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聯邦大選落幕,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的喧囂逐漸平息,專家呼籲加拿大各界重新關注一個影響經濟、教育、醫療和未來發展的核心問題——陷入困境的移民體系。儘管競選期間移民政策未成焦點,但新任總理馬克·卡尼政府不得不直面這一系統性難題,而公眾對移民價值的爭議正日益加劇。


移民矛盾激化:從"歡迎"到"指責"
近年來,加拿大民眾對移民的態度明顯轉變。房價高企、生活成本飆升的背景下,許多人將矛頭指向特魯多政府,認為其過度開放移民、國際學生和外勞政策加劇了社會壓力。資料顯示,去年加拿大永久居民、留學生和外勞的吸納目標雖被下調,但系統內仍積壓近200萬份申請,包括88萬臨時居留、85萬永久居留及19.6萬入籍申請。
與此同時,尋求庇護者數量創下歷史紀錄——2023年新增17.2萬份難民申請,截至今年3月,待審案件更達28萬件。移民律師協會理事裡克·拉曼納指出:"新政府必須跳出競選承諾的數字遊戲,真正思考什麼對加拿大最有利。"
系統癱瘓:數字化改革反成絆腳石
為提升效率,加拿大移民部近年大力推行數字化改革,但技術故障頻發引發更多混亂。申請人抱怨系統頻繁崩潰、檔案丟失,卻投訴無門。"這直接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軌跡,"前加拿大律師協會移民法分會主席凱爾·海因德曼批評道,"數字化需要人性化的安全閥。"
這些問題導致資訊申請激增,聯邦法院上訴案件堆積。移民律師尚塔爾·德洛熱更直指政策制定中的"短視行為":政府常倉促推出"創可貼式方案",卻因缺乏統籌反而製造新矛盾。例如全面削減移民配額時,未考慮持即將到期簽證者可能被迫申請難民以求留加的連鎖反應。
法語門檻爭議:技能VS語言的博弈
更引發行業爭議的是,聯邦計劃在2025-2027年間將魁省以外法語移民比例提升至8.5%-10%。德洛熱質疑:"這導致高技能人才因不諳法語敗給僅通法語的申請者,本質上扼殺了其他需求。"
儘管政府已透過關閉美加陸路非正規移民通道、對墨西哥實施簽證限制等措施減少難民申請,但專家強調,加速審批才是杜絕虛假申請的關鍵——"拖延只會讓問題發酵"。
破局之道:穩定性與系統性改革
拉曼納建議新政府需與各省市緊密合作,明確勞動力與經濟需求,並建立強有力的合規審查機制。"過去十年換了六任移民部長,"他坦言,"若要對新政府提一個要求,就是任命一位能穩任五年的部長。移民政策關乎國本,不能每18個月推倒重來。"
隨著卡尼政府上任,如何修復破碎的移民信任、平衡民生壓力與人口增長需求,將成為考驗其執政能力的首要課題之一。這場改革不僅需要資料支撐,更需重建"加拿大夢"的真誠承諾。
參考連結:
https://www.thestar.com/news/canada/carney-inherits-an-immigration-system-thats-losing-public-support-heres-how-experts-say-he-can/article_25c7ade9-9e1e-42bb-adf2-66f93b68083a.html
文章來源:多倫多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