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手作 · 藝術字畫 · 日用生活良品

在中國傳統文人的生活中,“花茶”不僅是日常飲饌的風雅點綴,更是一種融合了自然意趣、美學追求與精神寄託的獨特存在。
它如同文人案頭的墨香、窗外的竹影,既是生活的藝術化,也是藝術的生活化。

以花入茶,是一項古老且浪漫的發明,其歷史可追溯到宋代。蔡襄《茶錄》中所說的“龍腦和膏”、“雜珍果香草”便是以花窨茶的雛形。
南宋趙希鵠《調燮類編》中記載:“木樨、茉莉、梔子…皆可作茶,量茶葉多少,摘花為伴。”

▲
柚花盛開
柚花,多在清明時節盛放,滿樹花白如雪,與嫩綠新葉相映,是獨屬於江南的“煙雨四月天”。
柚花的香氣,似柑橘與茉莉交織的冷香,清雅中帶著絲絲甜意,清冽悠長,令人沉醉。

▲
平和縣“柚海”美不勝收
李國華 攝

福建漳州的平和縣盛產“琯溪蜜柚”,是我國柚類的第一縣,有著“世界柚鄉,中國柚都”的美譽。
琯溪蜜柚,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其栽培傳統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間,距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果實芳香濃郁,潔白如玉,多汁柔軟。
若能以柚花窨製茶葉,搭配當地珍稀的奇蘭烏龍茶,或許可收穫一杯極致美妙的風味吧?

▲
張國雄
張國雄老師,是白芽奇蘭茶的國家標準起草人,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評選的“國茶人物 製茶大師”。
作為土生土長的平和人,憑著對家鄉茶的熱愛,四處遊學,不斷深研製茶技藝,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讓奇蘭茶煥發新的生命力。

“柚香奇蘭”的誕生,其實源於一場偶然。
“整個平和的大山裡都是柚子花,我偶然把柚子花放在茶葉上面,經過一個晚上的發酵,沖泡的茶湯竟帶有濃郁的柚花香。”
這個意外的發現,讓張國雄萌生了嘗試製作“柚花奇蘭”的想法,然而馬上就遇到了重大挫折。

▲
窨制中的柚花奇蘭茶
開始製作時,他信心滿滿,參考了茉莉花茶的常規制法,挑選四五百斤上好的白芽奇蘭茶,幾番工序下來,茶葉不僅沒有吸收到柚花香,反而出現酸餿味。
平均每一百斤的茶葉,就要消耗掉近三百斤左右的鮮花,費工費料,這一批算下來竟花了幾萬塊的成本,廠里人指責他“亂折騰“,“好好的茶葉不賣,做成發餿的味道,只能倒掉了”。
有人勸導張國雄不要做無用功,不要標新立異,“會毀了白芽奇蘭茶的品牌”。

後來,他請教了福建農林大學的幾位教授,經過討論,他們猜測可能是柚花的體積較大,水分較高,應該先測定柚花的整體含水率。
“我採了很多的柚子花回來測,一百朵花是多重,一斤花有多少朵,透過烘乾之後失水率到底多大,透過這個引數資料,再重新與茶葉進行結合。”

張老師依然“擼起袖子大膽幹”,經過三年的潛心研究,反覆的測量與試製,在2007年終於將首批“柚香奇蘭”進行量產。
經過窨制,奇蘭茶香與柚花甜香完美融合,形成清新怡人的獨特風味,小規模推向市場,受到周邊許多資深茶友的青睞。

眼下,正是品味花茶的好時節。
一條生活館聯合品牌“淘茶集”,帶來這款獨家首創的新型產品——柚花奇蘭茶,方得這一口幽蘭香、橘柚甜。
選用了漳州平和縣的鮮採柚花,以當地特有的珍稀烏龍茶“白芽奇蘭”為基底,經過多道工序窨制而成,本次限量發起眾籌,不容錯過。
共有3種規格可選:
特級柚香奇蘭茶 68g/盒
特級柚香奇蘭茶 2盒
特級柚香奇蘭茶 4盒


平和縣雖廣泛種植柚子樹,但過多采摘鮮花,會影響到柚子的產量。
柚花只在春季開放,花期又很短,僅僅綻放在四月天的15-20天。
因此,製成柚花奇蘭茶的數量非常有限,一年最多做一季,錯過只能再等明年了。

白芽奇蘭,是“大器晚成”的珍稀茶樹新品種,位列閩南四大烏龍茶之一。1981年才被發現,經過十餘年努力選育成功,被認定為福建省級茶樹良種。
茶界泰斗張天福曾高度讚譽:“香氣幽蘭高雅,回味綿長持久,飲完滿口茶香。”

▲
烏龍茶的搖青工藝
經過烏龍茶獨特的搖青工藝,奇蘭茶性溫和,蘭香清冽,與剛剛盛開的琯溪柚花相遇,可謂強強聯合的絕佳拍檔,是1加1大於2的存在。
茶香更為清雅,多添了一份柑橘果香和奶香,口感上也更加馥郁甜柔。


它是宋代文人朱槔筆下的“白玉繁花”,道盡其美妙飄逸。
“白玉繁花五葉芳,春風吹盡洞庭霜。河西道眼分明處,識破此中知見香。”

幹茶似“蜻蜓頭”,捲曲成顆粒狀,色澤烏潤青綠。

細水慢注,捲曲的芽葉在水中舒展翩翩。

湯色杏黃明亮,清澈透亮,鮮靈清幽的花果香瀰漫了一間茶室。

它的前調清雅,帶著沁人心脾,奶香幽幽的暖甜。
啜飲之間,口中漾開獨屬於柚花的雅韻,奇蘭茶自帶的幽蘭香氣。

滋味清活鮮爽,嫩甜可口,回甘綿綿。

幾泡過後,口腔中還遊弋著絲絲沁涼的餘韻。
彷彿山間晨露未晞,絲絲縷縷,在齒頰喉間流連,讓人意猶未盡。

福建南部第一峰 育珍稀名茶

漳州平和,位於福建省漳州市的西南部,與福建、廣東兩省八縣相連,素有“八縣通衢”之稱。
這裡擁有福建南部第一高峰大芹山,最高海拔達1544.8米。

山麓之上,丘陵、河谷盆地錯落,溪澗縱橫,至今依舊保持著相對原生態的環境,遠離工業汙染。
正所謂“高山雲霧出好茶”,這裡無霜期多達300天以上,每每晨起朝露滿園,日照充足,擁有得天獨厚的茶葉種植環境。
茶園常年霧靄重重,形成了豐富的漫射光,有利於茶葉內含物質的積累,賦予白芽奇蘭別樣的芬芳,最具 “奇香蘭韻”。

天醇茶業,由製茶大師張國雄先生創立於2000年,發展至今,在大芹山海拔1080米的麓獅巖峰上,已擁有2000多畝生態茶園基地。
茶廠先後榮獲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參展產品“金獎”、2018年香港國際茶展名茶比賽大獎、平和白芽奇蘭茶王賽“茶王”等多個獎項。

▲
部分榮譽證書
短短十幾年間,天醇茶業從平和眾多的白芽奇蘭茶企業中脫穎而出,位居全縣十強茶企之列,成為福建省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

茶園的土層肥沃,以微酸性富硒紅壤為主,蘊含著豐富的有機質和礦物質,為茶樹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養分。
茶園皆施有機肥,長出來的葉子外形堅實勻稱,深綠油潤。一棵棵、一排排,環山而立,吸收雲霧晨露。

因茶園海拔較高,晝夜溫差明顯,病蟲害的情況也較少。
茶園驅蟲滅蟲的方法比較獨特,使用的是太陽能來誘捕害蟲,安全環保,土壤無化學物質殘留,極大提升白芽奇蘭的品質。

白芽奇蘭採摘於溼度較低的早春晴天,茶樹經過一整個冬季的休整,積澱了滿滿的內含物質,春茶葉片肥壯,滋味鮮爽甘醇。
這個時候的茶葉含水量適中,以一芽三葉,開面採為佳。
採用“雙手虎口對芯採摘法”,需要將拇指和食指張開,從芽梢頂端中心插下,稍加扭折向上一提,就能將嫩芽葉採下。

經過閩南烏龍茶的傳統工藝精製,包括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炭焙、包揉等十餘道工序。
茶湯杏黃明亮,香氣火香帶甜,滋味鮮醇回甘。


獨家首創工藝 花香茶甜

春來柚花香,馥郁入茶骨。
幾番春雨浸潤之下,漳州平和縣各地蜜柚花競相盛放,整個空氣瀰漫著濃郁的馨香。
柚花開時,簇簇白花隱於油亮翠綠的柚葉下,未開的花骨朵潔白如玉,綻放的花瓣向外翻卷,吐露出金黃的雄蕊和泛綠的雌蕊,芳香撲鼻。

它的香氣不同於其他花朵的甜膩,帶著一種清新自然的味道,淡雅而持久。
茶坯處理、鮮花培養、窨花拌和、通花散熱、起花復火以及轉窨提花……

走進張老師的製茶車間,彷彿來到一個茶園花圃,新鮮的柚花被攤放在竹匾裡,等待篩花窨制。
所用的柚花,必須是當天現採的鮮花,才能把那股仙靈勁兒保留下來。

採摘
採花,要在晴朗的天氣裡去完成,要選擇含苞待放或初展開的柚花。
採摘後的3小時內,就得運往茶廠窨制,運送過程中需避免緊壓、日曬,以保證鮮花的完整度。

養護
採回的鮮花需要經過多次篩花,去掉枝葉、微塵和衰敗的花朵。
及時平攤於地面上,室內保持通風,經常檢查花堆溫度,當堆溫上升時及時散開鮮花,充分散熱。
也可將鮮花儲存於冷庫中儲存,保鮮效果更好。

花茶拼合
不同於簡單的把花和茶拌在一起的製作方式,窨制柚花茶,需要一層層真材實料的鋪下去。
一層白芽奇蘭、一層柚子花,茶葉與鮮花層疊平鋪,鮮花吐香,茶葉吸香,反覆幾次讓香味互相滲透,蔓延開來。

通花
因為蜜柚的花朵較大較重,在窨茶期間花瓣會掉落底部,需反覆進行疏通。
當堆溫升至45 ℃時,將茶堆攤開翻動散熱降溫,溫度降至28 ℃時,把攤開的花茶收堆、靜置、續窨。


起花烘焙
茶與花互相融合三個小時後,需要人工一朵一朵把花挑掉,進行烘焙。
採用傳統的龍眼木,小火慢烘達30個小時以上。過則香弱,少則香雜。

往復多次
以上過程需要反覆5次才能充分吸收柚花香,一次窨制就要8-12個小時之久。
全程歷時五到六天,才能得到這一份手工窨制的柚香奇蘭,非常難得珍貴。

一年一會的柚花香,就這樣被留在了茶裡。
即便是長期存放,整體品質表現依然穩定,花香持久融於茶葉中,湯感愈加細膩、柔滑、甘醇。

建議沖泡方式

熱泡法:
水溫:100°C沸水
溫杯後投茶6-8g,定點高衝,使茶葉在蓋碗內旋轉,激發茶香。
第1泡可坐杯15秒左右,以待茶葉散開。
第2-3泡,5秒內出湯。
茶味減淡後可適當加長悶泡時間。
冷泡法:
取茶3g,投入容器中加常溫飲用水350-400ml,放入冰箱靜置約6小時,即可飲用。
如不喜冷涼,也可常溫靜置3-4小時後飲用。
冷萃時間不宜超過8小時,避免過度萃取後產生苦味。


▼
關注我們
本文為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