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進入前10的頂級美高並不代表你能被前10的美本錄取?圍繞著這個核心議題,FindingSchool請到了頂級美高The Lawrenceville School【勞倫斯維爾中學】的前招生主任Kevin老師和頂級美本Dartmouth College【達特茅斯學院】的前招生官John老師,與途西教育的創始人&CEO、哥倫比亞大學校友Andrew先生一同與我們連線,深入探討美高招生和美本招生的本質不同。
線上直播的第一部分由FindingSchool學校合作和榜單專案負責人Siyu老師為大家就不同美高的中國學生招收名額、入學人數等進行資料解讀和分析。第二部分的問答,由Kevin老師、John老師、Andrew先生就FS觀眾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比如:如何能讓孩子從準備美高到準備美本一路發展出最有競爭的能力?就讀美高滿一定年限後,是否會被大學放入本地生的申請群體?還是說各個大學的標準不同?等
整場直播評論區互動熱烈,有些問題來不及在直播間一一回答,FindingSchool特意在此為大家獻上文字回覆。
圖源:pixabay
針對以下圖表,排名越靠後的美高中國學生越多,對嗎?

Siyu老師:就前一百寄宿美高來說,排名越靠後,平均在校中國學生人數是上升的,但總體來說都是比較穩定和健康的比例。排名100以後也是同樣的規律。但是僅僅看排名,學校與學校之前是有很強個體差異的,比如圖上顯示了Top100學校的在校中國學生的平均比例,但其中有一所Top100學校的中國學生比例達到了36%。
孩子現在在日本東京的一所IB國際學校就讀9年級,可以10年級轉去AP學校麼?
途西老師:大學招生官員對 IB 或 AP 沒有特定的偏好;從大學招生的角度來看,十年級轉入新學校還不算太晚。IB MYP 通常應該很好地幫助學生為 AP 課程做好準備。對於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選擇一所適合的高中,讓學生能夠在高中生活的各個方面取得成功,從而助力美國大學的申請。
Kevin老師剛在直播中提到的美高招生官會從5個方面考量申請者,可以再分享一下是哪5個方面嗎?

Kevin老師:學校會考慮五個關鍵因素:
-
學術表現:你在課堂上的表現如何?你是否展現了超越課程的求知慾?
-
推薦信:老師們如何評價你?
-
課外活動:你是否參與了能夠豐富學校的活動?你在尚未涉足的領域中是否有尚待挖掘的潛力?
-
品格和領導潛力:你是否是那種別人尊重、願意與之共同生活、學習和成長的人?
-
面試:這一切都結合在一起——你能否與面前的人建立聯絡?你能否清晰表達為什麼想加入他們的社群,以及你如何看到自己與學校的契合度?
最終,招生官員會思考:這個學生是否與我們學校的使命和價值觀相契合?這些決定是複雜的,招生官對你的品格、潛力和適配度的評估,可能會顯著影響委員會的討論。
其實相比排名,家長更關注孩子能否在一個學校有更好的發展。如何能讓孩子從準備美高到準備美本一路發展出最有競爭的能力?
途西老師: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
DueWest也像這個家長一樣專注於幫助學生髮展他們的個人潛力和長期能力。首先我們建議家長明確期待學生透過這個過程發展哪些核心能力,在有的放矢地透過一些方法和手段去發展它們。
在途西,我們相信學生成功有四大支柱:智力好奇心、目標設定與規劃、寫作和自我倡導。不論是為申請高中還是大學本科做準備, 這四大支柱都是貫穿始終的,且不僅是為了申請,更是作用於學生在美國高中和美國大學長期學習和生活的成功。
除此以外,美國高中和大學的自由,會要求學生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表——雖然學生進入高中或者大學後總是可以從老師、管理員甚至同學那裡獲得幫助,但是提前培養強自我管理的能力還是非常重要的。提前學習並練習目標設定和時間管理,將會助力於學生們長期的成功。
在其他方面,學生還可以利用進入頂尖大學的目標來發展在被錄取後會幫助他們取得成功的技能。比如,智力好奇心。很多學校的申請要求學生回答有關其智力興趣、展示領導能力或克服意外挑戰等的問題—有時甚至會問學生讀過什麼書,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學生進入頂尖學校的動機做一些事情,目的是錄取,但有一個有益的副作用,那就是發展重要的品質。
請問美高轉學,9升10轉學和10升11轉學,對美本申請各有什麼影響?這兩個時間點何時轉學更好?
途西老師:不論選擇何時轉學,首先重要的是學生需要在所在學校有持續的成功。這裡的成功除了指成績以外,還包括在所在學校的影響力,這些都是助力學生大學申請成功的關鍵因素。
大學申請通常優先需要11年級任課老師的推薦信,需要是非常瞭解學生並且能夠展示學生的學術和個人優勢的人。所以,不管是推薦人對於學生的足夠了解,以及學生可利用的發展個人影響力的機會,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確定您的轉學計劃能夠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發展這些必要的機會。
請問就讀美高滿一定年限後,是否會被大學放入本地生的申請群體?還是說各個大學的標準不同?
途西老師:一些美國大學在對待在美國高中就讀的國際學生方面確實存在差異。但在每個地方相同的是,審閱學生申請的第一個人將是審閱學生所在高中的所有申請者的人。例如,學生在馬薩諸塞州上學,審閱她/他的申請材料的第一個人將會是審閱整個馬薩諸塞州申請者的招生官。如果學生所在的高中在康涅狄格州,就將首先由康涅狄格州的招生官審閱她/他的材料。
然後,在許多學校,第二次審閱將由負責審閱該學生所在國家的人完成。如果學生是中國身份而不是美國綠卡持有者,她/他將由負責全球所有中國國民的招生官團隊評估。學生不會直接與在中國上學的學生比較,招生官仍會考慮學生所在的高中背景。但最終,他們會從全球範圍內選出在各自背景下最優秀的中國學生。
也有少數學校不會這樣做,學生只會被負責她/他高中所在地區的人考慮。但更常見的是,外國國民在第二輪被評估時會進入國籍池。如果學生來自像中國這樣向美國輸送大量申請者的國家,那麼相比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者,或來自申請者較少的國家的公民,整個錄取過程可能會更具難度和競爭力。
如果還有其他直播間來不及回答的問題



更多留學教育資訊點選關注Finding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