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複製連結或點選閱讀原文直達“大荘家”
hhttps://www.pechanga.com/entertain/rainie-yang
自新冠疫情以來,華爾街最嚴重的一次市場震盪正在加劇,貿易戰陰影重新籠罩全球金融市場。本週,美國與中國之間不斷升級的關稅對抗引發市場連鎖反應,標普500指數暴跌6%,創下自2020年3月以來最糟糕的一週表現。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本週內大跌2,231點(跌幅5.5%),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5.8%,已從去年12月高點下滑超20%,正式陷入技術性熊市。標普500指數中,除14家公司外,其餘全部下跌,能源和原材料領域損失尤為嚴重,原油與銅價跌至數年低位。
本輪震盪的導火索是特朗普政府宣佈面向全球貿易伙伴徵收“對等關稅”,作為反擊措施,中國宣佈將從4月10日起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與美國此前宣佈的加徵稅率相同。中國商務部表示,所謂“對等關稅”,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世貿組織成員正當合法權益,嚴重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和國際經貿秩序,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危害全球經貿秩序穩定。中方已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起訴。

儘管4月4日釋出的美國就業報告略好於預期,一度使市場回穩,但依舊無法扭轉整體頹勢。貝萊德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資官裡德(Rick Rieder)直言:“世界已經改變,經濟狀況也發生了變化。”
與此同時,美聯儲面臨兩難:一方面市場呼籲透過降息緩衝關稅衝擊,另一方面關稅可能推動通脹上升,限制了其操作空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表示:“我們的責任是防止一次性的價格衝擊轉化為持續性通脹。”
投資者對未來表示擔憂。一方面,特朗普政府釋放出模糊訊號,一邊稱這是“致富的好機會”,一邊又暗示可能與越南等國達成減稅協議,同時在社交平臺批評中國“做錯了”。特朗普曾將這場貿易戰比作手術,稱短期“疼痛”是實現製造業迴流的必要代價。
但華爾街對此並不買賬。Annex Wealth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雅各布森(Brian Jacobsen)評論稱:“對投資者來說,這更像是一場沒有麻醉的手術。”
在中國業務佔比高的企業受到重創。杜邦股價暴跌12.7%,因中國對其子公司啟動反壟斷調查;GE醫療則報告其中國營收佔比大幅下降。國際股市同樣受波及,德國DAX指數跌5%,法國CAC40跌4.3%,日本日經225跌2.8%。
債券市場亦劇烈波動。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跌破3.9%,最終收於4.01%。分析師表示,未來市場走向將取決於貿易談判的節奏及政策的靈活應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