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耀斑爆發預警

圖片來源: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from Greenbelt, MD, USA – Domain
撰文 | 克里斯·西姆斯(Chris Simms)
翻譯 | 趙歡
太陽耀斑是從太陽表面爆發的輻射,有時會伴隨著一種被稱為日冕物質拋射(CME)的泡狀磁化等離子體。當此類物質拋射的方向朝向地球時,CME就可能會引發地磁暴,損壞地面的電力系統或軌道上的航天器。而太陽耀斑輻射本身也會干擾通訊網路和衛星執行。
遺憾的是,科學家無法可靠地預測太陽何時會噴發耀斑。一旦觀測到耀斑,剩下的每一分鐘都至關重要,人們需要爭分奪秒地調整電網或移動衛星,以規避損失。
如今,研究人員利用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陽動力學觀測站(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的資料發現,太陽大氣層(日冕)中拱起的巨大等離子體環(即冕環)中出現的獨特閃爍現象,似乎預示著可能即將爆發一次大耀斑。這種關聯可以幫研究人員為耀斑的到來做好準備,並對幾天內可能襲擊地球的日冕物質拋射加以關注。
在一些太陽表面磁場活躍區中曾發生過50次強烈的太陽耀斑,美國聖迭戈預測科學(Predictive Science)研究公司的太陽物理學家埃米莉·梅森(Emily Mason)和同事觀測了那裡的冕環。研究團隊在馬里蘭州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最近一次會議上表示,他們發現,耀斑爆發前的幾小時,冕環輸出的紫外線會出現不規則的波動。梅森說:“該現象可提前1~2小時發出耀斑即將來臨的預警,準確率為60%~80%。”
英國雷丁大學的空間物理學家馬修·歐文斯(Mathew Owens)表示:“如果我們還想再早些預測太陽風暴,就必須預測耀斑發生的時間。在這方面,哪怕是很小的進展也非常有價值。”
至關重要的是,研究人員使用了近乎即時的資料流,僅有一小時的延遲,而不是那種經過數週處理最佳化後的資料。梅森及其團隊會觀察太陽外層邊緣的耀斑,因為從地球上看,那裡的光最清晰可見。梅森指出,太陽東側邊緣的耀斑會隨著太陽自轉遠離地球,而西邊邊緣的耀斑可能會撞擊地球大氣層。
目前,由於觀測視角的限制,我們還無法輕易看到太陽其他區域的冕環。但歐洲空間局(ESA)計劃在2031年發射“守夜”號(Vigil)航天器,它或許能提供側面視角。梅森說:“要提高預測的準確性,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從更多不同角度觀測太陽。”她希望,有效預測大型耀斑能夠幫助保護宇航員和電力系統的安全。
本文選自《環球科學》2025年4月刊“前沿”欄目。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環球科學”。如需轉載,請在“環球科學”後臺回覆“轉載”,還可透過公眾號選單、傳送郵件到[email protected]與我們取得聯絡。相關內容禁止用於營銷宣傳。
-電商廣告-

《環球科學》2025年3月新刊

正在熱賣


戳圖片閱讀原文
立即購買
《環球科學》2025年度徵訂現已開啟
戳圖片即可訂閱!
點選【在看】,及時接收我們的內容更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