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一批智慧體員工加入“勞動力大軍”,正式上崗;大模型生產成本下降多個數量級,AI應用迎接安卓時刻,百度最關鍵的一塊陣地,煥然一新。
4月9日的2025百度聯盟大會上,“變革”成為關鍵詞。
百度副總裁、移動生態商業體系負責人陳一凡表示,大模型技術的突破,帶來新的機遇,百度聯盟將透過降低技術門檻、重構使用者體驗、開放生態能力,做到三個“極致”,即極致降本、極致創新、極致開放。
作為中國早期的流量聯盟,這塊網際網路“活化石”,跨越PC時代、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再到如今的AI時代,面向行業和夥伴輸出的能力和技術,一直在同步進化。
它最新釋放的訊號是,從搜尋的重構、流量場域的開啟以及商業系統的配套升級,百度聯盟要帶著新老朋友圈,依託自身全棧AI和know how能力,往新的增長方向走。
23歲的百度聯盟,迴歸創業心態,悄然開啟“二次創業“。


搜尋,是百度聯盟的流量主陣地,正開啟一場重大升級。
回想2005年,“百度一下,你就知道”這條膾炙人口的標語橫空出世,一下令“百度”成為人們上網搜尋的代名詞。
那是百度成為民眾搜尋的起點,也是中國網際網路的轉折之年。網民數量破億,流量迸發,一切欣欣向榮。
經歷了資訊流時期的“有事搜一搜,沒事看一看”,強服務生態時期的“百度一下,生活更好”,如今,時隔20年,“百度一下,你就知道”重新回到百度APP開屏。
重啟初代slogan,百度迴歸“框”的初心,背後的價值內涵相較當初,已然升級。那個年代,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超前提出的“框計算”概念——以統一的搜尋框滿足使用者多樣化需求,終於在今天有了實現可能。
現在,百度一下的“知道”,不止獲取資訊,還能具備“超級有用”的行動力。這在於AI+搜尋全面融合,搜、推體驗全面革新。
如何理解這個“框”的升級,答案藏在3月亮相的百度全新AI搜尋模式“百看計劃”裡。
百度提出,要透過新發布的百看計劃,用AI重構內容、體驗和服務,讓搜尋既高效實用,又充滿探索樂趣,為使用者帶來“百看不厭”的搜尋體驗。
換句話說,大模型重構的百度搜索,要讓搜尋框成為通往智慧世界的入口。

百度副總裁、百度搜索總經理趙世奇,將百看的核心特質概括為三點,多模態輸入、有用答案、任務助力。
一方面,搜尋更加個性化、更懂使用者了。結合大模型的推理思考能力,AI能深刻理解使用者意圖,使用者表達需求可以迴歸最自然的狀態,提供的是千人千面的搜尋結果。
另一方面,搜尋結果更多元、智慧。除了文字回答,還能結合使用者的興趣偏好,給出AI總結、影片等多模態內容,延伸更多高價值資訊。
某種程度上,這是百度搜索誕生25年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重構——不是小修小補,而是大刀闊斧。背後很重要的一點是,使用者互動的邏輯變了,除了文字,可以是語音、影片等更多形態,可以說粵語、四川話等家鄉方言。
看似簡單的改變,其實將使用者使用搜索的門檻,急劇降低了。門檻降低則意味著,百度搜索的使用者數,有望再上一個數量級,可連結的商業變現空間,也將大幅擴容。
這是百度聯盟的新機會。

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節點,百度沒有掉隊,反而主動求變,驅動移動生態矩陣跑在創新的前沿,更想帶著百度聯盟的朋友圈,跑步進入新時代。
歸根結底,聯盟的意義,就在於讓合作伙伴和開發者們真正掙到錢。在AI代際變革下,百度聯盟展現出新的氣象。
會上,百度聯盟總經理丁宗堯回顧了2024年取得的成績:聯盟開發者已超過200萬個,聯盟夥伴變現水平年同比提升33%,雙十一消費年同比提升82%。
考慮到部分行業預算承壓,結合整個市場大盤來看,這樣的增速數字,相當可觀。
AI+搜尋帶來流量的再分配,怎麼拓寬分發+變現的鏈路,丁宗堯提到,聯盟的生態重心和玩法,會走向新的階段。
“站長生態,是原來關鍵詞搜尋時期的核心動力。在AI時代,智慧體會塑造出新的生態體系,不僅提供內容,也提供服務,帶來的是更低成本、更大想象空間。”丁宗堯表示,以前的產品邏輯、技術邏輯,主要是圍繞關鍵詞來做,AI搜尋形態下,舊的玩法會通通改變,商業化也會朝著更原生的方式去做。
沿著這個邏輯,去年12月,百度商業系統正式升級為“百度伴飛”,整合多樣化的AI能力,意在讓營銷場域更廣闊、經營更優質、連線更簡單。
丁宗堯提到,基於百度伴飛,能直觀感受到的變化是三個方面。
一是帶給使用者更原生的廣告互動體驗。透過影片、圖片、筆記等更豐富的廣告樣式,以及商家智慧體、數字人直播等全新的承接模式,廣告體驗肉眼可見地提升。
按傳統的做法,大家一想到搜尋廣告,就是文字連結+圖片點選廣告+跳走到第三方站點或下載App,整個流程下來,邏輯簡單直接,但體驗有待改善。
新的AI模式下,透過影片、直播、筆記、短劇等原生化的內容載體,廣告內容的融入,變得絲滑,可以說,原生內容成為了搭建“使用者內容需求”與“商家服務供給”匹配的橋樑。
二是帶給商業更豐富的流量庫存。有了前面的原生內容基礎,對於原先較難變現的場景,商業百看透過更加原生態的廣告,實現用商深度融合,擴大了流量庫存。
簡單來說,就是原本固定的廣告位被打散,和使用者的瀏覽行為、觀看行為融合在一起,用商場域擴大了。
三是帶給廣告主更優質的流量轉化。結合使用者需求精準推薦滿足,給予使用者沉浸式互動體驗,透過個性化廣告展示及需求強激發引導,從而實現更高價值的轉化。
因為互動方式、承接方式變了,廣告主拿到的線索,被系統進行了更精細化的篩選,線索“增值”了。當然,反過來講,使用者的深層次需求被解構出來,獲得的體驗感也更好。
至此,使用者側和商業側,看不見的那層屏障被打破,完成真正的用商合一。

發展至今,百度聯盟的朋友圈,已聯合超200萬合作伙伴。
這個龐大隊伍裡,不少追隨了百度十年、二十年,有的第一筆收入就來自百度聯盟,一直跟著百度一起,在流量江湖裡打江山。
怎麼幫新老夥計開拓增量空間,百度聯盟要變得更開放。
更多元的模型能力,被引進來。
年初,百度搜索宣佈全量接入DeepSeek-R1滿血版,結合了百度龐大的搜尋生態和RAG技術的DeepSeek-R1,讓使用者可以獲取更新、更低幻覺的資訊。
百度文庫、網盤兩個國民級應用,以及文小言、百度營銷等產品矩陣,也紛紛接入DeepSeek,為本就領先的模型能力添上新的力量。
百度域內的技術、能力和資源,則要大幅開放出去。
會上,百度聯盟釋出了兩個關鍵計劃。
在“百看計劃”之下,百度想將百看的能力開放給聯盟的合作伙伴,聯手華為、榮耀、OPPO、vivo、小米、三星、聯想等主流手機廠商共同釋出,將持續以AI技術為底座,與聯盟夥伴共建搜尋AI生態,提升搜尋收益。

“智躍計劃”,則重在開放四大能力,即直播、電商、短劇、智慧體。
據介紹,現在百度的數字人直播能力,不僅跟人工打齊,甚至部分行業比人工的平均水平還要好;智慧體方面,百度已沉澱將近3萬個商家智慧體能力,合作覆蓋各種流量型別及主要行業。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透過數字人直播這種形式,不僅能帶貨,還能帶線索。比如,在法律行業,百度平臺已匯聚超過4000名專業律師,其中超過70%的入駐者,透過智慧體,獲得了線索收益。
這種變革本質上,是利用技術槓桿,撬動專業服務。
將以上四大能力開放給開發者,百度提供包括千萬級直播預算、數千萬商家預算、1萬部短劇、上萬個智慧體等支援,還拿出25億專項激勵金,與合作伙伴一起分享AI紅利。
結合這兩大計劃,加上基礎業務的最佳化升級帶來的增量,百度聯盟預計2025年,聯盟開發者收入將進一步提升20%。
從PC、移動到AI,穿越週期,百度聯盟的每一次蛻變,都凝練了超前思考和創新的力量。
回顧百度shifen系統、鳳巢、網盟等產品的上線,每一次從0到1,都伴隨著質疑和不放棄,最終收穫快速增長的成績。陳一凡說,每個關鍵節點,百度都沒有放棄用創業的心態向前推進,“這一次,我們也會迴歸創業心態,跟大家走出新的增長。”
“到今天,百度聯盟發展23年了,我們當然想更強,但更加意識到的是,只有夥伴強,聯盟才能更強。”他強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