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東霖:色彩獵手

服裝裡紋繡著一段歷史,揣著一個群體具體的生活,摺疊著複雜的故事,兜住每個演員身體語言和情感表達。在舞臺上,它像讓風顯形的煙,不同的材料、質感、紋理、色彩,都影響著全域性,陽東霖的笨功夫正來源於他對服裝的深刻認識,他要身體力行去感受,用自己去縫紉,走得越近,下針就越準。
對他來說,華為Mate X6是記錄色彩的拾色器,是高效工作的智慧助手,也是拓寬人生體驗的好夥伴。
文 | 奧利
編輯 | 張輕鬆
運營 | 泡芙
很多年後,陽東霖還是會想起那個場景:鵝絨一樣的大雪紛紛揚揚,落在北京料峭的初春,他站在面料市場外面的街道上,抱著一大堆衣服和布料,怎麼也打不到車。雪落在衣服上,手臂好像越來越沉,他看著大雪,不知如何是好。
作為一個戲劇服裝設計師,陽東霖參與設計服飾的舞劇《只此青綠》《錦鯉》上過央視春晚,舞劇《孔子》登上過紐約林肯藝術中心的舞臺。演出結束,臺下掌聲雷動,演員的衣著服飾,是傳遞中國文化的戲劇和故事裡最顯眼、也最容易被外國觀眾理解的書封。
▲ 陽東霖參與設計服飾的舞劇《只此青綠》。圖 / 訪談者提供
在外界的想象中,陽東霖的生活應該遍佈著鮮花與掌聲,高雅的藝術和學術,但實際上,他覺得自己更像是一個“服裝設計民工”,每天打交道的是布料市場的老闆,工廠的工人,劇院後臺的燈光師,置景的木工師傅,博物館的講解員,偏遠地帶的歷史遺蹟……時常灰頭土臉又筋疲力盡地回到家。
疲憊、窘迫,是陽東霖自找的。很多已經成名的設計師採用更輕快簡單的工作方式——把需要東奔西跑的工作分配給團隊,自己吸收二手資料,或是乾脆不出門,只是在家裡看看網上的資料,憑空想出設計圖。大多數時候,他們也能完成需要,達到標準,但陽東霖不想這樣。
在廣西見到陽東霖時,他正在用華為Mate X6捕捉演員的動態軌跡。演員身上的衣服包裹著她的四肢,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陽東霖迅速按下快門,看著手機自動形成的舞蹈過程身形軌跡,他一直在思索,怎樣用服裝的布料和色彩,去輔助動作的表達。
▲ 陽東霖迅速按下快門,拍攝演員舞蹈過程的身形軌跡。圖 / 訪談者提供
像是用鈍刀砍樹,陽東霖喜歡下笨功夫。為《天下大足》創作服裝的前期,陽東霖去了一趟重慶大足區,也就是大足石刻的故鄉。在那裡,他親手撫摸著400年前的工匠雕刻的作品,灰黃色的牆體上,每一個刀痕都有不同的角度和力道。他情不自禁地想,那些工匠每天吃怎樣的飯、睡在怎樣的房子裡,休息的時候喜歡做什麼,日常又穿著什麼樣的衣服?後來,他把牆體的顏色帶回了戲劇的舞臺上,演員們穿著有些灰暗的土黃色、棉麻質感的衣裳,在舞臺的中央舞蹈,模擬著工匠們的生活瞬間。
為了搞清楚古代人的生活狀態,他曾經走進故宮博物院,找到裡面的一位專家,問了一大堆細枝末節的問題,專家被問得一臉懵,怎麼問得這麼細?你是要考古還是要幹什麼?想知道宋代人穿著袖子寬大的衣裳要怎麼幹活,他翻閱了許多文獻資料,知道他們也會用襻膊把袖子紮起來,才在創作裡使用。
服裝裡紋繡著一段歷史,揣著一個群體具體的生活,摺疊著複雜的故事,兜住每個演員身體語言和情感表達。在舞臺上,它像讓風顯形的煙,不同的材料、質感、紋理、色彩,都影響著全域性,陽東霖的笨功夫正來源於他對服裝的深刻認識,他要身體力行去感受,用自己去縫紉,走得越近,下針就越準。
2013年創作舞劇《沙灣往事》時,有一個廣式婚禮的情景。陽東霖給“新人”設計喜服,沒有使用正紅色,而是在紅色中加入大量的黑色,“當這場婚禮它不是一場皆大歡喜的婚禮的時候,它具有悲劇感的時候,我融入了大量的黑色到紅裡面,我也沒有用任何的金色,包括他們的掛在胸前的那一朵紅花,都是黑到紅的一種漸變,你會發現它具有故事感和宿命感,你會覺得這場婚禮籠罩在一層黑色的物質下”——對故事本身,陽東霖也有自己的理解。
對創作,陽東霖近乎苛刻。他喜歡用過渡色,夾在黑色和白色中間五彩斑斕的中間色,《只此青綠》中有7種不同的青色;他痛恨色差,華為手機用了10多年,就是因為不偏色,不為了討好眼睛拉高飽和度,而是還原肉眼看到的色彩,華為Mate X6紅楓原色影像,可以捕捉到最難拍的豐富的、不同的色彩;他是工作狂,近期因為有了Mate X6,經常開啟全景多窗,同時在大屏上開著三個應用介面——一個文件,一個圖片,一個聊天,同時看著,記錄然後決策。
▲ 陽東霖經常使用全景多窗,同時開啟三個應用介面。圖 / 訪談者提供
▲ 華為Mate X6紅楓原色影像,可以捕捉到最難拍的豐富的、不同的色彩。圖 / 訪談者提供
創作幾乎就是他的生活。在那部華為Mate X6的相簿裡,有一個資料夾叫“配色很不錯”,裡面可能是他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拍下的不錯的配色。有一次在歐洲,他遇到一位導演,穿了一身西裝,是青紅配色,他衝上去抓著人家的衣服拍了張照片,要不是知道他的創作習慣,對方準會被嚇一大跳。
▲ 陽東霖的相簿“配色很不錯”。圖 / 訪談者提供
帶著華為手機,他隨時睜開眼睛,張開耳朵,開啟毛孔,感受繽紛的世界和人生。在冰島,他凌晨起床,頂著零下的溫度去追極光,一群人簇擁在一起,天上卻什麼都沒有,開啟手機相機,紗布一樣的極光垂在空中,這才知道,有時肉眼看不見極光,但手機鏡頭可以還原真實自然界存在的色彩。
對他來說,手機是記錄色彩的拾色器,是高效工作的智慧助手,也是拓寬人生體驗的好夥伴。
微信又雙叒叕改版了,如果不標星,容易錯過我們的推送,也無法看到封面圖片。還請點選星標🌟“每日人物”,及時接收每篇新鮮出爐的推文,我們期待與你的每一次見面。
每人互動
你喜歡看舞劇嗎?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
侵權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