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譜的新媒體不多,請關注美國華人雜談

請使用網站Justicepatch.org檢視完整文章及更多內容,為防失聯,請透過郵件訂閱網站,或關注我們的電報頻道:https://t.me/piyaoba
在2021年1月6日那天,很難想象川普會再次接近總統職位——當時他召集了一群暴徒到華盛頓,並告訴人群“像地獄一樣戰鬥”。

然而,川普曾試圖褻瀆的民主,已經成為他重新掌權的保障。
在川普的支持者闖入美國國會大廈、毆打警察並打斷對拜登總統2020年大選勝利的認證整整四年之後,本週一,國會召開會議,川普的競選對手、副總統賀錦麗主持了國會對川普勝利的認證,這一儀式為川普兩週後宣誓就任第47任總統掃清了道路,也突顯了美國政治史上一個非同尋常的時刻:在這個國家,川普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更受歡迎。多數選民認為,儘管他四年前的行為令人震驚,但他是領導這個國家到2029年1月的最佳選擇。
這也突顯出民主黨未能讓選民相信,川普是對美國民主的致命威脅,而民主黨有能力解決美國的經濟困境和對移民的擔憂。
儘管川普在四年前創造了美國民主最黑暗的日子,但美國人在去年11月做出了選擇,他們選擇了川普。
被粉飾的歷史
川普以一連串的錯誤資訊,讓數百萬美國人相信了他關於2020年大選被竊取的謊言。共和黨人將1月6日的暴亂者重新命名為“遊客”、受迫害的受害者和英雄,儘管法院判決了上千人有罪。川普承諾赦免那些在襲擊中被判有罪的人。他以“J6合唱團”的國歌錄音開始了2024年的競選活動,該合唱團由因參與騷亂而入獄的囚犯演唱。他將2021年1月6日重新命名為“美好的一天”和“愛的一天”。
這太誤導人了。證人和執法人員以令人震驚的細節向國會特別委員會講述了1月6日的真相由,當時眾議院仍在民主黨控制之下。“這是一場大屠殺,”國會警察卡羅琳·愛德華茲(Caroline Edwards)說,她的證詞中穿插著她被川普的支持者打暈的鏡頭,她還描述了自己踩在同事灑出來的血上滑倒的情景。愛德華茲在2022年6月說:“我沒有受過戰鬥訓練,而那天是連續幾個小時的肉搏戰。”

在事態發展的同時,參議員和眾議員們在逃命,川普的支持者衝進了參議院會議廳,特勤局特工護送當時的副總統邁克·彭斯逃往安全地帶,人群高呼要絞死他。
但是,川普在2021年1月6日擺脫了第二次彈劾,重新確立了他在共和黨的主導地位,並在隨後的選舉中贏得了多項刑事起訴,避免了為他對民主的攻擊付出任何政治代價。當他贏得非連續連任時,他從一個政治失常者變成了美國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此過程中,他巧妙地將各種將他繩之以法的嘗試描繪成迫害,創造了一種政治集結效應。他將以一個更強大的領導人的身份回到白宮,這要歸功於最高法院對他的一個法律案件的裁決,該裁決賦予了總統在任職期間犯下的官方行為的實質性刑事豁免權。
最深刻的是,川普將發出一個資訊,那就是一個拒絕接受自由公正選舉結果的總統,一個煽動對國會大廈發動襲擊的總統,可以逃脫懲罰——並重新掌權。
對選民意志的肯定
然而,證明川普當選的過程也是對民主主義的重申。拜登和賀錦麗正在恢復政府之間順利交接的傳統,這是他們任期內最後的舉動之一。
拜登週日說,這是有意為之。
“如果你注意到,我已經聯絡了川普方面,以確保順利過渡。我們必須回到基本的、正常的權力交接,”總統在白宮對記者說。
在《華盛頓郵報》週日晚間發表的一篇專欄文章中,他還警告說,忘記四年前發生的事情很危險。
“有人正在不遺餘力地改寫甚至抹去那一天的歷史。他們告訴我們,我們並沒有親眼看到我們實際上見證的一切。他們把對此事的擔憂斥為某種黨派偏見。他們把它解釋為一場失控的抗議活動,”拜登寫道,但沒有點名川普。

拜登1月5日在《華盛頓郵報》發表評論文章。
“我們應該承諾每年都記住2021年1月6日。記住這一天,我們的民主經受了考驗,並取得了勝利。要記住,民主——即使在美國——也從來都不是萬無一失的,”他進一步寫道。他已邀請他的繼任者於1月20日上午前往白宮,他將參加川普的就職典禮。
與2020年大選不同的是,失敗者——這一次是民主黨人——沒有就選舉舞弊問題撒謊,沒有擬定替代選舉人名單,也沒有號召民眾到華盛頓抗議有關選舉被盜的虛假說法。
對民主黨人來說,川普獲勝的選舉證明是一個痛苦的時刻。這也凸顯了該黨的痛苦現實,那就是該黨無法在2024年推出一名候選人來擊敗曾兩次被彈劾、四次被起訴、一次被定罪的前總統。
如果拜登2020年競選的核心目的是將川普從美國政治生活中清除出去,那麼他的總統任期就是一個失敗,無論他總統生涯取得了其他什麼成就。賀錦麗無法提出令人信服的理由,說明她將如何在高物價和經濟不安全的情況下幫助美國人,這為川普重返白宮打開了大門。拜登政府未能確保邊境安全,也堅持認為通脹危機只是“暫時的”,她從未與之充分撇清關係。
前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21日在接受CBS採訪時表示,選民並沒有忽視2021年1月6日發生的事情,而是對他們最重要的事情做出了判斷。“我不會說美國人民無視這一點。他們只是對什麼符合他們的利益有不同的看法,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其他方面。”
選民們決定支援川普
川普憑藉其激烈的反移民言論,成功地將他混亂的總統任期描繪成一種失落的黃金時代。
毫無疑問,這個國家在2024年的選舉中向右邁出了一步,走向了川普的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即使在許多偏藍的地區和城市也是如此。川普贏得了所有七個搖擺州,成為2004年以來第一位贏得普選的共和黨人。他聲稱自己獲得了歷史性勝利,這話有些誇張,但這不太可能阻止他兌現承諾,利用權力大規模驅逐無證移民,對政敵進行報復,並試圖鎮壓媒體。共和黨現在控制著參眾兩院,並將得到最高法院多數派的支援。
川普的勝利讓民主黨人不知所措,他們在尋找新的資訊,想知道如何再次與美國工薪階層建立聯絡。該黨面臨的現實是,多數選民更喜歡一位試圖破壞民主、繼續掌權的前總統,而不是他們的候選人。足夠多的選民似乎決定,他們更喜歡一個能更好地替自己表達不滿的強人,而不是一個警告川普對民主構成威脅的替代人選。
民主黨人正在捍衛一個政府和一個體制,而經過多年的對外戰爭和藍領工業經濟的空心化,許多美國人已經對這個政府和體制失去了信心。
這種古老政權走向終結的感覺,在週六拜登對川普進行最新一次選後抨擊時得到了體現。拜登向許多民主黨人頒發了總統自由勳章,這些人被認為體現了川普所否定的民主秩序。其中包括2016年輸給川普的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拜登還向被暗殺的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羅伯特·肯尼迪追授勳章,肯尼迪的兒子對疫苗持懷疑態度,與民主黨及其家人分道揚鑣,被川普提名為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這一選擇引起了爭議。
儀式結束後,拜登暗示,儘管川普即將入主白宮,但拯救民主的鬥爭將繼續下去。他說:“讓我們記住,我們神聖的努力還在繼續,要繼續下去,就像我母親說的那樣,我們必須堅持信念。”
潛在的赦免
去年12月,川普在CBS的《與媒體見面》(Meet the Press)節目中表示,他傾向於在就職典禮後立即赦免許多1月6日被告,儘管他也表示,有些被告“失去控制”,可能不會得到赦免。他對1月6日的被告表示同情,他說他們“遭受了漫長而艱難的折磨”。
憲法賦予總統不受約束的權力,可以赦免任何聯邦罪行。最近,拜登總統利用這一權力赦免了他的兒子亨特,這一舉動遭到了兩黨的批評。去年12月,他赦免或減刑了1500多人,這些人被判犯有非暴力罪行,並“表現出悔意和改過自新”。
通常情況下,總統會與司法部的赦免律師一起考慮赦免請求。川普過渡團隊尚未透露計劃如何處理審查1月6日數百名被告赦免的龐大任務。
川普過渡團隊發言人卡洛琳·萊維特對CBS新聞頻道表示,川普將“赦免那些被武器化的司法部剝奪正當程式和不公正起訴的美國人”。
負責1月6日在華盛頓特區地方法院審理案件的聯邦法官也在努力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幾乎所有這些法官都參與了大約1500起案件。CBS新聞頻道對過去四年的法庭聽證會和記錄進行了回顧,結果顯示,包括川普在內的兩黨總統任命的法官都譴責了1月6日的騷亂,並警告了未來的騷亂。
羅伊斯·蘭伯斯(Royce Lamberth)法官是羅納德·里根任命的資深法官,他一直直言不諱地批評國會襲擊行為。最近,他為最高法院對這些案件的處理進行了辯護。
蘭伯斯寫道:“正如總統必須在不受協調部門干涉的情況下就寬大處理問題作出決定一樣,我們的司法機構也必須獨立地執行法律,並對已定罪的罪犯判刑。無論已經結案或懸而未決的國會騷亂案件最終如何,2021年1月6日發生的真實故事永遠不會改變。”
如果川普決定赦免1月6日的一些被告,這些案件將從法官的案卷中刪除並結案。蘭伯斯和他的同事將不再對被告有管轄權。
前聯邦檢察官亞歷克西斯·勒布(Alexis Loeb)曾協助領導國會大廈襲擊事件調查,她表示自己支援這些案件,並指出這些案件是基於大量證據做出的。她認為,任何赦免都將是“對暴亂受害者的真正侮辱”,包括警察、國會議員及其工作人員。司法部稱,襲擊期間有140多名警察遭到襲擊。多人在暴亂中死亡。暴亂後至少有五名警察死亡,其中四人自殺。
關注我們,不再失聯
電報頻道t.me/piyaoba

檢視更多精彩文章,請前往正義補丁網站justicepatch.org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2025/01/05/president-biden-jan-6-democracy/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5/jan/06/pardons-january-6-rioters-trump
https://www.thebulwark.com/p/our-national-day-of-shame
https://www.cbsnews.com/news/january-6-capitol-attack-trump-pard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