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方藍字關注我,獲取更多北美的精彩原創文章
馬克·卡尼帶著自由黨逆轉,拿下了加拿大大選。
很多加拿大華人希望落空,他們厭倦了自由黨,希望保守黨應該贏。但我認為卡尼獲勝是好事。
我也支援保守黨的很多理念,譬如大幅度減稅、搞活經濟、改善治安等等。
但當下加拿大最重要的不是這些。而是應對特朗普這個瘋子、他發起的關稅戰、和一個不確定的世界。
而卡尼是目前政客裡的最佳人選。
首先,他是有著深厚功力的”老油條”。憑這一點,就能讓加拿大人睡覺踏實很多。
特朗普就像街頭小混混,欺軟怕硬。試想卡尼和保守黨的黨魁博勵治同時站在他面前,他會霸凌誰?
毫無疑問是,是博勵治。一個只在政壇混過、沒有其他經驗和成就、競選都要複製特朗普口號的“小年輕”。
要命的是,他辦事不牢靠。這次大選,他居然在自己的選區落選了,失去議員資格,可見其能力有多差。
一個號稱要改變國家的黨魁,連在自己家裡的選舉都輸了,真的是丟人丟到家。
所以,哪怕你支援保守黨,也不應該支援這樣的領導人。不管他嘴上說的多漂亮,最後很可能是把國家帶到溝裡去。
更可怕的,這種能力和經驗欠缺的政客,執政後容易走極端。要麼過於軟弱,給特朗普遞上投名狀;要麼過於剛烈,跟美國硬碰硬,這兩種情況對加拿大都是最糟糕的。
當前的加拿大,迫切需要一個卡尼這樣的職場“老油條“,聰明地,冷靜地,去跟特朗普周旋。
卡尼是哈佛的本科,牛津的經濟學博士,學霸,人很聰明,教育很好。
職業履歷更牛,在高盛、加拿大財政部工作過、當過加拿大央行和英國央行行長,管理過兩個G7國家的金融經濟。
有人詬病他在小土豆幕後搞碳稅這檔子事,暫且不說他當時只是一個經濟顧問,在這個事參與到底有多深。即使有參與,在他的履歷上,這只是很不起眼的一個經歷。
一個人能力如何,要看他在最重要的幾個崗位乾的如何。
加拿大央行行長、英國央行行長,這在全世界都是最難乾的活,能上到這個位子,本身就是專業頂尖的人才,還需要很好的管理才能。而能先後在加拿大和英國,兩個發達國家的央行當行長,說明其能力是受到公認的。
而且,他當加拿大的央行行長時,恰逢2008年金融危機。他的一系列舉措讓加拿大躲過了那場危機。
這樣的履歷和能力,吊打前總理小土豆這樣的花瓶官二代。
現在活躍在加拿大政壇上很多政客,就像NDP領導人辛格,只會忽悠玩政治,跟他完全沒有可比性(這次也丟掉了自己的席位)。
另外,他在歐洲有著深厚的聯絡和關係網,這也是保守黨的博勵治和其他加拿大領導政客不具備的。
現在這種形勢下,加拿大可以信賴的盟友只有歐洲和英國,加拿大人的老家。
有些華人幻想要合縱連橫找東大,先不說雙方的價值觀差距有多遠,光是這些年未解開的恩恩怨怨,都讓可能性變得微乎其微。
至於很多人關注的施政政策,我反而覺得是最不需要操心的。他是個聰明人,政策是可以變的,自由黨很多政策其實已經向保守黨靠攏。
減稅、發展經濟、改善治安,解決住房問題,這些問題所有黨派都在說,人人都知道要解決。後面靠的更多是執政者的能力問題,不是理念問題。
至於還有華人期待保守黨執政後,順勢併入美國,就更荒唐了。
亡國奴,不會得到別人尊敬的。
特朗普只要石油、礦產,木頭這些加拿大的資源。加拿大完備的社會福利網,優質的醫療教育養老等優勢,在特朗普眼裡,都是沉重的包袱。
美國最窮的地方都在其附屬領地。看看波多黎各,關島等這些地方的收入和貧困率,跟美國本土有多大差距,就不會有想成為美國人的痴念了。
況且,一旦美國吞併加拿大。後面一定是血與火的硬剛,北愛爾蘭就是例子,流血抗爭幾十年。
所以,吞併加拿大不會讓這個國家變好,變得富裕,只可能毀掉這個國家。
這次加拿大大選還有一個重要的變化,幾個小黨邊緣掉了,多黨變成了兩黨獨大,有點類似美國的格局。
這表明多數加拿大人希望在目前的形勢下,能有一個強人領導,減少分歧,帶領加拿大走出困局。
當然,最後結果還沒出來,希望自由黨能拿到過半席位,組成多數黨政府,擺脫少數黨的牽制,放開手腳大幹一場。


三個英文課程招生,有需要的家長長按二維碼私信。

~~英文寫作班/雅思班/ 繼續招生,英國本土博士授課,師傅帶徒弟一樣手把手教。
~~英文閱讀/口語班招生,最新最優質原版閱讀,美國教授授課。
~~英文 IB/AP/AMC 等海外數學課程輔導,加拿大名校博士授課,三人以上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