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鼎石學霸圓桌會:我們如何透過IB課程被劍橋達特茅斯錄取?

IB出分後,家長圈關注度很高:
  • 聽說有人預估44分,結果只有39分,到手的Offer面臨被撤銷?
  • 據說今年國內IB滿分學生超級少?TOK一大批C?
  • IB考分和大學申請到底有哪些關聯?是不是分數越高,申得越好呢?

那麼,我還要不要送孩子讀IB呢?什麼樣的學生適合讀IB呢?這些問題,我們叫來了學生自己來回答。
7月11日(週四),我們邀請了3位來自平和和鼎石的IB學生,分別在今年的IB大考中拿到了44分、42分和41分的好成績,當然他們錄取的也都是世界名校,分別是劍橋大學、加州伯克利,和達特茅斯學院
上海民辦平和學校和北京鼎石國際學校都是非常優秀的頭部國際學校,每年申請季的成績也是名列前茅。
我們在出分的第一時間,邀請了這三位IB牛做客直播間,來聊聊他們在平和和鼎石的校園生活和他們精彩的升學經歷,以及各自的學習方法論。
👇點選按鈕預約講座👇
夏子祥 David
上海民辦平和學校
Offer:UCB, WUSTL, USC, Midd, UNC, etc.
最終選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專業未定
標化成績:託福112

IB:42

在收到所有大學的offer之後,David一直在USC,Wustl,和UCB之間猶豫。由於個人還是更加傾向於在大U學習,認識各路人,學習多樣的課程,所以他並沒有太考慮Midd,而USC,Wustl,和UCB各有各的好。
  • USC給了獎學金;
  • Wustl的宿舍食堂更好且更容易獲得各種資源;
  • 而UCB則是學術能力遙遙領先。
最後David綜合考慮的地理位置以及學術能力後選擇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在高中期間,David的精力主要放在了藝術史和慈善兩個方面。專注於藝術史是出於興趣以及它是David申請大部分學校的主要方向,而慈善方向主要是因為David自身的唇顎裂以及機緣巧合的機會讓他參與到Operation Smile這個唇顎裂慈善組織。
在藝術史專業的鑽研上,他參加了YOC競賽,做了藝術審美相關的社會研究,參加了歷史碗和John Locke兩個歷史相關的比賽,創辦了自己的藝術史社團和公眾號,參加了Pioneer研究中世紀地中海藝術,也參加了和藝術史相關的夏校專案比如SSHI。
在慈善組織Operation Smile的參與過程中,David則是積極參加了他們的各種活動,也建立自己的學生社團自己舉辦慈善活動,最後也受邀參加了2023年他們在秘魯舉辦的國際學生領導力會議,ISLC。
在高中的學業方面,雖然David走的路線是文科的路線,但是學校的理科課程對於他來說並不是難點,難度最大的反而是歷史
01
難點一:IB歷史HL的體量特別大
比起初中國內的歷史課程,IB的歷史所學的內容要細緻的多。這就意味著這門課有著極大的記憶量,在考前需要被特別多內容。
02
難點二:IB歷史考察的主要是歷史論文的寫作
這對於國內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的,因為在初中階段他們沒有過任何相關的訓練。
所以,學習IB歷史不僅需要學生們去背誦大量內容,也要有能力在短時間內有邏輯地,詳略得當地輸出所學內容。這一切都是很有挑戰性的。
好在David在高一高二的兩年摸清了最適合他自己的學習方式。David不強求自己一次性記住很多內容,而是透過多次朗讀加記憶的方式將這些歷史知識點刻在潛意識中。
其次,David在考前會梳理所有的知識點,把每個可能會考到的點寫成一個段落並把這些段落背下來,在考試時只需要根據論文的題目將這些段落進行挑選並排列組合即可。
在專業方向的選擇和鑽研方面,David聲稱作為一個高中生在高中期間會接觸很多之前沒有接觸過的學科,甚至是一些高中校內也不開設的課程比如說藝術史。因此,更需要大量的課外閱讀。
閱讀與專業或者興趣相關的書籍可以迅速的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當然課外閱讀也分為一些入門級,啟蒙型別的讀物以及更加專業的學術雜誌,期刊以及論文。
課外的閱讀可能只能作為新學科的啟蒙或者知識的補充,想要獲得系統性的學習,最好的方式肯定是校內的課程和老師,當然線上的網課以及AP課程(對IB學生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也可以去參加一下Pioneer或者一些夏校的專案,去體驗專業的系統性的研究以及大學課程模式。
Max
平和
GPA及標化:IB 44/45 SAT 1530 TOEFL 111
申請學校專業:劍橋Physics/natural sciences(physical),卡爾頓學院
其他:BPhO top gold, physics bowl national gold,HiMCM outstanding等
Max的初中和高中都在平和度過,他個人也特別喜歡在平和的就讀體驗。首先老師的水準都特別高,教得特別好,同學們也特別優秀。和一群智慧有想法的聰明人在一起過得就很輕鬆快樂。
平和學生普遍都是一群低調但超有實力的學生,風氣很正。雖然大家說平和很卷,但是其實可能大家常看到只是一部分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很快樂。
高中的Max先跟著參加了幾個學校的社團,其餘便是做了學術鑽研的專案。高一時他決定刻意地踏出當時自己的舒適圈,怎麼不舒適怎麼來,加入了音樂劇的社團。
作為一個i人,音樂劇上臺表演這種東西本身跟他是半點不沾邊的,但是當時就是想尋求自我突破。高二大部分時間都在準備競賽,同時參加了科研專案和學術論壇等活動。
去年一年看了1300個小時的B站,不能說我努力到哪裡去。”
在高中的學業方面,Max覺得最有挑戰的就是中文A LL SL,越學越痛苦。最開始,他還是對中文有很大熱情的,但逐漸感覺到無力。
  • 首先是因為上了高中之後在網路的影響下中文文字能力嚴重退步,不足以支援他臨場寫出一篇有著對文學作品精準分析的2000字的論文。
  • 其次是他本身個性不適合臨場寫作,需要很長時間慢慢磨地寫作,所以中文應試也不是特別符合他的胃口。
他能做的只有在學校月考提前佈置任務的時候,抓住機會盡量寫好,以此來儘可能地提高自己的總評。
Max認為,IB的學習過程中儘可能不要提前學。要給自己留下思考的時間,學透比學多重要得多。提前學的後果就是自傲地以為自己都會了,結果很有可能課內反而學不好。
少看科普。自然科學是有著縝密的結構的,在沒有搭牢地基前,對更深內容的理解滿是誤解,而是要等學校學完相關內容再去看科普加深理解。
上課少動筆,多聽多想。筆記記的課本上其實都有。考試前多看看課本就行,還能看到老師沒講到的點。還需要多整理課本的目錄!形成結構性的知識框架。
在高一的時候,平和組織了一個類似的分享活動,一位劍橋學長分享了自然科學的專業,介紹了這個專業是如何從第一年提供很多選項,然後逐漸細化確定自己方向的。
Max瞬間就被吸引了,因為他當時就已經明確自己非常擅長自然科學這方面了。所以他就開始把自然科學當做是一個申請專業考慮。
隨後,Max提出首先把最主要的課內的IB成績穩定住,然後再去搞一些課外的競賽,做一點點科研。另外他個人特別喜歡在課後時間去琢磨一些課堂裡的內容,想得會更深入一點。
比如說在準備競賽bpho round 2的時候,它的題目很有特色,只給考生文字泛泛一個主題,讓學生一點點讓自己嘗試建模解決問題。不只是代個公式解一解。Max特別喜歡在給定大題下自己研究的過程。
在整個高中三年裡面對Max影響最大的一本書就是《優雅的辯論——關於15個社會熱點問題的激辯》。這本書奠定了他高中三年看待問題、跟人談話的基本的原則。
書本一開篇就介紹了人應該如何去理性地討論,客觀全面地去看待爭議性話題。裡面提到的很多的原則都成為Max之後發表自己觀點的基礎,而且也深入到了高中三年的性格特徵當中。
Amy
北京市鼎石學校
大學及專業:達特茅斯 比較文學/英語/創意寫作方向
GPA及標化:IB 41/45,TOEFL 119,SAT 1560
其他:NAOT Pro China; John Locke Philosophy; Pio.neerAcademics Research; In-school Scholarship;In-school activities等
來自北京名校鼎石國際學校的牛娃Amy也在申請季斬獲達特茅斯學院的offer
她的格言是:保持熱愛,“青松“快樂!
Amy6年級從公立學校轉軌到鼎石,並拿到達特茅斯錄取的高逸,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文科生。
但是論文學上的造詣,高逸無疑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7年級 她就開始創作自己的第一部反烏托邦長篇小說《魔術師》,一共6萬字,講述了一個可以交換命運的世界,以科幻的方式闡釋對宿命論的理解;
9年級 她又用中英雙語創作了一部短篇小說集《雲湧之邦》,關注青少年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內卷、焦慮、歧視、對死亡的看法等;
《雲湧之邦》封面
現在 她正在創作《魔術師2》,呈現一個橫跨40年的豐富故事;並且和同學一起創造了一個名為“著夢”的寫作平臺,用詩歌、戲劇等不同形式的文字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和思考……
△高逸和她的作品《魔術師》
她的靈感,既有來自於豐富的閱讀,比如《奧德賽》,劉宇昆的移民小說,越南裔詩人、小說家王鷗行等等,也有來自鼎石IB課程的啟發。她說:
我們7年級的英語課就有反烏托邦的單元,我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化用了很多當時學習的內容。”
除了文學課程,Amy在DP階段還選擇了兩門偏理工類的課程:DT設計科學和ESS環境系統與社會。這與其說是IBDP的學科要求,更多是出於這個女孩蓬勃的好奇心,使她在文科生的天馬行空之下,也相容了理工科將概念轉化成現實的腳踏實地。 
在設計課上,Amy學到了設計建模、創新創業、產品營銷等和文學完全不同的領域,還使用3D印表機、雷射切割機等工具,將頭腦裡的想法變成產品。
她的DT課IA內部評估專案做的就是一個戲劇導演用的夜光Beat Board(戲劇節拍板),從產品調查、到畫草圖(共畫了4版)、做模型,到定材料、建模、不斷反饋意見,高逸花了近一年時間最終完成了成品。
Amy創作手稿
而ESS是她眼中又一門IB寶藏課,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生物多樣性、人口、能源和氣候變化等話題。很有意思的是,高逸發現,在學過ESS後,她居然可以將文學和生態學融合在一起。
Amy認為左手研究《幽靈公主》裡的生態女性主義,右手研究《百年孤獨》裡馬孔多小鎮背後,拉美的氣候和生態,思考理性的環境如何去影響一個文化或文明,而人又如何用感性的方式去評價他所處的環境,融合起來的文理研究非常有趣。
三位來自上海平和學校和北京鼎石國際學校的IB牛娃們將在7月11號晚上的直播間更加細緻地揭秘兩所頭部國際學校的學習經歷和他們的申請經驗、學習方法、專業選擇等等乾貨分享。
點贊&在看,及時收到推送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