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擊”南非總統,特朗普再扮霸權小丑

全文1892,圖片6張,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文章首發於“有理兒有面”(youli-youmian),歡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轉發。
公眾號及其他平臺轉載請在後臺留言。

當美國白宮徹底淪為特朗普的“說教地”以後,諸多荒誕不經的場景鬧劇般不斷上演。
這一次,南非總統拉馬福薩成為特朗普的目標。
當地時間5月21日,特朗普在白宮會見到訪的南非總統拉馬福薩時,突然展示一些影片和剪報,粗暴地指責南非正出現“針對白人的種族屠殺”。
這一突如其來的“伏擊”,令拉馬福薩驚愕不已,瞬間讓原本旨在改善兩國關係的會面氛圍降至冰點,也讓全世界再度目睹了特朗普行事風格的乖張與離譜。
同時,拉馬福薩對白宮的“證據”當場否認,並指出特朗普所謂南非白人正逃離暴力和“種族主義”法律的說法站不住腳。

而今年特朗普上臺後,美國與南非的關係一直持續緊張。2月以來,特朗普開始炮轟南非頒佈的新版《徵用法案》,他指責南非政府“沒收土地”構成對南非白人的“種族歧視”,併發布行政令宣佈切斷對南非的援助。
而特朗普聲稱的“南非正在發生種族大屠殺”“白人農場主正在被殘忍地殺害,他們的土地正在被沒收”等論調,卻沒有給出任何證據。
事實上,南非白人遭到“種族歧視”乃至“屠殺”的敘事更多是西方的片面報道和刻意抹黑。他們稱據白人團體統計,本世紀以來,南非每年約有數十起白人農場主遇襲喪命事件。但南非安全研究所犯罪與司法專案負責人加雷思・紐漢認為,白人農場主成為部分暴力事件的目標,其性質是貧富差距引發的治安問題,而非種族仇恨。
拉馬福薩表示,在南非,所有種族都受到暴力事件影響,其中黑人受影響最大。
南非政府也多次強調,南非白人遭迫害的說法“完全虛假”。南非正努力糾正殖民主義和種族隔離制度所造成的歷史錯誤,在土地改革等問題上不斷推進,以促進社會公平與發展。
而特朗普這種出於政治動機,肆意干涉他國內政並揮舞制裁大棒的行徑,無疑是霸權主義的典型表現。
更諷刺的是,3月,南非駐美大使拉蘇爾因在一次研討會上稱特朗普正在引領全球白人至上主義運動而遭美方驅逐。

5月20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國會參議院一場聽證會上稱,美國無論是外長級別還是總統級別,都會選擇不參加今年由南非主辦的二十國集團會議,因為南非一貫與美國政策不一致。
此前,約翰內斯堡大學研究員西佐·恩卡拉就分析指出,這是美國及西方國家在面對全球南方國家的不同立場時慣用的手法,南非正因為其外交政策選擇與西方利益不一致而受到懲罰。
美國政府這一系列的言行,也充分揭示了其在對待南非問題上的蠻橫與無理,並將美國的霸權思維暴露得淋漓盡致。

事實上,這也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對南非進行類似“說教”甚至“伏擊”。
特朗普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就在社交媒體平臺發文威脅稱,要對南非政府所謂強徵白人農場主土地以及“大規模殺害”白人農場主一事展開調查,引起南非政府憤怒反擊,拉馬福薩當時就指責特朗普在煽動種族分裂。
如今,舊事重提且變本加厲,在白宮的正式會面中突然發難,這種行為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操弄。
在南非土地改革問題上,交織著殖民遺產清算、經濟社會轉型、國內政治鬥爭、化解種族仇恨等複雜情況,而特朗普只片面強調白人農場主所謂的“權益受損”,選擇性忽略南非長期以來的歷史遺留問題以及廣大黑人爭取公平的合理訴求。
他將南非政府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經濟均衡發展所做的努力,歪曲為“種族主義”行為,這是對南非內政的粗暴干涉,也是對國際關係準則的公然踐踏。

特朗普的這種行為反映出美國政客在處理國際事務時的傲慢與偏見。
他們習慣於站在所謂的“道德制高點”上,對其他國家指手畫腳,卻從不反思自身存在的種族問題、社會撕裂等嚴重弊端。
美國國內種族矛盾根深蒂固,從頻繁發生的針對少數族裔的暴力執法事件,到社會資源分配中的種族不平等,美國在種族問題上遠非一個合格的“教師爺”。
現在,特朗普卻試圖利用南非的種族話題來樹立自己“正義使者”的形象,實則是為了謀取國內政治利益,穩固“白人至上主義”的支持者群體。

然而,國際關係需要建立在平等、尊重、對話的基礎之上,而不是透過無端指責和“伏擊”來推進。
特朗普的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美國的國際形象,也給美南關係帶來了不必要的緊張與危機。對於國際社會而言,這一事件是一個警示,提醒各國要警惕美式霸權主義以各種形式的捲土重來,更要聯起手來共同維護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

未來,美國的外交政策走向以及在國際舞臺上的角色定位,也將因特朗普這類政客的肆意妄為而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與嚴峻挑戰。
如果美國繼續任由霸權主義、單邊主義橫行,那麼美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與影響力必將持續下降,最終自食惡果。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   揭   秘|   探   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