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近在眼前,做好準備,我們將迎來一大波星光璀璨的天文奇觀。明星天象既有日食也有月食,另外還有一場壯觀的流星雨。
這還不是全部——留心觀看,月亮將與距離我們最近和最明亮的行星的親密相會,無需專門設施,裸眼即享。這一年,土星還將帶來獨家“失蹤”魔術。標好日程,仰望夜空,這些不容錯過的宇宙奇觀將為我們帶來一整年的驚奇慨嘆。
2025年1月18日傍晚,望遠鏡中的土星與金星。|繪圖:ANDREW FAZEKAS
一場令人歎為觀止的行星合相將為我們開啟未來一年的天體奇觀。1月18日,日落後30—45分鐘,金星和土星這兩個行星鄰居在天空中相距不足半度。您可在西南天空三分之一高處找到這兩顆閃爍的星辰。
兩者間,金星更為明亮,它閃爍著亮白色的光輝;土星現身其右,沒有那麼耀眼,但更顯金黃。儘管裸眼亦可觀測,但雙筒望遠鏡可以增強視野;如果能借助小型望遠鏡,您甚至可以看到標誌性的土星環。
圖為2022年在葡萄牙拍攝到的月全食。月全食期間,光線經地球大氣折射,在月球表面投下血紅的光輝。|攝影:MIGUEL CLARO
3月14日凌晨,您將看到月亮變紅。“血月”現象只在滿月且太陽、地球和月亮完全對齊的時候出現,因為這種情況下,地球的陰影將籠罩天上的月亮。
在美洲各地,只要天氣允許,觀星者都可以獲得該事件的絕佳視角。第一次遮擋將在美東時間3月13日晚上11:57地球陰影的外圍開始覆蓋月球時出現。而這場夜空大秀最激動人心的是從美東時間14日凌晨2:26持續到3:31的日全食,彼時,月球將整個位於地球影錐的中心,被染成南瓜橘與銅紅色。
這張影像展現了2022年10月25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亞拍攝的地中海上空日偏食全過程。|攝影合成:MIGUEL CLARO
不同於2024年4月的日食,在2025年3月29日的日食中,太陽將如一彎新月。本次天文事件將從美東時間早上4:50(北京時間下午5:50)開始,北美大部、歐洲、亞洲北部和非洲西北部皆可見。太陽被月亮遮擋的面積將在美東時間早上6:47(北京時間晚上7:47)達到最大
。
加拿大的大西洋省份及魁北克省北部將看到太陽最大程度被遮擋(遮擋面積80%—92%)。請記得始終戴好日食眼鏡,或用針孔投影機安全觀測,切勿直視太陽。
2025年6月26日傍晚,從左到右依次為水星,北河三,北河二。|繪圖:ANDREW FAZEKAS
您可曾看見過距離太陽最近的那顆星星?要看到水星通常很難,因為它與太陽太近,且光線朦朧。6月26日,這顆難以辨認的行星將會出現在月亮身旁,變得容易得見,為觀星新手提供完美配置。
日落後不久,在暮光完全消散之前20—30分鐘,請注意西方較低處的天空。裸眼觀測下,可以看到纖細新月旁邊3°微弱閃亮的水星的光點。
記住找一處能夠清晰看到低空的地方,以便觀賞這一組合。在日落的光芒中,要看到小小的水星恐怕有些困難,因此,請嘗試用雙筒望遠鏡增強視野。
8月,木星和金星彼此相接,共同閃耀。從左到右依次為北河二,北河三,木星,金星。|繪圖:ANDREW FAZEKAS
上好鬧鐘,不要錯過8月12日凌晨的夜空——金星與木星這兩顆最明亮的行星將一齊出現,緊密驚人。這次近距離合相是觀看兩大最明亮行星比肩而立的罕見時機。
黎明時分,您可以在東方天空高處尋得這兩顆明星,二者如此靠近,透過雙筒望遠鏡看去亦能同框出現。金星發出燦爛的白色光輝,比木星更勝一籌,相對暗淡的木星則更金。只需一架小型望遠鏡,您就可以看到木星條紋狀的大氣以及四顆伽利略衛星,後者就像圍繞木星排列的小點。
9月7日:另一場月全食和血月
在葡萄牙阿爾奇瓦黑暗天空保護區(Dark Sky Alqueva Reserve)拍攝的四幅照片展現了超級月亮在地球本影下閃耀著紅光的片刻。|攝影:MIGUEL CLARO
9月7日夜晚,伴隨月全食籠罩歐洲、非洲、亞洲和澳洲的夜空,地球人將迎來2025年第二次觀看血月的機會。
從美東時間中午12:27(北京時間午夜00:27)開始,地球的影子將在月球表面逐漸蔓延,正常月食將從美東時間下午1:30持續到2:52(北京時間午夜01:30—2:52)。在月全食期間,太陽光穿過地球充滿塵埃的大氣圈層,折向紅色光譜區,然後照在月球表面,致使月亮看起來彷彿沐浴在詭譎的橙紅色光輝中。
若您希望觀賞這一天象,請找好一個在月亮升起時能清晰地看到東方天空的觀星點。裝置不是必須的,不過雙筒望遠鏡或天文望遠鏡都能帶來更棒的紅色月表畫面。
9月19日:月亮、金星和軒轅十四齊聚夜空
2025年9月19日黎明前,區域性放大處從上到下依次為月球、金星、軒轅十四(即獅子座α星) | 繪圖:ANDREW FAZEKAS
9月19日,一次美麗的三星齊聚將主宰拂曉的天空。日出前45分鐘,纖纖新月、璀璨金星和明亮的軒轅十四(即獅子座α星)在東方形成耀眼的三角。金星作為亮度僅次於月亮的天體,將如鑽石般閃耀;旁邊的軒轅十四則發出莊嚴的藍白色光輝。
這個親密的團體裸眼可見,不過雙筒望遠鏡能讓畫面更加清晰。
2025年11月8日夜晚,土星落在雙魚座和水瓶座之間。|繪圖:ANDREW FAZEKAS
土星的一圈圈標誌性光環是所有觀測這顆巨大行星的人都希望看到的東西。但在11月初,土星環將呈現邊緣朝向地球的狀態,因而暫時失去它引以為名的標誌。
每過15年,當土星的傾斜度與地球一致,窄窄的星環(只有幾英里寬)便幾近消失,形成這種罕見的天象。觀測的最好方法是在自家後院調高望遠鏡倍率。要想獲得最佳視野,請在這顆氣態行星於水瓶座閃閃發亮時,觀看南方的夜空。
2023年,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巴德沃特拍攝的雙子座流星雨。|攝影:BABAK TAFRESHI
每年12月,地球都將穿過小行星破碎留下的空間碎片雲,從而產生大量的流星。
尋常年份的12月13日到14日是雙子座流星雨的高峰期,每小時流星數量多達60—120顆。而明年格外適宜觀賞這一奇觀,因為流星雨高峰期將與漆黑無月的夜空同時出現。
為了獲取最佳視野,請物色一處儘可能沒有光汙染的觀星點。如若夜色晴好,哪怕在郊區的後院或公園,每小時也可捕獲數十顆流星的倩影。
2024年10月,來自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以及國際太陽週期預測專家組(Solar Cycle Prediction Panel)的代表宣佈,太陽已經達到了太陽活動最大期,這一時期還將持續到明年。
2025全年,我們預計太陽黑子、太陽耀斑等多種太陽活動還將增強,這無疑將讓明亮而鮮豔的極光更有機率浮現於地球的天空。
本文作者安德魯·法澤卡斯(Andrew Fazekas),別名“夜空之人”,是《國家地理觀星者圖集》(Stargazer's Atlas)和暢銷作《國家地理終極觀星指南》(The Backyard Guide to the Night Sky, 2nd Edition)的主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