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去年小學生流行的煙卡遊戲,已經讓你大吃一驚。
那今年開始流行的偷電動車車標的行為,你可能會覺得這個世界真的顛了。

鴨不是在搞抽象,這是真事!
起初鴨在小紅書刷到一條帖子,博主表示:“現在流行摳九號車標?小區業主群最近總是有人說家裡九號電動車的車標被摳。”

摳車標?九號?電動車?都是中國字,我怎麼看不懂?
你要說摳小米SU7 Ultra的黃金車標,我還能理解一點點……
我以為只是個別案例,結果評論區有很多網友曬出了親身經歷。
剛買第一天,標就沒了。


不光偷前面的車標,車身的型號標也被摳走。

因為旁邊是個小學,所以停在附近的九號電動車車標都沒了……

剛換的車標又被偷了,發小紅書全網尋找小偷。

前臉多了老大一塊的黑洞,顏值立馬成負分。

更滑稽的是連賣九號電動車的店員,自己車的車標也被偷了……

有些自作聰明的小學生,跑去問九號門店老闆收不收標?
這場景有點熟悉啊?當初偷電瓶的人也這麼幹過……

雖然九號車能提醒車輛被推動,但查監控發現是學生摳走,並且到手就跑,想報警……

還有勇士選擇了直接報警,家長出面道歉賠錢。



警察也沒想到有一天他需要處理偷電動車車標案件……

未成年小偷指認盜竊現場,與贓物合影。這畫面真的太抽象了……

有車主向九號客服反饋車標被偷問題,並詢問在設計上能不能進行防盜。

九號客服收到反饋後,也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偷車標,也不是貴東西。
這車標的設計也沒有特別好看吧?用料也不值錢,所以到底是為什麼?
原因之一是能賣錢,一個車標能賣2、30元,無本買賣,純賺。

我去閒魚搜尋了一下車標價格,基本都在20元-30元之間,但無法判斷貨品來源,有可能是工廠定製貨,也有可能是回收的車標。

另外是因為好奇心驅使,未成年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車標也是一種新的、特殊的收集品。
當孩子們的社交圈中,車標成為一種流行的社交物品後,車標的數量或者特殊設計,可能會讓孩子在同伴中獲得認可和尊重,從而滿足他們的社交需求。
再加上孩子們之間可能存在攀比心理,不斷收集車標。
但最重要的是尋求刺激和冒險,畢竟煙卡還能從地上撿,車標卻是實打實的偷,偷竊的過程會帶來刺激感。

更為嚴峻的是,偷車標這一現象已經發生在全國各地。從去年3月開始,近期更為頻繁。
不管是學校老師還是家長,還是得管管小孩啊!
比如這位家長不去教育自家孩子,反而教育車主別買九號……

雖然車標不值錢,但多次盜竊亦有可能涉嫌盜竊罪。
小時候偷車標,小心長大成為“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周某”,開始偷電瓶,然後吃牢飯。
最後,我想替愛瑪、雅迪不服!都是車標!怎麼區別對待!它們也好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