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娛樂圈接連爆雷。
2月18日,王大陸被曝逃兵役,已經很讓人震驚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3月4日,王大陸又被警方拘捕,以「殺人未遂」罪名移送檢方偵辦。
起因是他不滿網約車司機的繞路行為,及車輛不符預期。
教唆朋友對司機及平臺派車員實施暴力毆打,導致兩人受傷。

雖擺脫了殺人罪名,但他的公眾形象算是徹底坍塌了。
目前其案件還在審理中,仍面臨多項法律問題和後續影響。
還因涉嫌多項罪名,被限制出境、出海及限制住居。
王大陸也是無緣大陸了。

聯想到,最近涉嫌殺人案,被指控多項罪名的演員,李威。
讓很多人迷惑,最近臺灣明星怎麼了?


而且,不知大家發現沒?
臺娛藝人和內娛藝人的塌房,在輿論反應上有很大不同。
今天索性展開聊聊看。

2015年,王大陸憑藉《我的少女時代》一炮而紅。
他飾演的高中生徐太宇,類似櫻木花道,是外表痞氣,內心溫柔、善良的大男孩。
從此,奠定了「陽光偶像」的基礎印象。

後來所演大部分角色也都類似。
陽光、痞帥,散發荷爾蒙魅力的青春少年。
契合年輕女性對浪漫愛幻想的「白月光」角色。
像《一吻定情》中,外表高冷但內心柔弱的男神江直樹。

《28歲未成年》中是帥氣深情的機車少年。

古裝劇《狼殿下》中,他的形象本質上也是這種針對女性觀眾,散發野性魅力的角色。

《孤注一擲》中雖是賭癮少年。
但也是作為受害者塑造。
角色設定還是一個家境優渥,有甜蜜戀愛,有光明未來的應屆畢業生。
不幸誤入歧途,本質還是單純大男孩。

綜藝中和林允的傻氣對白,因喜感太強出圈。

還有「大嘴」梗,都讓他顯得「無害」。
反而無意間加強了路人緣。


所以,這次塌房還是讓很多人深感震驚。
完全打破了既有人設。

讓人聯想到,其他塌房的臺灣藝人,也一樣反差相當大。
現實中卻捲入現實版《周處除三害》「精舍殺人案」。
教唆他人虐待、毆打信徒,致其死亡。


這兩天案件細節曝光,諸多殘忍的行為讓人不寒而慄。

在《終極一班》等劇中都是面容清秀、氣質乾淨的溫柔掛男神。
結果現實中,因拍攝未成年人私密影片並意圖散佈,淪為法制咖。


早年被認為是多才多藝,極具親和力的帥哥。
也在很多偶像劇中演魅力十足的男主。
結果被曝出私生活混亂,出軌、與旗下女藝人及工作人員有不正當關係,甚至沉迷「多人運動」,讓人大跌眼鏡。



男演員塌房不奇怪。
這幾年,內娛男演員也全面塌房。
不乏捲入感情糾紛,被曝出私生活醜聞、刑事案件的。

但會發現,內娛男星的塌房和臺娛男星的塌房還是有很大不同。
內娛知名男星塌房,往往伴隨著大規模的輿論浪潮,群體情緒更為複雜、激烈。
像當年吳某凡、李某峰塌房後,除了失望、憤怒的聲音外。
還有很多粉絲質疑真相,不滿處理結果,甚至大談嫖娼合法化,試圖洗白的聲量不小。



而相比之下,臺灣男明星塌房的輿論反響就沒那麼複雜。
像炎亞綸醜聞被曝後,雖然也有粉絲鼓勵其重新來過,或質疑事實、無條件維護。
但聲量沒有大到足以掀起波瀾。
回看當時炎亞綸道歉後的熱評,很多冷靜如AI。


這背後原因,除了社會觀念、地域環境的不同外,更有造星模式的差異。
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內娛靠流量造星。
明星靠粉絲經濟支撐,靠營銷能力決定話語權。
這就導致,一旦塌房,不僅造成粉絲內部急劇撕裂。
積壓了長久不滿的普通大眾也會參與其中,進一步擴大輿論張力。


臺灣的造星模式則相對傳統,更多還是依賴經紀公司的挖掘和包裝。
加之眷村文化中抱團取暖的模式,臺娛又有家族化和資源集中的特點。
很多明星靠的是家族背景和圈內人脈,一齣道就有頂級資源。
像臺灣很多藝人都是教父王偉忠一手捧出來的。


臺灣很多知名藝人,都是富家子弟。
像吳尊,其父親是汶萊富豪,曾自曝兒時差點被汶萊皇室收養。

之前因性侵塌房的《艋舺》導演鈕承澤,也背景了得。
出身滿族鈕祜祿氏,家族顯赫,曾出過六位皇后。
其童年時,還被外公帶至蔣介石官邸如廁。


王大陸父親,也是臺灣數一數二的企業家。
身家上億,政商人脈廣闊。
曾向媒體放話,要自掏18億新臺幣讓李安給兒子拍片,林青霞為兒子配戲。


炎亞綸也是富二代,其父是極有名望的醫生。
從小被富養,對金錢的觀念也不同於常人。
曾在節目中被問及賺到多少才滿足時,其他人是5千萬,他是64億。
也因此,和內娛相比,臺娛粉絲和明星之間的黏性相對沒那麼強,明星塌房後大多數人也不會投入過多情緒。

而且會發現,內地觀眾對這些臺灣明星,似乎也相對包容。
像王大陸早有私生活狂放、疑似性騷擾的負面新聞。
但當時並沒有引發太強爭議,至多被評「玩得開」,照樣作品資源不斷。

至於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情懷、角色濾鏡的加持。
臺灣偶像劇、青春文藝片、娛樂綜藝都曾盛行一時,影響深遠。
近年塌房的幾個臺灣男明星,都有大眾相當熟悉的熒幕形象。
像李威的《放羊的星星》、炎亞綸的《終極一班》、柯震東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王大陸的《我的少女時代》……


另一方面,更是潛在的慕強、媚權心理作祟。
這也離不開偶像劇中對富家公子形象的塑造,潛移默化影響了很多人的認知。
讓觀眾很容易對出身優渥的明星投射虛幻的想象。
之前就發生過「萬柳少爺」「沙特小王子」的荒唐事件。
一張照片、一個影片,就能腦補出一齣豪門瑪麗蘇爽文。


直到現在,很多人還在追捧明星自帶的「貴氣」「鬆弛感」。
潛意識裡會認為,出身好的明星家教好,顯得高階有質感。
臺娛的「少爺們」又各有代表作,自然更會被包容。




到頭來,無論是內娛的流量明星,還是臺娛的關係戶明星,都是殊途同歸。
資本、粉絲強捧的流量明星,終被反噬。
關係戶明星,也和角色形象脫位。
無論何地,娛樂圈的虛假光環都並無二致。

現在想想相當諷刺。
這幾年,很多明星靠在綜藝裡「吃苦」鍍金。
透過體驗艱苦環境或高強度訓練,展現成長、蛻變,從而獲得「正能量」的形象標籤。
內娛有《真正男子漢》這種軍營體驗類綜藝。

王大陸還參加過生存挑戰類的《全員加速中》,大秀體力、腦力。
現實中,卻因為怕吃苦逃兵役。

看看偶像劇中的豪門貴公子。
個個衣冠楚楚,又天真可愛。
談起戀愛,更是痴情一片,忠貞不二。

結果現實中呢?
炫耀豐富的戀愛史,緋聞、醜聞滿天飛。

情緒還不穩定,稍有不順心就暴怒失控。

也難怪越來越多人將「208w」掛在嘴邊,對資源咖深惡痛絕。
所以明星塌房說來說去,深層癥結還是特權問題。
當然,問題不僅僅在於資本、家庭背景所賦予他們的明星特權。
畢竟,也多的是靠家庭背景、被資本力捧出的實力派和優質明星。
像同樣出身豪門、靠關係入行的麥浚龍,早已是靠作品說話的最佳男主、知名導演。



問題還是在於,太多明星才、德不配位,無法靠實力自證,也無法靠真我長久立足。
大眾自顧自為特權階層寄予了更多道德期待。
卻沒想,這在他們眼中,只是更多優待和豁免權。
隨著前些年資本+流量的造星模式日益坍塌。
如今,關係戶明星的特權幻覺也終於開始被拆穿。
這恐怕不僅僅是娛樂圈的問題。
整個社會,對特權階層的道德想象也在重新校準。
也希望,更多的觀眾與粉絲,都能看清他們的世界。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推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