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全世界都從烏克蘭局勢的變故中感嘆美國出賣地緣政治工具時的毫不留情,然而臺灣民進黨當局卻執迷不悟。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訊息,臺當局正嘗試從美國購買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武器,包括岸防巡航導彈和“海馬斯”火箭炮,金額可能在70億至100億美元之間。白宮對此訊息沒有置評,不過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邁克·華爾茲此前表示,他希望加快向臺灣運送武器。
▲“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系統。(圖源:外媒)
在特朗普上臺後,國際形勢充滿動盪,臺灣也受到特朗普對晶片加徵關稅的威脅。這種情況下,臺當局卻試圖用軍火大訂單向白宮新主人送投名狀,全然不顧軍購這個高度敏感的事項,可能激發新的緊張,使臺灣問題吸引地緣政治震盪的更多能量。
報道說,臺灣提出一項特別“國防預算”,優先考慮精確彈藥、防空升級、指揮和控制系統、預備役部隊裝備和反無人機技術。報道還說,儘管特朗普一直指控臺灣偷竊了美國半導體技術,而且威脅對晶片加徵關稅,但臺灣官員仍然看到了“特朗普政府令人鼓舞的跡象”,他們不認為特朗普政府正在尋求與中國大陸達成“大交易”。

▲賴清德14日召開安全高層會議,會後宣佈因應特朗普2.0計劃,將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島內防務預算達到GDP的3%以上目標。(圖源:網路)
臺當局又在耍小聰明,在錯誤的方向加大賭注,飲鴆止渴。烏克蘭的澤連斯基政府已經在戰術上把玩得足夠出色了,澤連斯基在世界的名氣和影響力遠超任何一屆臺灣地區領導人。但是直到特朗普政府決意拋棄烏克蘭,美俄率先單獨在沙特舉行談判,將烏克蘭和歐洲都排除在外時,基輔才發現他們最終不在餐桌上,而是在選單裡。歐洲同樣不在餐桌上,他們更像是送菜的服務員。
臺當局如果聰明的話,就應該為緩和局勢努力,而不是亂往前衝,因為臺當局在方方面面都比澤連斯基政府脆弱得多。
首先,烏克蘭無論怎麼講,畢竟是獨立主權國家,澤連斯基領導軍事對抗,很容易博得外部世界的同情,而且它遠不止於西方世界。然而臺灣在國際法中明確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謀求統一、反對“臺獨”兼具道義和法理基礎,得到世界範圍的廣泛支援。至今沒有一個大國公開支援“臺灣獨立”,圍繞臺灣問題的國際道義基本面貌決定了一旦臺當局突破紅線,引發軍事對抗,臺當局註定失道寡助。

▲澤連斯基14日曾表示,他將訪問阿聯酋、沙特和土耳其,但沒有在訪問期間與美國或俄羅斯官員會面的計劃。(圖源:外媒)
第二,中國大陸對臺軍事優勢是壓倒性的,其懸殊程度遠超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臺灣地域狹小,中部是高山,只有一圈裙邊式的狹小平原,毫無防禦縱深,在軍事上不堪一擊。對此臺當局永遠都須心中有數。臺灣軍費只有不到大陸的十分之一,臺當局再怎麼從美國買軍火,也變不成他們自己所希望成為的鐵刺蝟。以武拒統絕非臺灣的出路。
第三,臺當局一直寄希望於美國從是否“武力保護臺灣”的“戰略模糊”變成明確“武力護臺”的“戰略清晰”,然而隨著臺海力量軍事力量對比朝著越來越有利於中國大陸的方向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分析人士認為,美國能守住上述“戰略模糊”就不錯。越來越多的人猜測,美國不斷在朝相反的方向露餡。雖然美國軍費和總軍力都大於中國大陸,但是他們在臺海地區已經歷史性失去常規力量優勢,實施核訛詐又會遭到中國越來越強大的戰略核力量的反威懾,因此清醒的人都能看懂:美國軍事援臺已是無法實際採取的選項。

▲賴清德週五表示,特朗普的政策給美國貿易伙伴帶來了挑戰(圖源:外媒)
第四,特朗普對格陵蘭島、加拿大、巴拿馬運河區均表現出了領土野心,對加沙也表達了“長期所有權”的願望,世界為之譁然。加上美國現在又“出賣烏克蘭”,國際爭端中的力量主導邏輯重新突出出來。華盛頓越來越沒有道義和實際能力阻止海峽兩岸實現統一,更沒有底氣給臺當局的命運兜底,原本與美國站在一起的諸多盟友也會更多為自我利益思考,美國將來圍繞臺灣問題搞西方的“政策同盟”將越來越難。
老胡最想說的是,臺當局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最好老實點,識時務。形勢的發展、力量格局的繼續變化都越來越有利於兩岸人民共同反獨促統。臺當局如果以為臺海局勢越緊張,它對美國越有用,美臺關係會綁得越緊,他們也將越安全,那將是往歷史上埋葬了許多美國走狗的“萬狗坑”裡跳。他們瞎折騰的結果必將是加速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