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扎心話題:“有沒有哪句話讓你瞬間破防的?”
其中有一條高贊回答是:
“我爸媽努力把我教成一個正直、善良、不給人添麻煩的人,沒想到長大後,發現這種人根本活不下去。”
評論區一片譁然,紛紛表示贊同。
這句話彷彿擊穿了一眾網友心底的防線。的確如此,我們從小被教育要忍讓,要聽話,要不被別人討厭。
結果啊,別人是舒服了,但是自己呢?根本繃不住了。
生活中是這樣,在工作中也大差不差。職場中有這樣一類人:他們總是隨叫隨到,逆來順受,永遠都在說“好的”“收到”“沒問題”。

可最終,他們混得往往還不如能力比他們差的人。陷入了“人越老實越能幹,混得也越差”的怪圈。
所以在工作中,你不必太“老實”。
要不然,幹活最多的是你,“背鍋接盤”最多的也是你,最後難受得不要不要的還是你。
01 工作可以務實,但是別當“傻學生”
很多剛畢業的職場小白,甚至是工作幾年的人,都存在一種極度固化的學生思維。
不管領導說什麼,他們想都不想就回:“好的,收到!”很少主動提出自己的想法。
領導交代一個任務,提到一個點,他們就只會做這一個點,不會多做思考。

這就是典型的“學生思維”,就像在課堂上,老師佈置了一道題,你就做一道題,完全不去舉一反三,發散思維。
可是你要知道,職場不是課堂,你要處理的工作更不是書本上一板一眼的題目,根本不會存在所謂的標準答案,而且“題型”千變萬化。
講一個我們小時候聽過的故事:
有個小男孩在院子裡試圖搬起一塊大石頭,他爸爸鼓勵他:“只要你全力以赴,我相信你一定能搬得動。”
男孩竭盡全力,但石頭紋絲不動,於是他說:“我已經盡力了。”
爸爸卻告訴他:“你並沒有真的用盡全力,明明我就在旁邊,你卻沒有找我幫忙。全力以赴不只是發揮自身的力量,還要善用周圍的資源,這樣你才能克服眼前的困難。”
如今再聽,是不是能咂摸出一點新滋味兒?

其實,很多職場人就像那個試圖搬石頭的小男孩,只會低頭拉車不會抬頭看路,只懂埋頭苦幹卻不懂得借力。
職場老油條都深諳一個道理:“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的!”說的就是在工作中,你要是不擅長變通,不會看眼色,早晚要挨領導的敲打。
即便如此,有的人總擔心自己會麻煩別人,或者壓根就沒想尋求幫助的思維,
正如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中所說:
“社會財富從來不是被分配的,而是需要人們去主動獲取的。”
學會借力,有時候也是一種能力。
02 大膽說“不”,有啥不好意思的
想起來幾年前還在做打工人的時候,同公司的子怡突然跟我說:“我要離職了。”
我以為她找到更好的下家,正準備恭喜她要脫離苦海了,她卻話鋒一轉:“我被裁了。”
聽到她這麼說,我心裡“咯噔”一下。

在我印象中,子怡一直是那種老實巴交的員工,主動加班,毫不抱怨。同事找她幫忙,她也是毫不推辭,百依百順的。哪怕自己手上壓了很多活了,也從來不敢表達一點不滿。
我安慰她別太難過,她聳聳肩地跟我說:“工作嘛,別太拿自己當回事,免得最後像我這樣。”
她跟我說,直到被裁掉的這一天,她才恍然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出在哪: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吃!
她一直以為這樣任勞任怨地付出會得到領導的認可、同事的讚揚,結果卻是她辛辛苦苦做了那麼多,最後居然只收到了一張裁員通知。

像子怡這樣的“老實人”也不在少數,他們就像是“便利貼”一樣,任人使喚,百依百順,他們不懂拒絕,不懂所謂的人情世故,只知道悶頭做事,也不會為自己發聲。
他們以為只要做好了事情,就會受到別人的誇獎,但是結果他們成為了別人的出氣包、背鍋俠。
巴菲特做事的5/25法則說的很對:
“只保留最重要的5件事,避免去做剩下的讓我們容易分心的20件事,才能有所成。”
真正的做好工作,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不是來者不拒,什麼都做。
學會拒絕,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如果某人讓你不舒服了,也請你勇敢地開口拒絕。
03 不內耗,你已經很棒了
有這樣一幅漫畫,大家或許有點印象:
一對夫妻騎在一匹驢上游玩,引來路人議論紛紛。有人說:“這對夫妻真是狠心,竟然一起騎在驢身上。”
夫妻倆聽到路人這麼說,妻子便主動下馬,讓丈夫騎在驢上。怎料,這卻引來新一輪爭議:“這男的真自私,讓自己老婆走,自己倒騎在驢身上。”
聽到被人這麼說,夫妻倆又不樂意了,這次又換成妻子自己騎驢,他默默地走在驢旁邊。這樣的選擇同樣難逃他人的批評:“這男的是不是怕老婆啊,連騎驢的機會都不要。”
最終,夫妻倆只好決定放棄騎驢,改為一同牽著它行走。然而,即便這樣,還是有人嘲笑他們:“這兩人真是有點傻,明明有匹驢卻不騎,幹嘛還要牽著走呢?”

來源:小紅書
工作,有時候就像“騎驢陷阱”一樣,你不管怎麼做,都會招來別人的議論。
老闆生氣了,你擔心自己是不是得罪了他;同事沒回訊息,你又開始懷疑他是不是對你有什麼意見。
職場好像是一片波濤洶湧的海,你努力踩著不斷變化的浪花,卻總是擔心被淹沒。
其實,這完全沒有必要。

想要過得輕鬆一點,就要養成一顆強大的內心,穩定自己的內心。
別人表揚我,我接受;別人懷疑我,也沒什麼大不了。
不必糾結於別人的眼光,不必過分揣測他人的意圖。
04
你要明白,工作是用來服務生活的,而不是給生活來“添堵”的。
工作確實很重要,但是也沒必要看得比天大。
如果打工用力過猛,勢必會佔用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投入的精力,如此一來,人就成了工作的“奴隸”。
朋友們,工作不要太“老實”,有時候“圓滑”一點,你會發現,真的蠻爽!
作者:大熊。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往期好文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