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之後,別被動等待!這些舉動會增加你的錄取機率!【內附詳細建議!】

1月15日之後,美高RD(常規申請)基本上告一段落,申請日期截止並不意味著整個申請截止,畢竟,直到3月10日才會公佈錄取結果。在長達接近兩個月的等待過程中,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增加拿到offer的機率呢?是被動等待還是主動出擊?該如何做?普林頓教育在此為大家提供一些小貼士,看看在學校發放錄取結果之前,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呢?
01
確保材料的完整性
美高通常會在1月下旬到最晚2月初完成面試的環節,面試環節結束後,會開始閱讀申請者的材料(包括文書、老師推薦信、成績單、標化成績等),因此,確保材料的完整性至關重要,如果學生遞交的申請材料不完整,通常會影響到最終的錄取結果。
大多數學生在申請美高時,通常是透過SAO、Gateway或Ravenna等主要平臺提交申請材料。由於推薦信、成績單和標化考試成績等都透過第三方機構寄送到學校,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建議同學們在遞交申請後,務必仔細檢查自己的申請狀態。
大部分學校在正式提交後,會向申請人傳送一個可跟蹤的系統賬號(portal賬戶),學生可以透過該賬號檢視自己的材料是否已順利接收,並在3月10日放榜時查詢錄取結果。
此外,如果有同學的最新成績單是在申請截止日期之後才出來,記得將這學期的成績單及時傳送給申請的學校。(PS:同學們一定要重視期末考試,保持優秀的成績。若成績有所下滑,學校也會擔心你是否能勝任未來日漸繁重的學業。而持續保持好成績或取得更高分數,能讓學校看到你的學術潛力,從而對你更加有信心。)
02
與學校保持恰當溝通,提供錦上添花的補充材料
在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內,恰當的與招生官保持溝通是非常必要的。建議分享一些有價值的資訊,例如:取得了最新標化成績的突破、近期參與的校內外活動、藝術類的作品集、寒假閱讀等,你認為可以值得和學校去分享的一些事情。需要注意的是,避免頻繁傳送無意義的郵件,以免給招生官增加不必要的負擔。
通常情況下,面試結束後,招生官會非常忙碌,他們需要稽核數百份申請材料,並參與討論和決策,未必有足夠時間詳細閱讀每一份補充材料。因此,補充材料的提交需要錦上添花,不要流於表面。
03
給學校寫“表白信”(Love Letter)
不要吝惜對學校的表達。試想一下,高託福、高SSAT成績和豐富活動經歷的申請者比比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如何從眾多優秀的學生中做出選擇呢?當所有基礎條件相當時,有著高信任度顧問老師的推薦和學生對學校的真誠“表忠心”,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面試後的一些關鍵建議!在這段時間裡,家長們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普林頓的專業老師溝通,我們的老師也將會給出更專業、精準的建議。
諮詢2025美高申請,請掃描二維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