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特朗普新一輪高關稅政策引發市場劇烈波動,白宮經濟團隊內部的分歧也愈發公開化。在如何推動這些“破壞性”關稅問題上,特朗普的幾位高階顧問幾乎各執一詞。
如果你分別問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商務部長霍華德·拉特尼克、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以及美國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塞特,他們對“是否應就關稅展開談判”的回應將截然不同。
拉特尼克在CNN上堅稱特朗普“不會退讓”;納瓦羅隨後在《金融時報》撰文表示“這根本不是在談判”;接著,貝森特又在社交媒體X上宣佈將與日本開啟談判,而哈塞特則在福克斯新聞中表示白宮正準備一套“供總統參考的關稅談判方案”。
這種混亂的表態反映出白宮內部在貿易逆差議題上存在根本分歧。儘管特朗普的顧問們在大方向上支援其貿易議程,但在具體執行上卻意見不合,既有意識形態的差異,也有個人風格的衝突。一位資深共和黨參議員辛西婭·盧米斯就直言:“這是我們從未經歷過的政策過程,先有一個想法,然後不設預案地直接試驗,我們現在就是在‘試試看’階段。”
這種“試試看”的治理模式不僅讓市場感到焦慮,也令國會的共和黨議員深感困擾——他們既要向選民和企業主解釋這一政策,又無法確定白宮下一步的真正意圖。雖然部分企業和議員私下更信賴某位顧問的判斷,但目前來看,特朗普本人是唯一能明確描繪政策方向的人。
金融機構雷蒙德·詹姆斯的政策分析師埃德·米爾斯將白宮內部的權力鬥爭比作“拉鋸戰”:“一邊是支援全面徵稅的‘關稅派’,包括拉特尼克、納瓦羅和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另一邊是更關心市場反應的‘經濟派’,代表人物是貝森特和哈塞特。”他指出,“目前顯然是‘關稅派’佔上風。”
站在這場內部鬥爭之外但具有影響力的還有億萬富翁、特朗普盟友埃隆·馬斯克。他毫不掩飾自己對關稅政策的不滿,甚至公開諷刺納瓦羅“比磚頭還蠢”。
這種局勢也讓一些共和黨議員忍無可忍。在一次聽證會上,參議員湯姆·提利斯當面對格里爾發難:“如果這個政策最後失敗,我到底該掐誰的脖子?”他質疑當前關稅政策過於廣泛、缺乏針對性,並表示自己“持懷疑態度”,儘管後來在參議院發言時有所收斂。
一位眾議員在接受匿名採訪時不無憤懣地說:“能不能先搞清楚該走哪條路?我不在意怎麼選,但至少要統一口徑吧。”
儘管外界看上去意見分裂,白宮內部卻聲稱這是一種“正常的政策辯論過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史蒂芬·米蘭對記者表示:“每個人都有看法,所以才會有不同的敘述。”
事實上,特朗普在組建第二任期政府時刻意選用了完全忠於其議程的官員,貿易領域也不例外。但在上週的關稅政策正式公佈前,白宮在“普遍徵稅”與“對等關稅”之間的內部爭執已持續多時。最終,特朗普選擇“全都要”,儘管這兩個策略目標並不一致。
納瓦羅主張的“全面關稅”旨在在全國範圍內設立貿易壁壘,將製造業強行拉回美國,這種做法需要長期維持,談判和讓步會削弱其效果。因此,納瓦羅對“互惠關稅”持堅決反對態度。
一位遊說人士透露,他原本希望請白宮官員為企業客戶解讀政策,但被告知很難安排。“除了彼得(納瓦羅)和霍華德(拉特尼克),沒人願意為這套政策站臺。”
與之相對的是財政部長貝森特正試圖把政策引導回談判軌道。他指出,目前已有約70個國家聯絡白宮,表示願意就關稅進行協商。其中,日本首相石破茂已在電話中請求特朗普收回成命,並表示將派代表團赴美談判。
在國會,貝森特獲得了越來越多共和黨議員的支援。他週二在眾議院多數黨黨鞭湯姆·埃默主持的一場製造業簡報會上露面,試圖安撫企業界。盧米斯說,貝森特試圖將此政策包裝成“讓富人承擔波動、窮人受益”的策略。他說:“是的,華爾街可能會動盪,但受影響最大的是富人。如果關稅政策成功,真正受益的是最底層的勞動者。”
在當日的會議中,貝森特建議製造商們把特朗普的減稅政策作為穩定信心的工具。在隨後的記者會上,他補充稱,這些關稅“可以談判,但不是談判籌碼”。
然而,市場仍然陷入極度不安。摩根大通執行長傑米·戴蒙本週警告說,這輪關稅將加劇通脹,拖慢經濟增長。在聽證會上,參議員馬克·華納引用一位華爾街高管的話諷刺道:“今天的市場表現就像病人臨終前的迴光返照。”雖然市場在談判訊息刺激下短暫回升,但隨後又因格里爾公開表示“不打算設豁免機制”,以及白宮繼續推進對中國的新一輪關稅而再次下跌。
貝森特在接受CNBC採訪時直言:“升級對華關稅是個錯誤的決定,因為他們手裡的牌根本不好。”
儘管市場極為敏感,白宮內部對“談判是否會削弱製造業迴流”的擔憂依然存在。一些製造業代表認為,如果很快就用談判取代高壓政策,將使企業失去將生產遷回美國的動力。美國繁榮聯盟的副主席尼克·伊亞科韋拉表示:“哈塞特天性上並不喜歡關稅,拉特尼克更是從忠誠角度出發支援總統。”他認為貝森特雖然談不上支援關稅,但“至少認同它是必要的工具。無論他們在語氣上有多少分歧,他們都明白,某種程度上的關稅‘常態化’是實現特朗普目標的前提。”

《改革開放的另類風險:大發展的反噬》(點選即可)
語音節目系列
歡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點選二維碼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