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求職75%靠人脈!新移民該如何突破「人生地不熟」的困境?

“生活娛樂資訊,盡在多倫多西區那些事兒”
很多新移民帶著專業技能或豐富的學經歷背景來到加拿大,卻發現自己難以找到適合的工作,原因各有不同,但最常見的頭號理由是:缺乏當地人脈。
歷年加拿大的多項統計資料,更揭露了一個殘酷的真相:加拿大約有接近75 %的工作機會,都是透過人脈介紹而來;只有剩下約四分之一的工作機會,才是透過企業公開的招聘。
其次,對加拿大職場文化不熟悉,或是缺少本地工作經驗,也是加拿大企業較少聘用新移民的原因之一。有過加拿大工作面試經驗的人都知道,加拿大企業在面試時,特別重視「行為面試題」(behavioral questions),因為企業主或用人主管相信:除了個人能力外,能否融入企業文化並和現有團隊密切合作,才是更重要的;然而對多數新移民來說,沒在當地工作過,加上可能有語言的隔閡,自然會有文化適應上的擔憂。
那到底該怎麼辦呢?筆者在這裡介紹一個新移民初來乍到時,若無迫切經濟壓力時的極佳選擇──在當地組織當「義工」。
這些義工經驗並不只為了「做善事」,更是一個「讓加拿大職場認識你」的機會:
「義工」也需各式專業,開啟廣闊選項

我曾經有一個朋友,告訴我他親身的移民故事:他在35 歲時到加拿大留學念企業管理,但畢業時因景氣不佳,投了數百份履歷還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於是他先到一個初創的非營利組織,擔任了近半年義工。
由於他是當時唯一可以全職投入時間的義工,因此在這段時間中協助這個組織建立了完整的記帳系統和組織章程,這工作雖然沒有帶來收入,卻結合了他在加拿大所學的專業,也為他贏得了董事會成員的信任。因此當組織決定招聘全職管理人才時,他就成為唯一的人選。

免費🎒加拿大上學不再難,政府幫你來實現!📖有實習,有補貼,畢業就給$4000刀

另一個可能更有說服力的例子是: 在這次加拿大國會大選中,保守黨黨魁博勵志(Pierre Poilievre) 竟在自己的選區(首都渥太華卡爾頓選區)中箭落馬,結束了他在渥太華地區近20 年的議員生涯。而打敗博勵志的自由黨候選人布魯斯.範喬伊( Bruce Fanjoy)是一個政治新人,他不但是一位全職父親,更是積極的志願者,擔任當地許多非營利組織的董事會成員,長期參與各種義工角色。在他的官方簡介中,特別提到他是安大略省青少年AAA 錦標賽的賽事總監,與渥太華腳踏車協會的董事會成員等;透過這些義工經驗累積的人脈,為他在當地取得良好的聲譽並開啟了從政之路。
加拿大的「義工」工作,與許多人的刻板印象不同,往往是非常多元化的,甚至很多角色都需要高度的專業技能。例如有些基金會對外徵求(無給職)董事會成員,必須具有相關領域的策略領導或財務規劃專業背景,而且必須保證2 年以上的長期任職;也有很多非營利組織需求有媒體行銷、募款寫作或市場調研等角色。
我的親身經驗:義工求才和正規求職無異
我自己親身的經驗是:多數公益組織或基金會在徵才的過程中,也需要候選人提供正式的工作履歷表,並有嚴謹的面試流程。有時義工還需申請無犯罪證明書,甚至要求上完一定程度的職前訓練、取得相關證書,並簽定工作合約後,才能開始義工工作。
等到加入組織後,還有完整的工作手冊和規章,包含每週預定工作時間和預約休假等;少數人數較多的非營利組織,甚至還有福委會定期安排義工的team building 活動,整體運作幾乎和一般企業無異。

而新移民在義工工作中可以學到的職場技能,包含了解加拿大的職場文化、建立當地人脈、提升英語能力(尤其是職場用語與溝通方式);特別是許多組織為了感謝義工的無償付出,當義工提供一定時數以上的工作貢獻後,他們還會提供「推薦函」給潛在的僱主,而這份「推薦函」正是打入加拿大職場的最佳利器
事實上,不止新移民,加拿人本地人也非常熱中「義工」的角色。特別是一些專業人士,例如會計師、律師、醫師或地產經理人等,這些廣義上的專業「自僱」工作者,往往也需要展現他們在專業領域以外,同時願意積極回饋社會的形象。因此經常可以在其自薦或個人介紹中,看到他們聚焦自己在某些運動組織擔任義工。
除此以外,在圖書館裡也提供各種義工角色:例如一些年長者在工作退休後,會擔任新移民的免費英文會話課的導師,不光是協助新移民
練習英文,也提供他們身為當地人的生活建議;還有一些當地高中
,會參與陪同小學生共同閱讀書籍或學習電腦的活動,這些義工時數如果「現實一點來說」,大多可以幫助他們申請理想的大學。
如何讓義工經驗為履歷大加分?

在加拿大,義工像是一種職涯投資。圖/fizkes@Shutterstock
身為新移民,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義工機會呢? 筆者有以下幾個建議:
其一,選擇與自己專業相關的義工機會:例如:財務相關的義工(稅務診所)、非營利組織的資金申請、企業活動策劃等。
其二,選擇提升職場技能的義工機會:例如:客戶服務、行政工作、資料整理等,這些技能能應用到正式工作中。
其三:容易接觸專業人士的義工機會:例如:社群機構或學術機構合作的計畫。
在加拿大,義工並不只是「沒有薪水的積德工作」,而更像是一種職涯投資──除了取得專業能力,更重要的是建立關係、適應當地職場文化。

推薦閱讀

多倫多西區那些事兒
是一個服務於加拿大華人的微信公眾號,我們關注加拿大華人社會時事,生活娛樂,心理健康女性自我成長和親子教育
—感謝大家長期的關注與關愛!–
請點選標題下“多倫多西區那些事兒”關注我們,引用本號稿件必須經過允許,並醒目註明出處。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新增關注
多倫多西區那些事兒,每天等著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