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空看了《我是刑警》的前十幾集,故事背景90年代,東北的冬天。
劇是紮實的,我是走神的,
裡頭毛衣一直在吸引我。
彷彿翻開了小時候家裡媽媽蒐集的毛衣編織法大全,滿眼都是上下針、元寶針、跳針、麥穗、鉸鏈蓬……
那個時代,我們上海毛衣已經以機織為主了,但劇中是個不大的城市,劇中人大約七成穿的手織毛衣,三成是機織的。
不敢想服裝師玩得有多快樂,那些手織毛衣,大多是訂製的吧,絕不重複。
於和偉,這麼好的男模架子,給他穿!
淺色絞花,斯斯文文,有點偏棉線質感,這件領子的羅紋V形乾脆利落。

菱形圖案和細巧的小V領都有點英範兒。

太講究了,套頭圍脖一搭就不笨重了。

毛衣偶爾也幫忙講故事,這場戲說秦川在大專家講課時不顧人情世故摁不住地發言。素色、簡單工藝、偏棉質的毛衣,象徵著人物的清爽純粹。

韓局剛開始這件機織毛衣不怎麼樣,有種晴綸混紡的意思。襯衫領子裡面有秋衣很真實。

後面這件可太好看了,像時髦孫女給爺爺帶的禮物,肩膀縫得挺括。

魏處這件好像是家裡人尺寸把握不好給織大了,我朋友圈有妹子說一看就想到了小時候媽媽給織的毛衣領子永遠不合適。

刑偵專家老法師的毛衣看起來要細膩得多,說有羊絨都能信。

就是胡兵這件,讓我覺得服裝師對毛衣熱情不一般,胡兵人設是還有兩年就退休的保守分子,何必啊,搞這麼花哨。

但是有一個問題啊,因為盯著復古毛衣看,發現胡兵第一次出場的毛衣,跟武專家的高度疑似同一件——只有領子不同,那畢竟演員個子小一圈就會顯得不一樣。
大夥兒給看看,是同一件嗎?

年輕帥氣葉茂生就更要好好穿了。

夜讀這件毛衣,雖然鏡頭很暗,肩袖側面有一條低調的花棒,很好看。

東子也得有棒針毛衣!跟魏處那件很像,但示範了針細一點的效果柔和得多,即使胖子也能穿。

咱嚴肅的柴檢察官,背心裡面露出手織的袖子。

這位角色叫啥我都忘了,滿身Z字紋。

服裝師對毛衣的熱愛還分給了很多龍套角色,預審科打醬油的老爺爺也有這麼好看的開衫。

礦保衛幹部們也都是手織厚毛衣。

罪犯老闆娘拼色的長毛衣

另一個受訪物件,圈圈絨毛線。

秦川夫人何青蓮,理想型的警嫂,她的形象柔和,卷頭髮,衣服色彩也豐富些。
第一場,活潑大圖案。


瀟灑的拉鍊翻領,放今天都不過時。

這件一閃而過的長開衫溫暖優雅。

偏粉色調和印花(還是繡花?)劇中其他人很少有。

另一件家常的粉色。

另一位女角色李文,是女警,後期會剪短頭髮形象更麻利,她的毛衣,也有低調但很講究、細膩的氣質,似乎都是機織的。她衣服特別接近我自己當年的毛衣。



馬蘇扮演的小販女子,平常都粗打扮,回憶裡有一件過年期間的毛衣,袖口下襬有圖案,雅緻得很。她丈夫這件,特別像我們當年上大學時候男同學們穿的。

兒童海平有好幾件,沒有都截圖。花紗毛線、條紋,小孩子的比較鮮豔。
得知父親去世這場,墨綠色,配合孩子瞬間長大的氛圍。
東北人穿毛衣睡覺的嗎?不瞭解,誰知道給講講。



隨著時間線走到90年代後期,手織毛衣逐漸變少,2005年以後的故事就很少出現了。
這是一部好劇。大家要認真看,不要向我這樣跑題……我現在逛淘寶去,看能買到復古毛衣不。
小賣部今日好貨
年初辦廟會認識的
特別優雅的宋老師
泥塑是她家四代傳承的手藝
這款泥,則是她找的老師給改造過的。食用色素安全,自然風乾。
她研發的聖誕冰箱貼材料包,自己在家就能和孩子一起做聖誕小裝飾品。
我們以後會介紹她的線下課,聖誕快了,先趕一批材料包玩上,只賣兩天哦,晚了趕不上日子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