.5cm。開啟報紙,放在課桌上正合適,是特意根據小學生的課桌尺寸設計過的。
👇攤開後是這樣的

👇使用大豆油墨和不刺眼的精品紙

內容覆蓋⾯廣,拓展孩子視野,補充課外知識,瞭解時事熱點;
沒有廣告,包括任何形式的植入廣告。
我最初拿到樣刊一口氣看完5期,發現確實有它的獨特性,作為一份本土小學生報紙,可以做到這個水準,還是讓人眼前一亮的。

我試讀的同時,也讓家有小學生的編輯一起體驗。
她看完的感受和我差不多:
家裡的書、雜誌已經很多了,但孩子還是很喜歡《陽光少年報》。甚至邊吃飯邊要把報紙讀完(老母親看著開心但還是要勸說下先吃飯再看)
報紙放在哪裡,就在哪裡讀。

你是不是就讀漫畫新聞那個版面?
她說:哼,才不是!你也太小瞧我了,我其他的也都讀的。
一年級的娃都可以順利讀下來,說明可讀性很強。(注:孩子的識字量還可以)
讀懂了,吸收了,還輸出了。
在拿到《陽光少年報》到現在差不多2周時間,我幾乎每天都能聽到孩子給我講裡面的故事,有些小新聞報道,我自己讀的時候,還不一定留意,她都眼尖地發現了。
比如鴿子“蒙面”,她給我講過,我發現原來就在報紙上。

等我們倆都體驗完,我又在編輯部內部發起了一波投票,想知道其他編輯對《陽光少年報》的意見。
想不到,隨意發了一些內容頁後,大家都覺得選題不錯。家裡有小學生的,都紛紛表示要訂閱一份。下面一些是我當時隨手在群裡發的👇
▼《種瓜得瓜,“種”T恤得到啥呢?》

▼《埃及為什麼要建座新首都?》

▼《他是大作家,也是藝術家?》

▼《奇怪的小孩,為何風靡全世界?》

01

豐富的時事新聞、人文科技報道
讓孩子及時瞭解國家大事,拓展視野
《陽光少年報》所有文章都來源於最近發生的國內外事件,有新聞的時效性、真實性和準確性。
雖然不是每天出版,但它把一週內中國、世界以及每個人身邊正在發生的大事,都傳達給孩子。
開頭我也舉例了最近發生的一些國際大事,報紙都有專題報道。再補充2月份的一些。
2月6日,土耳其突發地震,第二天中國救援隊就義無反顧地逆行。

2月10日,習近平為柬埔寨首相舉行宴會,推動中柬兩國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

今年大熊貓丫丫一直受到各方的廣泛關注,一直牽扯著大家的心。但大家可能不太知道的是,國寶背後的國寶——中國大熊貓之父胡錦矗的故事。
他建起世界上第一個大熊貓觀察站,編寫世界上第一部大熊貓專著,提出就地保護大熊貓,讓大熊貓保護事業從幼苗長成了參天大樹。

亞洲最大的海上石油生產平臺——恩平15-1平臺下,鑽出我國第一口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
有了它的經驗,未來沿海企業排放的二氧化碳,或許也可以住進海底。(這些如果不是透過報紙,我可能都不會關注到)

等等。
不光是時事新聞,對科技熱點也都報道得很及時。
無人機和反無人機體系齊亮相

跨海高鐵

太空電梯

如果不是每週讀報紙,我不會給叮噹去講,有了報紙就方便太多了,讀就行了。
語文進入“大閱讀”時代,孩子們也不可能只做“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小學生,瞭解時事熱點,是他們需要具備的一項能力。
小學生不被允許上網,且上網真的沒啥好處,低年級孩子即使看了新聞也不一定可以理解到位。有這樣一份報紙,孩子就有了每週瞭解天下大事,自己學習的途徑,保持對國內外大事的敏感度。
02

用故事表述時事
用小學生的視角和語言解讀,可讀性強
這一點可以說是這份報紙另一大特色。
如果只是把時政新聞告訴孩⼦,很容易。但怎麼讓他們聽懂,並且理解新聞背後的道理,是需要專業技能的。
《陽光少年報》這點就做得很出彩,它把很多大人都覺得難懂的時事新聞,用⽐喻、類⽐的方式,講得通俗易懂,清清楚楚,語言生動又易理解。
比如之前有一期講《沙威瑪捲餅,和經濟有什麼關係?》,我一口氣讀完覺得很有意思。
經濟學那些高深的指數,居然也可以用生活中吃的、用的,甚至行走速度指數闡述,我們高中才學的恩格爾係數,它也輕鬆給孩子講明白了。

《沙威瑪捲餅,和經濟有什麼關係?》
沙威瑪指數,用俄羅斯街頭的一種常見小吃,衡量城市居民的購買力。
巨無霸指數:透過對比兩個國家購買同樣一個巨無霸所需花費的錢,來了解兩種貨幣的價值,看看匯率是不是合理。
口紅指數:經濟低迷時,口紅反而賣得特別好,為什麼呢?人們收入少了,但還想買東西。買不起貴的,就買相對便宜一點的。所以女性更願意買口紅——既不用花太多錢,又能小小滿足一下自己。
行走速度指數:走路快不快,代表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走路快的城市,幾乎都是經濟發達的城市。
恩格爾係數:指的是一個家庭中,食物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例。生活越貧困,恩格爾係數就越大;生活越富裕,恩格爾係數就越小。在國際上,恩格爾係數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生活水平。
又比如俄烏戰爭後,美國、德國、法國等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投下了“金融核彈”,文章把金融制裁、SWIFT講得明明白白。
我以前雖讀過但印象不深刻,看完這篇文章才記住了SWIFT。

文章是這麼描述的:

跨國做生意,收錢付錢,要透過銀行。
銀行之間怎麼聯絡?
以前,靠發電報。不過,電報的速度有點兒慢。萬一電報被人截獲,做了手腳,銀行還會損失一大筆錢。
後來,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成立了,簡稱SWIFT。
有了SWIFT,銀行就像用上了專門的聊天工具,傳遞資訊又快又安全。
這枚“金融核彈”,屬於一種制裁。
制裁就是對其他國家或者組織進行限制、
和這個國家斷絕一切外交往來,是外交制裁。
不準這個國家採購武器,是軍事制裁。
不和這個國家做生意,凍結這個國家在自己國家的存款,是經濟制裁、“金融核彈”就是經濟制裁的一種。
之前北京冬殘奧會會場館是冬奧會場館改變過來的。
傳統的新聞稿,可能是這樣的:



《陽光少年報》編輯把改變比作“變身”,輕鬆地給孩子講明白了。

方便大家觀看,我摘錄了一些原文:

哪怕不是主稿,也會用故事性的語言去描述,讓孩子看懂。
平衡故事與新聞事實的關係,其實很複雜。
好在《陽光少年報》有一批寶藏主筆⽼師,難不倒他們。
他們⼤多都來⾃傳統主流媒體,都是資深的記者或編輯,新聞從業經歷都超過10年,對新聞有透徹的把握,能找準選題。
他們⼤都還有另⼀個⾝份——孩⼦的爸爸媽媽,會用孩子可以聽懂的語言去寫稿子,且足夠虔誠、用心。
03

主稿採用三段式
遵循小學生的閱讀規律和閱讀習慣
《陽光少年報》的主稿,總是以三段式出現,且每一段前面會標註數字123。
比如《“特殊的朋友”來做客》分了以下三段:
-
精心安排
-
“特殊的朋友”
-
“共贏的夥伴”
就把馬克龍總統來華,中法兩國的友誼,未來的合作等講明白了,方便孩子理解。

《這處泉水,為啥是大運河源頭?》,標題將起因經過結果全都交代清楚了:
-
一個難題
-
“借”到了水
-
重新噴湧

有時候也會遇到4段的,每個段落篇幅更短一些。
比如《科學家看到的世界,有點不一樣》分了以下四段:
-
不一樣的色彩
-
推演出的夜色
-
顯微鏡成了“萬花筒”
-
骨骼裡的“河流”
標題也都比較新穎,孩子會很有興趣閱讀。

這些都遵循小學生的閱讀規律和閱讀習慣。

⼩學階段孩⼦的閱讀,難以接受過於複雜的結構,三段剛剛好。三段式,適⽤於絕大部分故事。

另外,小學生閱讀跳躍性強, 標註好123,會強化他們有順序地讀下來,慢慢養成好習慣。

此外,⽤的字詞,⼀般不會超出⼩學階段的範圍,如果超出,就會注⾳。

⽤短句⼦,兩個標點符號之間,⼀般不會超過13個字。 儘可能地不⽤術語,如果出現孩⼦們沒有學過的術語,⼀定會有解釋。
比如之前有一篇《細菌披著“鎖子甲”,消滅他還是有辦法》,艱難梭菌、鎖子甲等,是對孩子來說陌生的詞彙,作者就對這些名詞進行了解釋。
艱難梭菌:平時,艱難梭菌在腸道里安居樂業。可是當腸道里菌群失調時,艱難梭菌就會大量繁殖,讓人拉肚子。左一種藥右一種藥吃下去,艱難梭菌還是逍遙又自在。
鎖子甲:是艱難梭菌用蛋白質編的一層外殼,用來保護自己。
為什麼艱難梭菌很難用藥物消滅?因為“鎖子甲”的空隙很小,一般藥物個子太大,根本進不去。

這樣可以一步步幫助孩子建立閱讀的自信,過渡到自主閱讀,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04

既是範文,又是素材庫
能逐漸提升孩子寫作水平
每篇故事短小精悍,生動有趣,既是範文,也是素材庫,長期堅持閱讀,積累,寫作的時候,定能言之有物。
不管是主稿,還是側邊上篇幅短小的新聞稿,都是豐富的寫作素材。
我覺得選題都非常有新意。
比如熊本熊是很多孩子熟悉的日本吉祥物,大家也給孩子買過一些熊本熊的周邊,但對熊本熊是如何來的?為什麼熊本熊能掙這麼多錢,不一定很瞭解。
在第214期《日本熊本熊,做成大生意》裡面,就有詳細的介紹。

又比如,全世界最頂尖的諾貝爾獎,到底有多少錢?怎麼發不完呢?管理諾貝爾的基金是如何在運作?
《諾貝爾的錢,咋還沒發完?》有詳細的介紹。

還有比如《海豚不是魚,為什麼會像魚?》,把大自然的神奇規律——趨同演化,這個比較專業的名詞,講得很通俗,孩子可以吸收,輸出。

每篇文章的標題,也非常有意思,吸睛、精煉又不乏新意,有些還挺押韻:
《南極和北極,一起“發燒”了》
《330米!埃菲爾鐵塔又長高了!》
《沒有翅膀,這種青蛙卻會“飛”》
《你的心跳,衣服能聽到》
《為了一群鳥,改造一座橋》
05

用積極正面的新聞故事
滋養少年完美人格
和傳統新聞稿不一樣的地方是,《陽光少年報》每篇文章結尾,都有一個特別突出的色塊和文字。

有些概況了中心思想,有些給出指導和建議,也有呼籲和號召的。孩子在讀完新聞之後,還能有心靈上的收穫。

後面才瞭解到,這是《陽光少年報》獨創的人格點體系。
他們根據⼼理學和《中國學⽣發展核⼼素養》提煉、總結了57個⼈格點,分情感、認知、意志三個層⾯。
每篇⽂章都對應著⼀個⼈格點,也是選題的依據之⼀。
《陽光少年報》主筆每寫⼀篇稿件,都要先問問,到底對孩⼦有什麼價值,孩⼦能從中學到什麼道理。

正是有它在,《陽光少年報》的價值觀特別正,也正是它的辦報宗旨“學做人、學立志、學創造”。



我自己也很好奇,為什麼一份創立時間不長的報紙,可以做到這麼吸引小學生?它是怎麼保證自己的內容水準的?
問了編輯才知道,《陽光少年報》有⼀些不近⼈情的規矩:
第⼀個是10萬字。
很多選題,寫作之前,主筆老師必須看夠10萬字背景材料。⼀篇主稿,其實不⾜千字。但是,為了這⼀千字,主筆⽼師往往會花費很⼤精⼒。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把新聞徹底吃透,才能遊刃有餘地講給孩⼦。
第⼆個是PK制度。
同樣⼀個版⾯,同樣⼀個選題,會同時讓兩位主筆寫。誰寫的好,上誰的版⾯。從創刊⾄今,《陽光少年報》⼀直都在這麼做。為的就是確保品質不斷提升。
第三個是非常非常低的差錯率。
即便這樣,⼀旦有錯都會登報糾正。

👇下單鏈接👇
說了這麼多,下面我以去年11月份到今年3月的幾期報紙為例,給大家展示一下8個版面的文章,大家也可以更瞭解報紙的內容和風格。

























《知錯就改,小小芥菜從頭再來》

































《住不了糞窩,企鵝換新房》


《玉米戴耳環,登上名畫展》


《友誼咋表達?你寫詩我畫畫》
























《蜜蜂學舞蹈,也得老師教》




最後一個版面是用漫畫講述身邊的故事、人物、世界新聞、科普故事等。我猜,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拿到報紙第一個看的就是漫畫吧?
漫畫雖然讀著輕鬆,但也能收穫豐富的知識、資訊和滿滿的正能量。








《陽光少年報》有兩種訂閱方式:週週投和月月投。
今天返團價格如下:
👇

這次不論是續訂還是第一次訂閱,也不論訂閱1年或者2年,也不管週週投還是月月投,都贈送一個報夾。拼團的讀者,每人都可以獲贈。



以上兩種方式,各有利弊。我來分析下。


丹媽單獨製作了一個二維碼,大家長按識別也可以查詢哦。


點選 閱讀原文 加入好書福利群
關鍵詞
孩子
報紙
《陽光少年報》
新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