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澳洲,一到節假日,餐廳就要收額外的附加費(surcharge),搞得大家怨聲載道。
但餐廳表示,大家不要抱怨,這麼做也是迫不得已。
最近,墨爾本一位餐館老闆就公開回應節假日加價爭議,直言“員工節假日工資高得像CEO”,自己不加價就得虧錢。
Ahmed Wassel在墨爾本Carlton和South Morang分別開了一家果汁和可麗餅店。
他在TikTok上釋出了一段影片解釋,自己並不是想“宰”顧客,而是因為“法律規定,在公眾假日,員工工資要比平時高出兩倍以上”。
“公眾假日的工資不是開玩笑,我們必須合法支付員工最多高達平時的2.5倍薪資。”。
“我們願意合法合規地付員工應得的工資,所以才有這筆附加費,謝謝你們支援真正的小本生意。”
影片裡,他還現場採訪了自己幾名員工,問他們公眾假日拿多少錢。
一位正在切草莓的員工說,“每小時42.18澳元。”
另一名剛打卡上班的員工估算,“應該是62.45澳元一小時。”
甚至一名只有16歲的員工,假期的時薪也有42.18澳元。
Wassel還打趣地說,自己的加班費最少:“我每小時只有0.001分,負責攪香蕉和製造氣氛。”
在復活節前的一週,他的人工支出約為7000澳元,但一到公眾假日,這個數字直接飆到1.2萬澳元,等於多出了5000澳元的成本。
但他說這其實還遠遠不夠,因為除了工資,電費、租金和養老金等成本全都漲了。
他強調,這些附加費“完全不是為了自己賺錢”,而是實打實拿去發工資了。
有人表示理解:“以前公眾假日大家都不開門,現在能開門的都想盡可能賺點,但不加價根本撐不住。”
資料顯示,剛過去的復活節和Anzac Day長週末,全澳餐飲業透過公眾假日附加費收了大約2460萬澳元,平均加收比例是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