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旁友們好,我是馬可婷。
杜蕾斯,這個品牌都不用多做介紹了吧?
品牌界的老司機。
如今,老司機都開始做起了交通出行安全警示!
有不少上海網友拍到,杜蕾斯在地鐵站門口、公交車車身上上打起來廣告。


文案:
旁友幫幫忙
頭盔戴戴好
杜蕾斯在公交車上還標註了,廣告文案旨在宣傳《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

(圖源:@過節耗子)
笑擁了,不愧是著名“老司機”,熟讀交通出行規則,都出來倡導安全文明出行了。

但是,這話杜蕾斯說得理直氣壯,我可不敢全信!
表面一看,呼籲騎車出行需佩戴物理頭盔,實則暗示生活中“開車”需戴好安全套。


再配上,上海話“旁友幫幫忙”。
這句話,當上海人用請求的語氣說時,那是真找你幫忙;但是要是用上調侃的語氣,那就是勸你“消停消停”“懂不懂”等意思。
腔調拉滿了哈哈哈哈哈哈。。。



甚至,文案的上面還寫著“杜杜kindly關照儂”。

中西音結合,也很有上海話的味道。

整個廣告就是既可以看做是品牌對大眾出行安全的提醒,也是品牌結合產品功能調性,明裡暗裡且意味深長對消費者的整活宣傳。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杜蕾斯在廣州公交車上也出過雙關的本地化文案。
無論去邊杜,杜杜都安全

這句話,外地人讀起來是相當拗口。
根據網友翻譯,杜= 杜蕾斯 = 粵語“邊度”(哪裡)= do。
意思就是:無論去哪裡,去哪都安全。

出嚟威 最要緊戴頭盔

這句就很好理解了:出去玩最要緊戴頭盔。
另一層意思就是,玩耍一定要記得戴安全帽。
今日事,今日杜

這句借用了“今日事,今日畢”的諺語。
屬於玩高階暗示了。。。

還有網友分享了一張蘇州線下的文案海報:

“來噻”就是肯定好的意思。
整句翻譯就是:從來不熄火 肯定行的。意思是產品的持久和好。
這類方言文案的趣味點就在於,一方面,它能增強情感共鳴與地域認同,觸發本地人的歸屬感,形成情感紐帶;另一方面,它也提升傳播趣味性與記憶點,方言自帶的幽默屬性,讓文案顯得更有“人味”和互動感。
▼
除了國內的案例,在泰國,杜蕾斯曾經用諧音梗爆改曼谷各區路標。
杜蕾斯利用曼谷多個以“bang”開頭的區名(“bang”本身就具有”薄“的含義),在保留原名稱“bang”的基礎上,巧妙植入產品概念,比如把“Bang Sue”改為“Bang Sensual(性感)”。

並且,杜蕾斯還藉助了曼谷最常見的交通工具“嘟嘟車”,把文案傳播到整個城市。
小馬覺得杜蕾斯值得學習的另一個點是,杜蕾斯在媒介渠道的選擇上極富策略性。
杜蕾斯會選擇當地常見的交通工具,也會選擇在人流量眾多的場所裡做一個“顯眼包”。

可見杜蕾斯策略的邏輯:深度繫結人流眾多的公共空間和公共交通,透過文字遊戲重構場景意義,最終將營銷變成社交貨幣的製造機。
不得不說,杜蕾斯是看似步步營銷都很抽象,實則充滿巧思,相當會玩!
素材來源於網路
文章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