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機場“刷臉”安檢,旅客選擇退出權引發廣泛關注和質疑

根據美國聯邦運輸安全管理局(TSA)的規定,美國公民在機場過安檢時,是否接受臉部識別技術,俗稱“刷臉”,是一個“可選擇”的程式,而非強制要求。然而,許多民眾感到在實際操作中,他們似乎被迫配合這一程式,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質疑。
美國民權聯盟(ACLU)資深政策顧問科迪·範茲克(Cody Venzke)表示,美國公民在過安檢時有權選擇是否接受“刷臉”技術,但如果決定選擇退出,最好事先告知安檢人員。不過,非公民則必須在證照檢查過程中配合這一要求,接受臉部識別技術的檢查。
麻省理工學院(MIT)出身的“演算法正義聯盟”創辦人喬伊·布拉姆溫尼(Joy Buolamwini)也表態支援選擇退出臉部識別技術。她指出,旅客完全有權要求選擇退出(opt out)這一技術,尤其是那些已經加入TSA預檢計劃(PreCheck)的民眾。這些民眾已經自願提供了個人照片和指紋,而機場的監控設施本就很多。因此,選擇退出“刷臉”技術不僅是保護個人隱私的行動,也是對公共空間隱私權的倡導。
布拉姆溫尼強調,民眾應該有權在機場等公共空間自由活動,而不必強制要求使用臉部識別技術。
針對這一問題,參議院商務、科學和交通委員會(Senate Committee on Commerce, Science, and Transportation)計劃於本月30日舉行聽證會,討論如何確保TSA必須在使用臉部識別技術時,明確獲得旅客同意。委員會還將探討如何為TSA使用臉部識別技術的資料制定更為嚴格的規定。
與此同時,“演算法正義聯盟”於29日釋出的報告指出,部分民眾在機場安檢時選擇退出“刷臉”技術時,曾遭遇TSA人員的恐嚇或不禮貌對待。報告中指出,旅客在提出不願意接受“刷臉”時,經常遭遇TSA工作人員的粗暴對待,甚至被告知錯誤資訊。
此外,聯邦政府的獨立機構——“隱私與公民監督委員會”(PCLOB)也釋出了相關報告,指出TSA的“可選擇退出”刷臉政策實施不統一。報告顯示,至少有97起與選擇退出刷臉要求相關的投訴,其中包括TSA安檢站未及時通知旅客其選擇退出的權利,或安檢人員向旅客提供不實資訊,導致他們無法有效行使選擇退出的權利。
隨著“刷臉”技術在美國機場的廣泛應用,如何平衡公共安全與個人隱私,成為了越來越受關注的問題。雖然TSA提供了選擇退出的選項,但執行中的不一致性和對旅客隱私的潛在侵犯,使得這一技術的使用面臨公眾的廣泛質疑。未來,如何確保旅客的選擇權得到尊重,並制定合理的監管框架,將是各方亟待解決的重要議題。
美男子曝Costco熟食區初體驗"像動物園"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