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曝2028屆新生資料!國際生錄取率不到2%,女生更有優勢!

準升學家庭注意了!
“地表最強理工校”麻省理工學院
最新公佈了2028屆新生錄取資料
MIT已經連續多年“自曝家底”,將申請各階段錄取新生人數、性別佔比、國際生人數、標化成績等重要資料一一公開。
對目標是MIT或其它美國頂尖名校的家庭來所,這極具參考價值!
話不多說,跟著棕櫚君一起了解MIT最新錄取風向吧!
1
想進入MIT,一定把握住早申
官方資料顯示,2023-2024申請季,MIT共收到28,232份申請,共錄取1,284名新生,總錄取率相比去年(4.8%)有所下降,為4.55%
我們再來聚焦MIT在早申和常規申請階段的招生資料。
2024 Fall招生資料
早申階段
早申人數:12,563人
錄取人數:661人
錄取率:5.26%
Defer人數:8,051
Defer學生中被錄取人數:206人
錄取率:2.56%
常規申請階段
申請人數:15,669
(加上早申被Defer學生總人數:23,720人)
錄取人數:614
錄取率:2.59%
Waitlist
Waitlist人數:590
Waitlist轉正人數:9人
錄取率:1.53%
可以看到,有將近一半的學生選擇了早申,且MIT的早申錄取率是RD錄取率的2倍不止。所以,如果你想衝刺MIT,不妨把握住早申的好機會!
被MIT defer的學生也不要灰心。資料顯示,被defer的人中有206人被錄取,較上一年defer錄取率(1.8%)還有上升,認真準備還是有“上岸”可能的!
此外,2024-25學年MIT本科最熱門的3大專業為:計算機科學與工程、人工智慧與決策、機械工程,都是時下最熱門的。
2
MIT標化成績能有多“卷
大家都說名校申請多“卷王”,具體能有多卷呢?廢話不多說,我們上資料:
MIT公佈了被錄取學生的中間50%標化分數範圍,SAT是1520-1580分,ACT是35-36分,整體來說還是非常“分控”的。
MIT是最早一批宣佈恢復了對所有申請人的SAT/ACT要求的學校
此外,MIT制定了一些“人性化”的標化提交政策
  • 允許拼分
換言之,標化成績不一定來自同一場考試,申請人可以選擇提交每一個部分的最高成績,作為最終提交成績。MIT官方提到,此舉旨在從更好的角度來考察每一位申請人
  • 允許個人提交分數
為了給學生更多準備的時間,MIT不要求申請時提交正式的標化成績 ,而是可以自由填寫分數。當然,學校會在後續階段驗證分數的真偽。
綜合來看,正如MIT招生部主任Stu Schmill所說的:“標化成績可以有效地幫助招生官更好地評估申請人的學術能力。所以,取得理想的SAT/ACT成績將依然是申請MIT的“標配”。
前不久CA還公佈提交標化人數大漲10%,近一半的美本申請人都提交了標化……衝擊名校,沒分可真不行。
3
國際生錄取率1.92%,
中國(大陸)在校學生僅65人!
美國本土學生方面
美國本土學生申請人數:21,515
錄取人數:1,155人
錄取率:5.37%
美國本土學生錄取人數佔到了總人數的90%,其中亞裔學生數量最多,佔比高達47%,其次就是白人學生佔37%,拉丁裔11%,非裔5%
國際學生方面
國際學生申請人數:6,717
錄取人數:129人
錄取率:1.92%
國際生錄取佔比僅11%,錄取率也是低到令人髮指,不到2%
除了以上資料之外,棕櫚君還在其官網查到了近10年本科國際生資料。其中,中國大陸學生數量一直獨佔鰲頭。
每年申請季,棕櫚君都會聽到“MIT對中國留學生招生有偏見”等謠言。但從表中可以看出,從2015到2025的十年間,MIT 中國籍本科在校生數量從50多人穩定增長至60多人,2024-25申請季稍有回落,佔比為12.16%。
別以為12.16%的佔比少,這在國際生中絕對稱得上“大頭”,甚至要比前5的其他國家學生人數總和還要多!

MIT國際生在讀數量Top 10

不過,即使MIT中國籍國際生佔比最多,但平均每年只有17名學生能夠達成“雙向選擇”,順利進入MIT頂尖理工牛校的“高冷程度”可見一斑
4
男女新生比例接近持平
女性佔比46%
資料顯示:2028屆入學MIT的新生中,女性佔比46%
傳統認知上,素有“理工男、文科女”的說法。即較大部分男生會選擇理工類專業,女生則更偏向文科。
但實際招生錄取中,女生申請STEM專業或理工牛校,文理兼修的背景更容易打破招生官的“刻板印象
此前,棕櫚君曾分析過美本官方招生資料集CDS提供的2023-24新生錄取資料,發現許多大學更“偏愛”錄取女生,其中不乏一些理工強校!
5
MIT最“大眾化”的名字
Just for Fun

除了以上跟申請休慼相關的資料,棕櫚君還注意到一個有趣的事。
2024 Fall入學MIT的新生中,有三個名字超極受歡迎!分別是Eric和Sophia。(PS:這就好比你學校一大堆張偉、李偉、劉偉……)
而之前出現過多次的Daniel,今年終於脫離了榜單

最後
棕櫚君想說,在面對MIT這類頂尖學術強校前,我們不必過早地打退堂鼓。近4年,每年(包括今年早申)都有棕櫚學員成功拿下MIT錄取Offer,其中不乏物理學、計算生物學等強勢專業錄取
結合往屆成功錄取案例,棕櫚君總結出——
MIT青睞的學生是這樣煉成的
首先,優異的高中成績!
標化、GPA、託福,這三項“量化指標”是決定你能否進入頂尖高校的下限,體現了你在高中階段的學業水平,也反映著你在過去的學習能力以及對學習的投入程度。
雖然MIT官方聲稱成績不是第一位的,但每年錄取的學生,幾乎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差生”,隨便拎一個出來都可能是全班或是全校前5%的學霸。
其次,與學校的匹配度。
MIT在官網直言,最重視的就是學生是否與MIT的使命和文化相匹配並且給出了以下8大關鍵點:
改變周圍、改變世界請記住,改變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們不要求你在15歲時就已經治癒了全球所有傳染病。單單為一個孩子輔導數學能“改變世界”,遊說參議員修訂糟糕的政策也能“改變世界”……
合作與協作精神MIT校訓是“知行合一”,看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非常強調協作能力。如果你喜歡單打獨鬥,那當然也沒問題,但你可能在MIT不會感到特別快樂。
主動性MIT的機會是豐富的,研究專案、啟動資金和有趣的講座等應有盡有,但你必須要主動抓住。
冒險精神冒險免不了失敗,但成功失敗並存,只要保持專注並堅持不懈,最終會實現目標。
實踐創造力MIT的拉丁座右銘是“理智與行動”,我們希望錄取願意嘗試新鮮事物,願意將理論知識應用於現實世界的人。換句話說,你不僅僅應該喜歡思考,還應該喜歡實踐。
強度、好奇心和激情選擇質量而非數量,你應該把精力投入到真正對你有意義的事情。
社群關係MIT的社群由彼此關心、支援和激勵的人組成,他們能激發彼此的潛力,更好的去工作和夢想。我們希望錄取那些天生具備維持社群關係的人。
平衡能力取得成功,你必須會“玩”。我們希望看到你高中時偶爾“玩的很嗨”。
整體來說,MIT尋找的是既有理論基礎又能付諸實踐的學生。敢於冒險勇於創新以及能夠主動尋求改變等均是MIT希望看到的特質。

最後,如果你想瞭解MIT脆錄學生的申請背景和成功經驗,在棕櫚的幫助下衝刺夢校,掃碼新增Amanda老師,回覆“MIT”,即可一對一諮詢!

* 棕櫚大道所有原創文章須授權才能轉載,嚴禁未經授權的轉載、搬運,一經發現違者必究。也煩請廣大家長幫助我們監督和維權,凡告知有效資訊即可獲得留學禮包一份,感謝大家支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