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AI詐騙橫掃全球,微軟每小時攔截160萬個“幽靈”賬戶?連購物網站客服都可能是假的!你還敢隨便點連結嗎?

(請為澳洲華裔候選人Andy Yin投上寶貴一票)
本文參考來源:abc/網路
注:本文綜合整理媒體資訊,無任何立場!
在這個人工智慧悄然滲透日常的時代,它不僅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購物習慣和工作效率,也無聲地,改變了詐騙犯的作案模式
比你更快適應AI的,不是你的老闆,而是騙子。

詐騙升級:AI讓一切騙局更真實、更高效

微軟副總裁凱利·比塞爾(Kelly Bissell)在一份最新網路安全報告中透露:“AI讓騙子能在幾分鐘內,生成以假亂真的釣魚郵件、購物網站、語音克隆和假照片。”
在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的短短一年時間裡,微軟共阻止了約62.8億美元的詐騙嘗試,並每小時攔截約160萬個試圖建立賬戶的機器人
他說:“以前搭建一個詐騙網站可能要幾天,現在用AI,幾分鐘就搞定。”

東南亞與歐洲成高風險區域

來自中國、德國等地區的AI驅動型詐騙攻擊頻率驟增。尤其是德國,作為全球主要電商市場之一,也成為了騙子的重要目標。
東南亞的黑產團伙正在利用AI聊天機器人、換臉技術和AI生成的“客服”劇本來偽裝成正規商家,詐騙手段越來越“像真的”

微軟發現:騙子用AI生成產品描述、評論和影像,讓消費者誤以為自己在購買品牌正品。
再加上AI客服機器人以指令碼推遲退款請求、操控投訴流程,消費者根本察覺不到被騙。

AI詐騙與選舉:你能分辨出虛假內容嗎?

假影片、假聲音、假候選人宣告……當AI深度偽造技術碰上政治事件,危機變得尤為敏感。隨著聯邦選舉臨近,專家呼籲:我們需要提高識別AI內容的能力。
拉籌伯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人工智慧分析教授達斯文·德·席爾瓦(Daswin de Silva)指出,面對AI騙局,數字素養和多因素身份驗證等安全措施是關鍵
“現在的問題不是‘AI能不能騙人’,而是‘我們有沒有足夠訓練能識別它’。”他說。

詐騙“商品化”:在暗網,AI詐騙可以打包購買

ACI Worldwide公司太平洋區總經理特倫特·岡索普(Trent Gunthorpe)直言:“現在連沒有技術背景的小白,也能透過‘詐騙即服務’平臺,在暗網上快速變成詐騙高手。”

騙子不再從零開始構建,而是透過AI工具抓取社交媒體資訊,編寫高度定製化的詐騙話術,精準擊中受害者痛點
2023年,澳大利亞因“授權支付詐騙”共損失12.24億澳元,AI的出現令這些詐騙更加智慧化,以信任為切口,用自動化批次收割受害者

AI對抗AI:技術公司的防禦升級

微軟正透過“以AI對抗AI”的方式,試圖與新型詐騙手段拉開距離:
  • 每天封鎖4415次Quick Assist(遠端協助工具)異常連線
  • 利用大規模檢測模型識別釣魚行為;
  • 啟動“可信AI”機制,對抗“非可信AI”的攻擊邏輯。
比塞爾強調:“不是所有的AI都是一樣的。我們建設的是負責任的AI,但騙子使用的是不受限制的版本。”

詐騙永不消失,只是工具變了

墨爾本RMIT大學網路安全中心主任馬修·沃倫教授(Matthew Warren)指出,詐騙手法本質沒有改變,但AI讓它更快、更大規模、更難識破。
“就像以前你收到的是拼寫錯誤的釣魚郵件,現在你收到的是結構嚴謹、語言流暢的‘面試通知’。”
即使大型AI平臺引入了道德演算法限制詐騙內容生成,稍微換個問法,AI仍可能輸出潛在詐騙資訊。

如何保護自己?這份清單你必須收藏

微軟與網路安全專家給出了明確建議:
  • 不要衝動購物,避免點選來歷不明的廣告;
  • 不輕信社交平臺的產品好評
  • 求職時注意驗證公司資質,謹防預付款與索要個人敏感資訊;
  • 面試中如出現口型對不上、聲音機械或面部動作不自然,警惕深度偽造(deepfake);
  • 使用多因素認證、定期更改密碼;
  • 接受基本的網路安全培訓,意識到你是第一道防線

這是一場“AI軍備競賽”

正如沃倫教授所說,這場AI驅動的博弈正在升級成“軍備競賽”
  • 大公司研發防禦工具,
  • 騙子迅速迭代破解方式,
  • 個人則成了這場戰爭中最脆弱的一環。
“微軟每小時封鎖160萬個機器人賬戶只是冰山一角,未來,這個數字只會持續上升。”他說。

📌 劃重點
  • AI詐騙正在以驚人速度擴散,騙子能在幾分鐘內構建完整騙局
  • 澳洲2024年損失最多的詐騙型別是“購物詐騙”
  • 數字素養與警覺意識,是你對抗AI詐騙的第一盔甲
  • 技術平臺與詐騙團伙正陷入AI主導的“貓鼠遊戲”
還覺得“這跟我沒關係”?或許下一條看似普通的客服私信,就藏著一個AI生成的騙局。

今日話題討論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歡迎留言評論~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