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英國頭條,全是一個丟臉的中國留學生

From:穀雨星球
ID:guyujihua2021
文 | 馬里奧
大家好,我是馬里奧。
昨天照例開啟新聞軟體,瞬間被嚇到,各大媒體報道了一箇中國留學生令人髮指的案件:UCL中國留學生、博士Zou,涉嫌下藥強姦多名女性,受害者可能多達50名。
英國警方稱:「這個男人可能是我們見過的最猖獗的性侵犯者之一」。
一夜間,這個新聞也像是一枚核彈,炸得所有人瞠目結舌。
我看了細節,頓時覺得噁心想吐,縱使作為一名罪案劇愛好者,也沒看過如此令人膽寒的犯罪。
關於Zou報道的新聞標題,或許更能說明我充滿割裂的真實感受:《一位「聰明又迷人」的留學生,如何成為了墮落而懦弱的強姦犯》。
提醒:本文有些細節可能會引起不適,請酌情閱讀和自行跳轉閱讀。
01
史上最猖狂的性犯罪之一
據報道,2017年9月,Zou從中國來到英國,就讀於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並在2019年到2021年在中國學生眾多的倫敦大學學院(UCL)攻讀碩士學位,之後機械工程專業攻讀博士學位。
根據外媒整理的時間線,Zou從2022年就開始實施了強/奸行為:
2022年4月,他在約會APP認識了一位女子,共進晚餐後他強迫女子喝酒喝到吐,然後在宿舍強姦了她。
2023年5月,一名與Zou學數學的女子在朋友聚會遇到了他,和他一起去公寓,他一直鼓勵她喝酒,並將她拖行到臥室侵犯。事後二人發了簡訊,Zou承認「這是錯的」。三天後,該女子報警,並在社交媒體找到了另一名受害者。
2024年1月,警方前往Zou公寓逮捕了他。報警女子表示「我沒有力氣反抗他。我甚至不記得這一切時什麼時候結束的,因為我昏過去了」。
警方逮捕他時
2024年1月27日,UCL將Zou停學。
今年1月,27歲的Zou因為「被控向10名女性下藥並強/奸」,而在倫敦市中心刑事法庭接受審判。
只不過當時正值春節,並沒有擴散得太廣。直到3月6日,媒體曝光了案件的大量細節,才迅速傳播開來。我們這才知道,原來還有這樣一個臭名昭著的人,在大洋彼岸實施瞭如此嚴重的犯罪。
英國頭版報道
Zou面臨的全部35項指控長達一大串:包括11項強姦罪、3項偷窺罪、12項持有極端色情作品罪、1項非法監禁罪和 8 項持有管制藥品意圖供應罪。
Zou當庭選擇了「否認」,聲稱影片中的女性「同意角色扮演。」然而控方指出:「他會與女性見面,用毒品或酒精使她們昏迷,一旦她們受到飲料或毒品的嚴重影響,他就會強姦她們」。
而且,控方還向陪審團放了幾段錄影,都是Zou對強姦罪行的「紀念品」,這樣他就可以在閒暇時間觀看這些影片,即「這些被他弄得失去知覺、完全聽從他意志的女人進行性犯罪。」
隨著證物和證據的披露,大量令人無法直視的細節曝出。
在位於倫敦昂貴的公寓中,每月房租超過4000英鎊,找房子的時候要求隔音好,有女孩求救也無法得到幫助。
警方還發現了隱藏攝像頭,他的電子裝置裡面有1277個影片,目前能證實至少有一些是Zou拍攝的,發生地在英國和中國,內容是他犯罪的場景。
還發現了一個衣櫃,裡面裝滿了酒精、搖頭丸和一種工業化學品,人體會將其轉化為「約會強/奸」藥物 GHB。
他有一個吸量管,可以仔細測量這種危險液體的劑量,並聲稱他每個月與五名不同的女性發生關係,並服用藥物。
下藥的液體
他不認為這些行為是強/奸,「這些女性是自願的,是她們幫助他實現強姦幻想,以換取金錢和禮物」。直到警方恢復了影片裡的聲音,才發現有受害者明顯受到毒品和酒精影響,並乞求他停下來。
此外,更加駭人的證據出現了——像很多連環殺手一樣,Zou還會收集受害者的「戰利品」,裡面有珠寶、衣物、飾品,Zou還狡辯稱這些是「失物招領」。
令人心碎的證物
目前,身為英國居民的Zou,已被認定在兩個大洲對10名女性實施了11起強姦。
事情曝光後,小紅書也有好些在英國留學的女孩站出來發聲,說認識Zou,回看之前的資訊也是細思極恐,還讓她介紹自己的朋友出來玩。現在回想起來,還好自己及時遠離了。
「感謝站出來的姐妹!」
這個案子的細節越扒越是噁心,我們都不忍看下去。倫敦刑/事法庭判他有罪,陪審團認定其犯有以下罪行,並定於6月宣佈刑期。
英國皇家檢察署示,「我要向那些勇敢站出來舉報Zou的女性發自內心由衷的感謝。她們堅強、勇敢,她們幫助我們獲得了今天的判決。」
警方還表示,其可能還強姦了多達60名女性,因此在呼籲潛在受害者站出來,讓他得到應有懲罰。
而不管她們是否站出來,「為這些不知名的女性受害者伸張正義非常重要。我決心繼續前進,不會因為她們的身份不明而放棄。」
法庭側寫
02
撕下高學歷的遮羞布
在以Zou為代表的事件中,這些施暴者還有一個共性:他們善於用精英背景做偽裝,事發後,他們的高學歷背景也成為了自辯的法寶和擋箭牌:我沒有做什麼啊,她們看上了我的條件,自願的。
不過,高學歷就等同於好人品嗎?在一個追捧名校的教育大環境下,這是很多人的濾鏡,然而能拿到高學歷只能證明能玩轉考試升學這套規則罷了。打著高學歷的性傷害事件在名校中並不罕見,雖然不如Zou這麼變態,但造成的傷害也是實打實的。
在英國一個舉報性騷擾、性侵害和性羞辱的網站Everyone's Invited上,有著幾萬條相關匿名分享,涉及英國各大名校如牛津、UCL、LES等。涉及的學校名單,多達3000餘所。
英國街頭
當我跟在英美讀大學的孩子們聊起來這些事時,她們說道:類似的事情真的不少,恐怖如斯的故事天天在發生。
美國大學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幾年前的一項調查發現,27.2%的大四女生表示,她們在酒精或藥物導致的無力反抗的情況下,或者在受迫的情況下,在大學裡經歷了某種非自願的性接觸。
這項調查規模非常大,涵蓋了27所高校的15萬人,除了普林斯頓外的所有常青藤盟校都參與了,而且本科生在受迫或無力反抗的情況下遭受性騷擾的比例很高:耶魯34.6%、哈佛29.2%、以及知名公校密歇根大學34.3%。
當年的耶魯校長表示,調查結果令人深深擔憂,並將採取大量舉措來解決這個問題。
2020年初,包括哈佛在內的美國32所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聯盟的AAU也進行了一項調查:資料顯示進入大學後,不少學生會經歷不恰當的肢體接觸,武力/語言強迫的身體接觸等等。
而且,從2015年到2019年,參與調查的21所學校裡,透過身體或無法同意的非性接觸事件有所增加,其中大學女性比例提高了3%,達到了26.4%。
不久後,康奈爾校報在2021年12月釋出了一份報告:接受調查的44%學生報告基於性/性別的騷擾或傷害,最高發人群是大學本科女性和男性。
哈佛曾在2020年發起一項針對8000多名學生的調查,本科女生報告了最多起的性騷擾,每項佔比都在1/5至1/4之間。
騷擾的場合大多位於校園內,包括學校的社交活動、餐廳、社團、戶外活動等,其中性騷擾最常發生的地方在宿舍裡
03
「三分之一」
而當事件發生後,他們也會利用自己的高智商去「威脅」、「勸誡」甚至是抹黑女孩。
在故事FM裡,有這樣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來自斯坦福政治學的羅博士,會先用知識淵博的形象展開溫柔攻勢,贏得女性信任,並營造專一的形象,安排約會和送禮物,再擇機與女性發生關係。
而她們都不知道的是,羅博士同時可以與多名女性保持男女朋友關係,一旦被發現出軌就展開PUA,從精神上傷害對方。
其中有一個女孩,在不自願的情況下被羅某侵犯,事後舉報了他,女孩的男友也氣不過打了他。卻被羅博士揪住這一點不放,並將女孩送進了美國監獄
罕見的雙方對簿公堂,羅博士也在這期裡做了回應
每當遇到這種事時,很多人都會怪罪女孩本身,怪她們「不守婦道」,惹壞人盯上。這當然就是一派胡言,受害者從來不應該被苛責,這反倒是對她們的一種「馴化」。
哪怕真的活成了「道德俠」們被要求的樣子,專挑「乖小孩」下手的人更多了。更令人心碎的是,上大學也並沒有大幅降低減少女孩遭遇性傷害的比例。
關注大學性犯罪的智庫RAINN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24年13%的學生(研究生和本科生)經歷過強姦或性侵犯。其中,26.4%的本科女生和6.8%的本科男生經歷過強姦或性侵犯
還有一個數據更能說明問題 :18-24歲大學男性比沒上大學的同齡男性遭遇性傷害的可能性高出了78%;同年齡大學女孩比沒上大學的女孩遭遇性傷害的可能性僅低了20%!
而從絕對數量來看,根據BestColleges的資料顯示,2021年全美大學校園共報告了11,582起性犯罪案件,而從2015年到2021年期間,案件增加了23%
不過,這仍然是大大少於實際發生的數字。美國大學協會的調查發現,即便是在最嚴重的性騷擾中,將近四分之三的受害人不會向大學報告
更令人心碎的是,尤其是對於出國留學的女孩們來說,曾有人在遭遇後卻很困惑,懷疑是不是自己太過敏感而導致的不舒服,或者「是否西方交往禮儀就是如此,是自己不瞭解西方文化導致的大驚小怪?
這些藏在心裡的疼,卻是自己時常會拿出去咀嚼,一遍一遍凌遲自己的傷痛。
在性傷害案件中,最重要的量刑原則就是「性同意權」。但在只有雙方的私密場合裡,若施暴者一口咬定受害者是自願的,究竟要如何證明自己的不自願呢?這也是當前困住受害者一張最緊的網。
最近上映一部電影《初步舉證》,在豆瓣拿下了9.6分高分,獲得了全球最高舞臺劇獎,也聚焦於這個話題(強烈推薦每個人都去看!)
女主演泰莎是一名倫敦律師,工作能力優秀,卻在一次跟一位有口皆碑的好同事的約會中被性侵了。
身為一名熟知法律的從業人員,她也曾經為不少性侵案件做過辯護,卻在這件事後陷入了嚴重的創傷:
報警後,也要一遍一遍講述自己被傷害的故事,回憶細節,當對方一口咬定她是「自願」,甚至是主動的時候,她難以自證和辯駁,她也深刻理解了為什麼這類案子向來難以勝訴。
「我們處理的方式錯了,一直在拷問受害者。」
工作中,她還面對著來自同事的閒言碎語和指指點點:對方是一個好人,肯定是她勾引了對方,想從他身上得到什麼好處。
電影一直出現一個詞「三分之一」,有著兩種指代意義:在劍橋法學院,有三分之一的學生無法畢業;在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女性遭遇過性傷害。
在電影的結尾,泰莎指著螢幕外的我們,發出了帶著哭腔的嘶吼:「看看你的左邊,看看你的右邊,我們三個人中就有一個。」
-end
本文授權轉載自“穀雨星球”,邀你一起做內卷下的教育長期主義者。
★ 你距離名校還差多遠?★ 
新申請季即將開始,很多家長和學生對學校選擇/時間安排/面試準備/活動選
沒關係!我想你需要方舟留學資深美國留學顧問為你做一個免費的評估!
長按二維碼參與報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