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圖今晨地震了!9級大地震預言陰影下,和孩子一起做好準備|教育展系列之十

西雅圖今天(7月12日)凌晨2點51分發生4.6級地震,震醒了無數人,也震翻了能和西雅圖搭上邊的所有人的朋友圈。一場沒有傷亡、沒有損毀、晃了幾秒鐘的地震之所以會引起如此大的反應,只因為包括西雅圖在內的整個美國西北地區一直籠罩在9級毀滅性大地震BIG ONE的預言陰影下。
美國政府和教育體系很注重對孩子預防和應對災難的教育,但中國家庭、華人父母或許是因為“不言兇”的傳統觀念,很少會主動和孩子談及。既然我們也遭遇了地震,不如藉此機會和孩子一起了解一下西雅圖的地震環境,並做好準備。
西雅圖的“BIG ONE”
山水環繞的西雅圖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美景,同時也潛藏著人類難以抗拒的大自然巨大破壞力。西雅圖位於地震帶,是絕大多數人都知道的一個地理常識;但真正引起關注的是2015年7月20日《紐約客》(The New Yorker)雜誌的刊文“真正的大地震”(The Really Big One)。自那時起,Big One就成為戴在美國西北地區、大西雅圖民眾頭上的一頂9級毀滅性大地震的緊箍咒。
到底有多大?《紐約客》文章的配圖具有相當的視覺衝擊力:一張血紅的美西北地圖,沿著太平洋海岸線,被生生撕裂了。
真的會產生配圖那樣的後果嗎?真的會如文章中所形容的“州際5號公路以西將盡數毀滅”?因為《紐約客》的這篇文章,華州交通委員會特別要求州緊急事務管理部門作了特別簡報,專業人士大致同意文中所敘述的內容,直言華州並沒有做好應對9級地震的準備,但地震所帶來的損毀程度也不如文章所形容得那麼駭人。
當時的華州緊急事務管理部門主管Peter Antolin稱,綜合專家的分析預測,Big One如果發生,通常會持續3至6分鐘,可能導致華州公路系統倒退至1800年代的狀態;大地震導致的海嘯可能摧毀數個沿海城市,但不會是整個大西雅圖地區。
《紐約客》的Big One在引發極度恐慌之後,同一作者Kathryn Schulz在一週後,即2015年7月28日再度發文,以“如何在大地震到來時保證安全”(How to Stay Safe When The Big One Comes),試圖緩解人們的焦慮。她正言稱:“除非你居住在海嘯淹沒區,你幾乎肯定可以在最慘烈的卡斯卡迪亞Cascadia地震中活下來。只是地震的破壞性會和2011年日本9級地震海嘯無異。”
Kathryn Schulz還在那篇文章中更新了三個觀點:
(1)FEMA預計如果發生大地震,死亡人數大概是在受影響人群的0.5%;但損失嚴重的是道路、橋樑、醫院、機場、鐵路、供水和汙水系統、學校、港口、天然氣管道、電網等等。
(2)卡斯卡迪亞地震並未逾期。俄勒岡地質產業部認為“逾期”還要再過800年。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明天不會發生,只是表明沒有逾期。
(3)海嘯不會達到西雅圖,但可能在湖泊中看到數英尺高的微海嘯。華盛頓州沿海城市可能遭遇海嘯。
神秘的罪魁禍首“卡斯卡迪亞”
如果你讀到這裡,那麼應該已經推斷出Big One和“卡斯卡迪亞”Cascadia一定有關聯。沒錯,它就是罪魁禍首,全名叫“卡斯卡迪亞俯衝帶”Cascadia Subduction Zone。這條從加拿大溫哥華區域一直延伸到加州1000公里俯衝帶的形成是構造板塊相撞的結果,即小型海洋板塊胡安德富卡板塊在北美板塊下面運動滑落。
研究人員在對比卡斯卡迪亞俯衝帶地質記錄後,認為這個俯衝帶可能發生再次崩塌,從而導致一場9級大地震。根據記載,卡斯卡迪亞俯衝帶每200-530年發生一次強地震,最近一次大地震發生在1700年,且引發了一場超乎尋常的大海嘯,橫跨太平洋對彼岸的日本都造成了一定的破壞。
不過,西雅圖今天凌晨的地震和卡斯卡迪亞俯衝帶沒有關係。研究人員已經證實,今次地震為北美板塊地殼層地震。
不得不提一句,除了卡斯卡迪亞俯衝帶外,截至2016年,研究人員在華州發現了大約20個地質結構,如斷層等,可能產生破壞性地震。其中從大西雅圖東區Lake Sammamish由東向西延伸至Bremerton的“西雅圖斷層”Seattle Fault,可能引發高達7級地震。
此外還有坐落在華州北部和南部的7座活火山,貝克山(Mount Baker)、冰川頂(Glacier Peak)、雷尼爾雪山(Mount Rainier)、聖海倫斯山(Mount St. Helens)的潛在威脅指數都頗高。聖海倫斯山曾在1980年5月18日噴發過,是美國本土在1915年加州Lassen頂小規模噴發後最大規模的火山噴發,造成約57人死亡,10億美元損失(相當於今天的33億美元),成千上萬動物死亡,以及遍及11個州和五個加拿大省的火山灰。
讓孩子一起參與地震預防和應對
如地震這樣的自然災難都是發生在一瞬間的,即使我們就在身邊,也未嘗可以保護好他們。我們懼怕Big One這樣的災難,一無所知的孩子將更加驚恐且無措,所以讓他們瞭解地震的發生,一起參與地震預防和應對是相當有必要的。專家給出了以下五點建議:
(1)和孩子理性地談地震。孩子需要知道發生大地震是真實可能的,所以他們應該要知道發生的時候該怎麼做。佛蒙特大學University of Vermont心理學教授David Fassler博士強調,父母應該誠實,且不可過分驚慌。換句話說,就要用適合孩子年齡認知的方式來告訴他們需要知道的,然後不能只父母說,要耐心、用心地聽孩子的反饋意見,並用準確的資訊給予回答。告訴孩子最差的情況,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2)全家一起做好準備。關於地震對話的重點應該在如何做好預防準備,孩子需要在其中發揮作用。Mercy Corps災難預防和社群響應美國主管Susan Romanski建議父母讓孩子參與,一起準備地震(災難)應急包,瞭解需要哪些東西,一起去購買,一起整理,一起把應急包安置到家中/車中妥帖的地方。這個過程不僅讓孩子知道在災難發生後去那裡找應急包,也可以讓他們在心境上放鬆,覺得自己是有所準備的。
(3)制定計劃,且不要忘記演練。要和孩子強調地震發生時,應採取“蹲下、掩護、穩住”(Drop, Cover and Hold On)。一個月在家中和孩子一起演練一次也不為過。讓孩子來主導演練,他們會發現很有意思。這樣做的益處不僅是加強他們在應對地震時的自信心,也幫助他們建立肌肉記憶,使這些保命動作成為下意識的反射性動作。
(4)不斷的心理安撫。David Fassler博士說,一定要重複告訴孩子,當地震或其他災難發生時,會有很多人幫助他們:在家中,爸爸媽媽會立即去找他們;在學校,老師同學會在他們身邊,爸爸媽媽會在第一時間去學校接他們。
(5)科學認識地震。這就是本文前半部分講訴的內容。讓孩子知道地震為什麼會發生,也讓孩子知道數千年來人類都經歷過地震並存活下來,這會讓孩子更有信心,更有希望。
和孩子一起可學可用的資源
FEMA三分鐘短片:這是專為孩子錄製的,告訴孩子地震發生的原因,地震發生時該怎麼做,以及做好準備的重要性
Ready.gov網站:在這裡,父母和孩子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家庭應急計劃作參考,同時也有很多關於地震的參考資料
美國紅十字會:非常完全的應急包準備指南
https://www.redcross.org/get-help/how-to-prepare-for-emergencies/survival-kit-supplies.html
美國地址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網站:適合孩子的地震科學介紹
https://earthquake.usgs.gov/learn/kids/
往期回顧
編輯:Grace Zhang
圖片來源:網路 Internet,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