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場地2024-2025週末放映第10場|吳文光《Action2024·七月》

(《Action 2024 · 七月》海報設計:章夢奇、戴旭)
本文轉自:草場地工作B站
預告
草場地2024-2025週末放映第9場→吳文光《Action 2024 · 七月》
我們是創作耕種者,也是創作果實播撒者。始端獨自出發,終端與你相遇。
草場地工作站2021年啟動線上週末放映,主要放映草場地作者當年影片。2024-2025週末放映放映草場地作者最新完成影片。放映時間為週五晚8點,騰訊會議室線上放映,並有作者參與的映後交流討論。
有關影片
Action 2024
拍攝、剪輯:吳文光
製作:章夢奇
片長:18小時
製作:2025
有關片子
《Action 2024》片子是2024這一年,我在一個叫石家灣的村子種水稻種玉米種菜養雞鴨鵝,然後連帶出與之相關的村裡一些人與事。片子按照事情發生及記錄的時間順序構成,分為五篇,有:“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
《Action 2024》和我之前絕大部分片子的不同是,不是有想法去拍攝然後有了一個片子,而是因為我生活在一個村子並有種地養雞這樣的一些事,過程中加入一個固定我胸前的微型鏡頭記錄下其間發生。生活種植在先,記錄跟隨,然後有了這個片子。這個類似我身上多出一隻眼睛的記錄鏡頭牌子叫“Action”,片子也就取名《Action 2024》。
放映安排
《Action 2024》分為五個部分
1月31日-2月28日
五個週五晚上放映
《Action 2024·七月》截圖
吳文光:有關《Action 2024·七月》
片長:2小時58分鐘
“七月”的主題動作是曬田,種水稻的一個重要環節。我這個種田菜鳥又掉入“再教育”包圍中,當然我也樂意當“被教育者”拜師碰到的所有灣子人。
片子“七月”中的發生有:
找么媽和祖玉請教曬田
請教祖江祖鑫必國姑姑怎麼曬田
祖海說我曬田做的不對
大國表揚我種田技術有長進
祖海說他玉米被野豬拱了
么媽說撿菌子
又有母雞準備孵小雞
狗子板凳不見了
《Action 2024·七月》截圖
放映訊息

Action 2024 · 七月

作者:吳文光

片長:2小時58分

放映時間:2月7日(週五)晚7點
映後談主持:章夢奇
觀影途徑及方式
請掃碼新增草場地小助手


(或在草場地公號後臺留言
作者的話
有《Action 2024》這部片子,和我2020年起四年住在湖北一個叫石家灣的村子有關。這個村子是夢奇2010年參與民間記憶計劃回到的“爺爺的村子”,在這個村子夢奇採訪老人記憶並帶村裡孩子拍攝採訪老人做圖書室,過程中夢奇也拍攝紀錄片10餘年。2019年夢奇在村裡蓋了一個工作室,取名“藍房子”。
2020年我去藍房子是因為疫情回不去北京,藍房子成了我的避難所。我沒想到的是,以後我會在藍房子一直住下去,藍房子不只是避難所,還是朝向彼岸的諾亞方舟。
2020我在藍房子做房前屋後環境建設。2021以為疫情解除按套路回北京工作室實際掉進封閉之籠。2022決定不去北京就待在藍房子,至今。2022試種菜養雞,2023試種三分之一畝水稻半畝玉米正式養雞十幾只鵝兩隻,2024種水稻兩畝玉米兩畝孵雞養雞20多隻。
我在石家灣不是迴歸田園頤養天年悠然見南山,“種植”是主題動詞,與土地交道,與村民共事,是生活的種植;寫作影像創作與草場地夥伴創作同行,是心靈與精神的種植。兩者合為人生種植。此為我人生60多奔70之大幸。
1988我從雲南老家跑北京投奔中心追求自由,藝術江湖廝混廝打30年有餘。一直想著,終有一天得有個和它了斷的時候。現在,有了藍房子的“種植人生”,再也不用“回到北京”,和藝術江湖也終於徹底了斷。
為什麼《Action 2024》做成18個小時?只能說是,我鳥一樣飛並一意孤行。
必須感謝草場地創作群夥伴!十幾二十年的創作同行以及新近加入的生動活力,因為其中更多新鮮生動年輕創作者,我才有人生到創作的重生。
(寫於2025.1.28)
作者簡介
吳文光,1956年出生雲南昆明,中學畢業“下鄉知青”務農4年,1982年雲南大學中文系畢業,做過中學教師、電視臺記者,1988年成為自由創作者。
主要創作:
長片:《流浪北京》(1990年)、《我的1966》(1993年)、《四海為家》(1995年)、《江湖》(1999年)、《和民工跳舞》(2001年)、《你的名字叫外地人》(2003年)、《操他媽電影》(2005年)、《亮出你的傢伙》(2010)、《治療》(2010)、《因為飢餓》(2013)、《調查父親》(2016)、《之間》(2017)、《自傳:穿過》(2017)、《自傳:掙扎》(2018)、《自傳:恐懼》(2019)、《2020度過第一章:圍困》(2020)、《2020度過第二章:突圍》(2021)、《2020度過第三章:抵達》(2021)、《紀念碑》(2021)、《自傳:飛了》(2022)、《自傳:種植》(2023)、《閱讀李文亮》(2024)、《Action 2024》(2025)
短片:《日記:1998年11月21日,雪》、《公共空間》(2000年)、《尋找哈姆雷特》(2002年)
劇場:《治療(2009)、《回憶飢餓》(2010)、《調查父親》(2013)、《閱讀飢餓》(2016)、《閱讀父親》(2019)
著作:《流浪北京》《革命現場1966》《江湖報告》《鏡頭像眼睛一樣》《現場》三卷(主編)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