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為何在中東整活

特朗普中東一行後,持續萎靡了三個多月的英偉達股票,這兩天又支稜了起來。
原因是特朗普在中東訪問時,放出一個大訊息:未來,美國要在中東大搞特搞人工智慧,不僅要賣給中東超過100萬片高階晶片,雙方還要共建大型資料中心。
這麼做,意味著一直擔心技術外流美國,未來會和中東在敏感尖端科技領域開展合作,也意味著這次美國對中東作出了很大讓步
為啥說是讓步呢?因為拜登在今年1月下臺前,搞了個《AI擴散規則》,本意是不許中國獲得美國生產的高階晶片,但是又擔心其它國家偷偷轉賣給中國,於是和中國關係還行的國家也都被限量供應晶片了
問題大了,在被限制獲取晶片的國家中,就包括阿聯酋、沙特這兩個極其需要高階晶片的美國盟友
阿聯酋、沙特是認真把人工智慧新能源產業,作為國家級重點戰略予以推進的,其中阿聯酋2017年任命了全球第一個人工智慧部長”,足見其重視。
阿聯酋、沙特對拜登新規極其不滿,你卡中國脖子,怎麼卡到了盟友的脖子上?
特朗普手頭缺錢,想從關稅裡薅羊毛又很難,不如想土豪所想,急土豪所急。
特朗普前腳抵達沙特,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域性(BIS)後腳就宣佈廢除《AI擴散規則》,理由是規則太麻煩、不高效,同時出臺三項指南,意圖在全球封殺華為昇騰晶片。
雖然大家知道美國會針對中國,但不知道下一步要幹什麼。直到這次中東之行,特朗普的戰略意圖才逐漸清晰了起來。
首先,我們來看看雙方合作的具體內容。
美國和阿聯酋的人工智慧合作,是阿聯酋的人工智慧巨頭G42,保證每年從英偉達進口50萬片高階晶片,其中20%的份額由G42自用,其餘份額分配給在阿聯酋投資的美國公司。G42還將與美國公司共同建設一個5吉瓦的大型資料中心,主要用於搞人工智慧訓練。
G42這個公司很年輕,成立不過六年。但它和阿布扎比王室關係密切,董事長就是阿聯酋國家安全顧問,背後是阿聯酋國家主權基金,主打不差錢、不差關係,短短幾年就壟斷了整個阿聯酋的人工智慧和資料中心市場。
G42和美國科技巨頭的利益關聯極深,主要客戶和合作商包括微軟、OpenAI、戴爾、IBM等。
本來,G42和中國企業合作得挺好,高管裡有多名華人。但這幾年,美國瘋了一樣在全世界追著中國科技公司砍,G42這種和中國往來密切的公司,早晚會被盯上。
果然,2024年,美國政府要求G42審查和中國的關係。同年,在美國商務部干涉下,微軟向G42投資15億美元,進入後者董事會。之後,微軟在和G42達成的合作協議中,明確要求將華為技術從G42的運營中剝離,包括剝離G42在字節跳動中的股份。
G42極其依賴美國的半導體技術,在美國施壓下,還是妥協了。這次合作表明它決定進一步向美國靠攏。
沙特和美國籤的協議涉及6000億美元,其中1420億美元是軍售協議,人工智慧是另一個重點,主要包括三個重點內容:
沙特最大的主機託管開發商DataVolt投資200億美元,從超微電腦獲得超高密度GPU平臺和機架系統。近幾年超微電腦經營困難,要死不活,有了沙特單子,又滿血復活了。
谷歌、甲骨文、SalesforceAMDUberDataVolt等在美國和沙特投資800億美元
沙特人工智慧公司HUMAIN在五年內部署500兆瓦的AMD裝置和英偉達系統,2026訂購18000臺英偉達先進AI算力晶片GB300
前幾年,由於阿聯酋和美國科技巨頭聯絡更緊密,技術和擴張速度比沙特快,沙特很想迎頭趕上。為了得到美國的技術,阿聯酋和沙特大手一揮,高高興興買了飛機。
但是,特朗普技術換市場不符合MAGA引導產業鏈迴流的利益訴求。那麼,為什麼特朗普寧肯冒著引發MAGA不滿的風險,也要達成這筆交易?
其實,這一切的幕後主使,是美國科技巨頭
58日,美國參議院下屬商務委員會舉辦了一場聽證會,主題是“如何讓美國在和中國的人工智慧競爭中贏麻”,出席會議的有OpenAICEO奧特曼,AMDCEO蘇姿豐,微軟副董事長兼總裁史密斯等科技巨頭。
簡單總結一下這次會議的核心共識。
第一,美國不能像歐盟那樣被動防守,而是要出動出擊,加大技術擴張步伐,贏得(除中國以外的)世界市場。
第二,打壓中國AI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技術路線主導權的生死問題。
第三,美國政府要大力砸錢搞基礎設施投資,推動人工智慧與能源的雙重革命。
也就是說,科技巨頭已經和政府達成共識,今後會不惜一切代價砸錢搞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是燒錢大戶,美國公司還沒有一家從中賺到錢。之所以極力炒作人工智慧,並非單純因為它是科技之光,而是為了解決美國因資本擴張導致的先進算力產能過剩危機。
大部分智慧產業,比如智慧家居、可穿戴裝置、汽車電子等製造業,28nm以上製程的晶片已經夠用了,只有人工智慧訓練、圖形渲染、遊戲、加密貨幣挖礦這類產業,才會高度依賴先進GPU晶片。
GPU本來是為遊戲和3D渲染而設計的一種顯示晶片,擅長並行運算,以英偉達的H100為例,一顆H100的算力約等於數千個CPU核心。
由於2022年以來全球消費需求下降,電腦、電子遊戲行業非常萎靡,先進GPU也賣不動了。
2023ChatGPT冒出來之前,美國晶元廠的庫存壓力本來就大,美國還硬把臺積電、三星逼到美國建廠。問題是,你生產這麼多晶片,總得賣出去吧?
於是,ChatGPT走紅,人工智慧概念爆炒,美國過剩的先進晶片產能終於找到了傾銷路徑。
人工智慧有這麼幾個特點:極其燒晶片,極其燒電,對勞動力成本不敏感,晶片和電價佔了訓練成本的大部分。
訓練一個AI大模型,會用到數以萬計的頂級GPU
一顆H100售價3萬美元以上2023年一度漲到了4萬美元,成本卻不到3千美元,妥妥的暴利行業
ChatGPT訓練用了上萬顆GPU,光是買GPU就要花去數億美元。
所以,人工智慧是否為企業帶來盈利,是否為人民生活水平帶來提高,目前還是個問號,但確實挽救美國半導體於水火之中。
此外,維持天量GPU的運轉和冷卻,是一項極其耗電的工作。行業報告指出,未來人工智慧訓練的成本,會無限接近於能源成本。
根據半導體產業協會(SIA)報告,全球資料中心關鍵IT電力需求將從2023年的49吉瓦飆升至2026年的96吉瓦,屆時,人工智慧會消耗約40吉瓦。
美國發電量巔峰時期是40年代中期,發電量佔全球發電總量的一半。其實現在美國發電量依然很強,年發電量4.3萬億度,排名世界第二,但佔比已經下降到15%18%,原因是中國這個基建狂魔更強,年發電量9.1萬億度,約佔全球30%左右。
全球資料中心IT電力趨勢,人工智慧耗能佔比會越來越大
不過,美國發電優勢是便宜,美國電價和歐洲放在一起對比,簡直是鶴立雞群。但科技巨頭們放眼一看,居然還有比美國電價便宜得多的地方——阿聯酋和沙特。
SIA釋出的各國電力成本報告
根據SIA報告,美國人工智慧部署電價費率0.083美元/千瓦時,阿聯酋和沙特分別只有0.074美元/千瓦時、0.048美元/千瓦時。
阿聯酋和沙特能源價格如此便宜,很大一個原因是借力了中國的光伏發電技術。
阿聯酋和沙特依託沙漠光照這個先天優勢,引進中國企業發展光伏產業,把電力價格壓到全球最低水準。
比如2020年中國企業參與的AI Dhafra專案,以1.32美分/千瓦時的投標電價創造了當時最低上網電價的世界紀錄。後來中企在沙特建設Sudair光伏園區,又以1.04美分/千瓦時重新整理了全球最低電價。
剛才說過,人工智慧極其燒先進晶片,極其燒電,資本充裕、電價便宜且發電潛力無限的中東,十分符合人工智慧的硬體需求。
當然,這些分析都是基於美國能完成《晶片法案》的既定目標(手動狗頭)。
現實可能是,咱們高估了美國的執行力,畢竟現在特朗普要廢除《晶片法案》,不想發補貼,而且美國理工科畢業生不足,更不願幹苦活當藍領,美國半導體的技術人才缺口很大。因此,臺積電、三星搞的那幾個廠最後能不能順利執行,還是個未知數。
不過,就按美國能達到預期產能目標來計算,在中東搞人工智慧雖有技術流失的風險,但可以大量消耗晶片產能,化解眼前生產過剩的生死問題,讓科技巨頭們放心擴張。
為啥不放在歐洲呢?因為美歐本來就是塑膠兄弟情,撇開歐洲高昂的電價和各種煩得要死的環保監管,美國根本不可能為自己培植一個強大的對手。
美國科技巨頭把中東納入美國主導的AI生態鏈上,同時將最核心的技術保留在美國,是基於利益驅使的本能選擇。
而這個想法,也和特朗普的中東戰略不謀而合。
這些年,中東被美國冷落了不少。為啥呢?因為不管是奧巴馬、拜登和特朗普,都不想再在中東繼續燒錢。
美國打伊拉克每天燒3億美元美國士兵還打出了PTSD,要終身治療,美國醫療保險系統是個巨坑,每個士兵每年要100萬美元治療PTSD
美國和胡塞倒是打得有來有回,但一算賬就不對勁了。
航母戰鬥群維護每天600萬到800萬美元,導彈200萬到500萬美元,加上人員津貼、後勤、情報和衛星支援,一天至少1000-1800萬美元。
這還是小頭,美國年經紅海的貿易額超過一萬億美元,紅海一開打,戰爭保險費就從0.05%飆到了1%-2%,商船單次過紅海的成本就增加了50-200萬美元。不想頭鐵就改道非洲,但燃油成本又會上升。美國和胡塞打得開心,但全球航運成本卻日均增加2億美元。
2020年,美國成為穩定的石油淨出口國,中東對於美國的重要性已經大大下降。美國無力在中東支撐戰爭,讓中東多買點飛機和晶片,其實更划算。
此外,美國窮兵黷武之際,中國和中東走近,搞出了很多合作和外交成果。2023年中國成功斡旋“沙伊和解”後,美國政客又嫉又恨,有了新的焦慮,擔心中國對中東的影響力太大。
因此,特朗普2.0的中東戰略,意在止戰、收縮、創收、遏制中國。
和胡塞簽訂停火協議,用科技權力繫結中東,做出一副熱愛和平的樣子,是因為特朗普想止損和搞錢。說不定還有意外收穫,比如沙特一高興就和以色列建交了。
另外,把中東納入美國半導體供應鏈,今後能以技術安全為藉口,在中東排擠中資企業,牽制中國的一帶一路。
其實,現在很多民主黨人對特朗普的中東之行,還挺羨慕嫉妒恨的。
根據Axios對拜登前政府高官的採訪,特朗普搞出這麼大的動作,比如透過秘密渠道直接和胡塞武裝達成停火協議,又把敏感科技佈局在中東,以前這些問題要在國會撕半天,特朗普說幹就幹了,竟然也沒啥後果?!
以特朗普的外交水平,這次冒MAGA之大不諱,和科技巨頭保持戰略一致,化解晶片產能過剩的矛盾,有此政績,不是他多高明,而是全靠同行襯托。
這次中東之行可能帶來的遠期影響,需要我們保持足夠的觀察和警惕。
但是對於中國來說,大可不必過於擔心。
阿聯酋和沙特,雖然未來會進一步融入美國的科技產業鏈,但中國在這裡深耕多年,在新能源技術和基建領域依然保持核心影響,或許它們會在部分領域配合美國做做樣子,但不會以損害自己利益、激怒中國為代價,對美國讓步太多,這不符合中東對國家自主性的追求。
而美國製裁昇騰的結果,只是把先進晶片市場拱手讓給中國。
摧毀和控制一個國家某種產業的根本之道,不是技術封鎖,而是市場傾銷。
按理說,美國真想扼殺中國晶片產業,應該讓英偉達、高通、AMD這些企業,瘋狂向大陸傾銷晶片,國產晶片無法與之競爭,自然很難起來。
但是限制中國獲得先進晶片,反而擾亂了美國自己的半導體產業鏈,刺激了中國國產替代的決心和浪潮。
由於美國不賣先進晶片給中國,中國痛定思痛,決心不再躺平,發狠搞晶片研發。
現在,除了7nm以下製程晶片,以及EUV光刻機、高階EDA先進裝置依賴進口,中低端晶片已經基本實現國產自主化。
前幾年,英偉達不能賣晶片給中國企業,又想繼續賺中國的錢,於是搓出了低配版的H800A800H20。但是,H20被閹割得太厲害,過不了測試關,而此時,華為和中芯國際已經聯手研製出了昇騰910系列。
昇騰910C效能達到H10060%,一顆只賣2.8萬美元(2024年價格),比H100便宜多了。SIA預計今年昇騰910C可以出貨100萬片,也有機構預計出貨80萬片,總之已經量產。美國不給晶片,中國企業會立即轉頭買昇騰晶片。
此外,910D也會很快面世。一旦910D量產,中國的先進晶片市場就真沒美國什麼事兒了。
這可是國產晶片產業的春天啊。
經歷了大風大浪,中國科技的韌性已今非昔比。我特地去逛了知乎,發現對於這次美國封殺昇騰,華為員工的反應異常平靜。
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事,對於跳樑小醜,就一句話:
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
新書上架!新書上架!新書上架!
單本-5元,兩本減21元!
————————————–
為什麼推薦大家加入我的知識星球?
從19年至今,我們的知識星球已經累計2500+篇優質文章,累計輸出文字400萬+,花一年的錢看五六年的全部文章,而且好評也是源源不斷。
現在加入我的星球,工作日幾乎每天更新一篇時政深度點評,瞭解我們對各類新聞熱點的見解,和我們一起進步。
如今,已有40000+讀者加入我的星球,和我們一起重新開始認識世界的底層邏輯和本質規律。
有任何問題或者看更多文章可以聯絡助理:lukewen86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