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看起來就很高階的女人,到底有什麼秘訣?

最近發現有一種型別的女性,真的讓人毫無抵抗力。
藝術修養很高,審美也超好。
只要接近她,哪怕不多說話,也能充分get到一種沉靜美好,氣質如藝術家般優雅。
有文化底蘊、藝術氣質濃郁的人,總是那麼亮眼。

藝術,真的能讓人一看就很高階。
因為懂藝術的人,總是視野開闊、格局很大。
他們看得懂抽象的現代主義畫作,也讀得懂十六行詩,瞭解過去的時代的社會風貌。

懂藝術的人,也總是聰明、思考力判斷力極強的。
他們更善於理解包容他人,面對棘手的生活難題也總能找得到的合適的處理辦法。
所以懂藝術的人,也常常是開朗快樂的。
在藝術的世界裡,他們總能找到精神慰藉和心靈撫慰。
橡樹君建議,每個人的生活,都應該時刻保持與藝術的親密接觸。

畢加索說,藝術是讓我們意識到真理的諾言。
巴爾扎克說,藝術乃德行的寶庫。
羅曼·羅蘭說,藝術的偉大意義,在於它能顯示人的真正感情、內心生活的奧秘和熱情的世界。
懂藝術的人,自帶光環。

很多人都覺得,藝術是高高在上的陽春白雪,普通人讀不懂、看不明白。
比如去看畫展,經常會覺得臉盲……
別人讚歎畫家的水平有多高,而我們只能附和著點頭,其實根本沒看明白怎麼回事……
什麼建築、雕塑,有怎樣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底蘊,也統統不知道……
太難了!
怎麼才能真正讀懂藝術,提高自己的氣質和吸引力呢?

你需要的是一套全面、易懂還很專業,帶你從方方方面補課。
讓你真正讀懂藝術的——“藝術館”系列《原來藝術可以這樣看》套裝。

它包括: 

《藝術中的經典文學形象與故事》
《藝術中的經典肖像畫》
《藝術中的食與宴》
《藝術中的庭園與迷宮》
《藝術中的黃金、寶石與珠寶》
《藝術中的經典女性》
《藝術中的眾神與英雄》
《藝術中的地理探索與夢幻之旅》
8個獨特奇妙的主題,480位藝術大師,2580件傑作,3000年西方美學,超有趣的藝術解讀——
3000年藝術史裡,你想知道的事,全部在這套書裡了~
它創造性地融合藝術主題與文學、歷史等領域的知識,是如同解謎遊戲般精彩的藝術賞析,帶我們每個人深入感知、瞭解藝術的魅力。
想讀懂藝術,成為一個藝術氣質豐富的人,有它就足夠了!

熱愛藝術的人,可都是它的忠實粉絲!
看個影片感受一下這套書的魅力~

義大利知名藝術出版社Electa傾力打造,歐洲知名藝術史學者傾情解讀,譯成10多種語言,暢銷30餘國,滋養了無數追求美好藝術的人的精神世界~
精裝禮盒,8本成套,夜空耀黑觸感膜,區域性立體UV工藝,簡約優雅。
不同於那些枯燥、嚴肅的藝術理論書,這樣一套書只要擺在家裡的書櫃上,藝術格調立刻就提升起來了~
進口藝術紙四色精印,色彩層次豐富,世界經典畫作,還原度超高!
開啟就好像真的身臨其境一幅畫、一本書、一個雕塑~

圓脊雙鎖線精裝,180°隨心翻閱。
便攜小開本、通勤隨心讀,讓藝術隨時隨地在你身邊發生!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冬日午後,衝杯咖啡,翻開這套明亮又豐富的藝術書,安靜地閱讀,享受藝術的魅力,整個人沉浸在藝術的氛圍裡。
這場景,本身一件藝術品~

我們為大家爭取的價格優惠力度也是超級超級超級大!
禮盒精裝,8本,原價784元,現在限時團購只要318元!
要知道,光一本書的原價就達到了九十多元,八本加起來318元,平均下來一本還不到40~(別的地方一冊就賣到了80十幾塊……)
和朋友出去一頓火鍋的錢省下來,給自己投資修一門藝術課,也太值了了吧!還不快快搶購!
千萬別錯過它,別錯過真正美好的藝術生活~
點選下圖,即可購買▼
下面為大家分別介紹一下這8本書到底有多「藝術」~
《藝術中的經典文學形象與故事》
從圖畫中,讀懂經典文學作品

人們常說,“詩畫同源”。自古以來,文學家從繪畫中汲取靈感,藝術家則為優美辭藻繪製栩栩如生的場景。
而這本《藝術中的經典文學形象與故事》就是帶我們去探索那些文學名著改編的藝術作品。
翻開它,立刻全方點陣圖解文學主題的藝術史。
比如莎翁的經典大作《羅密歐與朱麗葉》。

© 弗朗切斯科·海耶茲《朱麗葉為羅密歐獻上的最後一吻》
畫中展現的情景出自《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三幕第五場。
在書中你會發現,以此為題的雕刻版畫、袖珍畫、彩釉和貝雕層出不窮,這番場景成為19世紀繪畫作品的靈感源泉之一。
同時期的評論家在這幅畫的諸多亮點之外還注意到了精緻細膩、頗為還原的背景,並充分地領會到了義大利浪漫主義思潮的價值。

當大家再談論《羅密歐與朱麗葉》時,你對它理解立刻比其他人高出好幾個層次~
《藝術中的經典肖像畫》
名畫中的人物形象背後有什麼故事?它為你大揭秘

肖像是藝術創作中的偉大主題之一,歷史最悠久、形式最豐富,遠至古羅馬雕塑、埃及墓葬、宮廷畫,近至攝影作品、波普藝術、當代裝置,它經過長久時間的洗禮。
這本書就是透過300幅肖像畫的細節解讀,為咱們講解另類藝術史。

© 達·芬奇《夫人與貂》,1488-1490年
這幅肖像畫的畫面非常簡潔:一個衣著華美、氣質優雅的女子,懷中抱著一隻白貂。
但是,畫中的女子是誰呢?她的目光為什麼轉向畫面外?
讀本書會從作者吉甘特那裡知曉:這幅作品是達·芬奇在米蘭時期繪製的,畫中主角被認為是米蘭公爵盧多維科·伊莫羅的情人塞西莉亞·加萊拉尼。

每幅畫旁邊都有詳細的註解,再也不怕看不懂名畫了~
《藝術中的食與宴》
揭秘名畫中的美食與美酒,透過藝術之窗探究人類飲食文明。

飲食一直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飲食是生活,也是藝術。
食與宴的主題自古以來都在西方的繪畫藝術中佔據重要的位置。
說起食與宴,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大約是藝術大師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這幅名作吧。

書中會告訴你,“最後的晚餐”是《聖經》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片段,是耶穌與十二門徒在耶路撒冷的最後一次團聚,耶穌對面包和葡萄酒的比喻也為平凡的食物賦予了神聖的意義。
逾越節前夜,耶穌備宴招待十二門徒,告訴他們自己被人出賣,並且已經知曉出賣者就在他們中間。耶穌暗示他們,出賣者就是那個和他同時把手伸向一個盤子裡的人,此人正是猶大。
還帶我們詳細解讀其中的象徵意義:
席間,耶穌將麵包掰成小塊分給門徒,又舉杯祝禱,麵包就象徵他的身體,杯中所盛的葡萄酒則象徵著他的血液。

這樣看藝術作品中的“食與宴”,告別外行人看熱鬧,真正懂藝術背後的文化底蘊~
《藝術中的庭園與迷宮》
切身感受景物的美,讓審美能力更上一個臺階

來吧,去看看莫奈的吉維尼花園。

1883年,莫奈移居到吉維尼的宅邸。七年後,他買下了房屋旁邊的地塊,隨後立即著手將其改造成一片花園。
1893年,他又買下了鐵路線另一側的一塊地,這片地中央有一片長滿野生睡蓮的小池塘。莫奈決定擴建池塘,清除那裡生長的的野生蘭花,代之以精心選擇的、能開出白色、黃色、紫色和粉色花朵的蘭花。
後來,他在池塘的一端架起了一座日式小橋,莫奈對日式風格很是熟悉。小橋是視覺軸線的焦點,這條軸線從住宅出發,貫穿了整座花園。

© 克勞德·莫奈《白睡蓮》,1899年,俄羅斯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
整本書充滿了這樣的藝術美景,可以說是給我們一堂悠長豐富的審美薰陶培養課~
點選下圖,即可購買▼
《藝術中的黃金、寶石與珠寶》
奇珍異寶背後的藝術表達,瞭解藝術作品中珠寶的隱含意義

讀完這本書才發現,耳環、項鍊、戒指是珠寶和裝飾,牙籤、鹽罐、香薰球等竟然也是!

©漢斯·梅姆林《瑪利亞·波提納利像》,約1470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我們會發現,飾品和器具不僅展現出時代經濟和社會地位的區分,也與時尚潮流息息相關,同時,更滿載著每個時代的文化資訊和意義。

© 牙籤樣式的吊墜,使用黃金鑲寶石和琺琅工藝,16世紀,羅森堡宮,丹麥王室珍寶館

©洛倫佐·洛託《露琪那·布倫巴迪的肖像》,約1518年,貝爾加莫卡拉拉學院
《藝術中的經典女性》
300件藝術品中的女性形象,帶你欣賞西方藝術史上的“群芳夜宴”

這本書帶我們一起解讀名畫中的經典女性元素,瞭解有趣的動態文化史。
女性的力量美:

© 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雅億與斯塞拉》,1620年,布達佩斯美術博物館
女性成為社會生活的主角:

© 朱塞佩·德·尼蒂斯《布洛涅森林中的競賽》,1881年,羅馬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
在19世紀的歷程中,女性獲得了越來越高的社會參與度,直到在世紀末成為摩登生活無可爭議的主角。
在資產階級圈子裡,具有“社會魅力”的女性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她們通音律,善舞蹈,熱愛繪畫及設計。
從歌劇之夜到夏季漫步,從賽馬場到逛街領略時尚的下午,女人就這樣徹底走出了家門,並成為了現代生活無可爭議的主角以及現代社會的最佳象徵。

© 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煎餅磨坊的舞會》,1876年,巴黎奧賽博物館
《藝術中的眾神與英雄》
趣味解讀藝術中的神話美學,瞭解西方藝術及文化起源

400多件藝術品,150則希臘羅馬神話故事,這本書帶我們走入千百年前的諸神國度,傾聽神祇和英雄的不朽傳說。
阿波羅:

©彼得羅·本韋努蒂《阿波羅》,約1813年,私人收藏

© 喬瓦尼·提埃坡羅《太陽神的儀仗》,1740年
阿波羅駕駛著太陽戰車,他和太陽神索爾曾是兩個不同的神,但後來兩者相互同化,融合成了阿波羅這一個形象。
在中世紀的傳統中,拉著太陽戰車的馬有不同的顏色。然而,在文藝復興時期,他們全部被描繪為白色,類似於羅馬凱旋戰車(四馬戰車)上的戰馬。

©迭戈·委拉斯開茲《伏爾甘的熔爐》,1630年
蘇格拉底:

© 皮耶爾·弗朗西斯科·莫拉《蘇格拉底教年輕人自省》
在雅典實行民主制後,蘇格拉底因“藐視宗教、腐化青年”而入獄,他高貴的自辯,堅定的意志,以及最後赴死的坦然,影響了整個西方世界。

© 雅克·路易·大衛《蘇格拉底之死》,1787年
這幅作品繪製於法國大革命前夕,蘇格拉底的形象與腐化的舊制度形成對比。
蘇格拉底舉起一根手指,指著天空,談論靈魂的不朽,一位弟子把毒槿汁遞給了他,傷心欲絕,而哲學家柏拉圖背對著他的老師陷入沉思。
《藝術中的地理探索與夢幻之旅》
西方名畫中的地理大發現,瞭解遙遠大陸和民族的風俗傳統之書

這本書充滿了令人歎為觀止的是各種主題的交織:
我們在未知的領域投射了多少疑惑、噩夢和夢想,來創造神話、怪獸或是人造天堂。
透過回溯與參考,我們將更瞭解來自頭頂的天空、毗鄰的土地,還有自身無邊的想象力。

© 米開朗琪羅《大地與海水分離》,1511年,梵蒂岡西斯廷禮拜堂天頂

© 柔情地圖,17世紀,巴黎國家圖書館
完整翻完這套書才發現,藝術世界浩如煙海又充滿樂趣~
讓它帶你一起,走進藝術、瞭解藝術,過真正文藝美好的生活吧~
點選下圖,即可購買▼
廣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