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了!澳洲GP也開始用AI看病了!

天塌了
澳洲,看GP總是很容易引發大家的吐槽。
尤其是如今AI時代的到來,關於看GP不如看AI的說法更是層出不窮。
不過如果告訴你,現在澳洲的GP也都開始用AI了,你還能受得了嗎…
下次你在澳洲去看GP的時候,你可能會被問到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
這個問題將不再是例行公事一般的 “你好嗎?” 或 “你今天有什麼不適?”,
而是:
你是否同意AI在諮詢過程中進行監聽並記錄?
據澳洲醫學協會(AMA)估計:
目前全澳已經有近四分之一的GP已開始使用AI輔助記錄病歷。
來自Bendigo的醫生Robert Holian表示:
這項工具讓他能更專注地與患者交流,同時減少了工作疲勞感。
他已經試用了Lyrebird Health的AI病歷記錄系統五個月,
如今,他所在的Bendigo Primary Care Centre已全面引入該技術。
Holian醫生稱:
我確信,我們既符合患者的期望,也滿足了自身的要求,
並確保所有私人資訊只儲存在患者的醫療檔案中,而不會留在該軟體系統裡。
他表示:
隨著越來越多的患者在單次問診中討論多種複雜病症,AI記錄工具幫助他更好地跟上節奏。
儘管AMA預計已有四分之一的GP使用AI記錄工具,
但在醫院等其他醫療領域,該技術的普及速度相對較慢。
AMA對此的立場是:
AI應作為 “輔助工具”,醫生仍需承擔最終的醫療決策責任。
AMA公共衛生委員會主席Michael Bonning表示:
醫生需要了解這項技術,它有哪些侷限性,同時也要明白它如何幫助患者。
同時,也有法律專家警告稱:
AI項技術可能會讓患者的敏感醫療資料面臨風險。
新南威爾士大學私法與商法學院院長Mimi Zou教授認為:
醫生在使用AI工具前必須履行盡職調查義務。
她指出,澳洲最近對《隱私法》的修訂賦予了患者更多權利,以應對資料洩露問題。
Zou教授說:
目前澳洲尚未出臺針對AI的監管措施,
因此,這些AI系統可能缺乏必要的安全控制,存在一定風險。
患者在醫生使用該技術之前,必須給予 “知情同意”。
然而,目前澳洲尚無強制性規定對醫療領域的AI應用進行監管。
聯邦政府一位發言人表示,
聯邦政府正在考慮為高風險AI應用設定強制性監管措施。
該發言人說:
關於這些擬議法規的公眾諮詢已於去年年底結束,目前政府正在審議收到的反饋意見。
作為皇家澳大利亞全科醫生學院(RACGP)實踐技術與管理專家委員會成員,
珀斯GP醫生David Adam見證了AI病歷記錄工具在市場上的迅速推廣。
他說,目前市場上此類產品的功能和價格差異 “相當明顯”。
RACGP去年進行的一項小型調查發現:
使用AI記錄工具的GP並未因此更早下班,也未能顯著提高看診準時率,
但確實減少了部分病歷書寫的時間。
不過,也有一些醫生表示:
省下的時間往往被用於校對和修改AI生成的病歷內容。
Adam醫生指出:
並非所有嘗試該技術的醫生都認可其效果,
因此,目前還不能斷定它是否會成為醫療行業的新常態。
 閒話澳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