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關懷公正|李少紅擔任北影節BESEEN光幕計劃終評審主席

在青年演員通往“被看見”的道路上,不僅需要自身經得起鏡頭考驗的演技,更等待著行業前輩來自不同面向的指導與扶持。當銀幕的敘事進入多元共生的時代,演員的評估體系也經歷著從單一技法到多維適配的正規化革新。
今年,“BE SEEN中國青年演員光幕計劃”作為北影節首個以演員為核心的活動專案,旨在透過系統化的演員培育,為演員職業素養提升、專業能力鍛鍊提供支援,以多元方式打通演員與產業之間的通路。在走上舞臺之前,一個全方位的評審體系,不僅是對青年演員的立體化把脈,更是對中國電影人才評估方法論的一次系統升級。
今日,本屆“BE SEEN光幕計劃”終評審委員會正式官宣,由5位影視行業標杆人物領銜組成:李少紅、趙小丁、霍汶希、黃覺、錢重遠。光幕計劃終評審委員會身份組成囊括影視創作的導演、攝影、經紀、製片、表演等多維領域,覆蓋了行業產業鏈的核心環節,他們將透過數十年凝練的經驗沉澱,為實力青年演員的鑑定提供不同面向的專業指導。

此次光幕計劃的五位評審,均為業界權威:中國第五代導演李少紅從業30餘年,代表作有《四十不惑》《紅粉》《大明宮詞》,曾在柏林國際電影節、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斬獲獎項;攝影指導趙小丁憑藉《十面埋伏》提名奧斯卡最佳攝影,與張藝謀導演合作的十餘部作品構建了獨特的視覺美學體系;英皇娛樂營運長霍汶希深耕藝人培育,成功塑造謝霆鋒、容祖兒、Twins等超50位藝人職業道路;演員黃覺以《地球最後的夜晚》《山海情》等作品完成從文藝片到主流劇集的多維突破,其表演形象成為新生代研習範本;製片人錢重遠主導《唐人街探案》《誤殺》等商業佳作,精準把握市場規律與藝術價值的平衡點。
在終評審的過程中,五位終評審秉持專業、公正的態度和關懷的精神,對參與面試的青年演員進行了全方位的綜合評定,對演員的表演和麵試提出了專業建議,讓每位參與到此次終評審環節的青年演員都能得到成長。
左右滑動檢視終評審現場
光幕計劃終評審主席李少紅在評審過程中對演員說道:“光幕計劃的目標是創造更多的機會和平臺,實實在在地幫助演員提升演技。我們希望能被看見的,都是貨真價實的
終審評委趙小丁則提出:“現在這個時代的生態很多樣,只要在自己的賽道上做得優秀就一定能被看見。”
終審評委霍汶希從經紀人視角破題,指出“年輕的演員要接受很多的挑戰,在等待的過程當中,保持平衡的心態,用心演繹每一個角色,一定會有被看到的一天。
終審評委錢重遠從專業製片的角度出發,希望“青年演員要走出自己的圈層,與青年導演、製片人和編劇多交流,多學習。
終審評委黃覺結合自身的從業經驗,提醒新人同行“拋開模式化的表演,只有真正打動人的才是好演員。
本次入選演員名單的確認,採用實名制評分和現場唱票的方式,確保整體評審過程的公平公正。經過報名演員的激烈角逐和評審團的審慎討論,最終確認30名青年演員入選首屆“BE SEEN光幕計劃”。從4月3日起,入選的青年演員將加入BE SEEN集訓營,參與為期16天的全封閉戲劇排練並在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期間分別面向市場嘉賓和普通觀眾進行展演,以搭建一個幫助演員走向電影市場的平臺。
左右滑動檢視終評審現場
而在今年的BE SEEN光幕計劃·全球競演期間,終審團委員會也將深度在場,為演員潛力的發掘提供鼓勵,在演技的高光時刻參與見證,進一步於跨越代際和正規化的對話當中,重新思考青年演員的成長與評價體系。
在此次終評審會議期間,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光幕計劃榮譽主席張丕民,中國電影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閻曉明,光幕計劃藝術總指導、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張華老師,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辦公室執行副主任崔巖來到現場視察工作。
張丕民理事長聽取了中國電影基金會電影表演藝術專項基金負責人、光幕計劃發起人田華對於專案進展和終評審進度的彙報,強調:“光幕計劃以實力青年演員的培育為核心,推動行業人才梯隊建設,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嘗試,也感謝行業的鼎力支援與青年演員的參與。
“BE SEEN光幕計劃”應運而生,既是對青年演員職業痛點的精準回應,亦是行業生態創新的重要嘗試。透過搭建一個讓產業、導師和青年演員高效對話的場域,光幕計劃將孤獨行進的微光匯聚成束,在代際的對話當中流向廣闊的光影星河。

“BE SEEN光幕計劃”產業合作伙伴&市場嘉賓標準註冊時間為2月18日-3月25日,詳情請點選公眾號選單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