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華人資訊網》出品,轉載須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據CNN 4月24日報道 在總統川普宣佈暫停大幅加徵關稅並承諾將迅速展開一系列談判協議兩週後,局勢卻異常沉寂——這種安靜引發市場動盪,也使人質疑白宮貿易戰的最終目標。

CNN報道截圖
此後,美國與大多數貿易伙伴的談判幾乎沒有任何取得進展的跡象,與中國的磋商也鮮有實質性動靜,但川普聲稱情況並非如此。
貿易戰是川普競選期間的一項重要承諾,但其開始得很突然,白宮一直在努力實現川普透過優先發展美國製造業來重新平衡全球貿易的願望,因此貿易戰的應對一直比較混亂。
川普在關稅問題上的頻繁反覆使各國貿易伙伴感到困惑,其中大多數國家尚未提交任何書面建議以尋求更好的貿易條件。知情人士向CNN透露,一些國家因白宮的混亂做法感到失去動力,未提出實質性的取消貿易壁壘的提議,而是選擇觀望。
此外,大量企業正在質疑川普單方面發動貿易戰的合法性。熟悉相關情況的訊息人士告訴CNN,目前政府在負責談判的關鍵機構中仍存在人員短缺問題。

川普表示,他希望與中國達成一項“公平協議”,並稱目前高達145%的關稅可能會“大幅下降”——而就在同一天,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則表示,兩國在進行直接對話前需要先緩解緊張局勢。
儘管中美之間官方溝通依舊沉寂,川普對中國展現出“立場有所軟化但仍具鷹派色彩”的表態,但週三的股市依舊出現上漲。即使將關稅削減一半,依然會形成嚴重限制貿易流動的局面。
儘管川普聲稱與北京的磋商“正在進行中”,但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週三和週四兩位中國高階官員在華盛頓出席全球經濟會議期間並無計劃與川普政府任何官員會面。
“一切仍處於對峙階段,”一位瞭解中美之間貿易政策的美國官員表示。
協議談判延遲
財政部長貝森特在週三表示,在針對大多數國家的報復性關稅暫停的90天期間,已有超過100個國家與美方接洽,希望達成協議。暫停措施宣佈後,許多國家領導人立即致電川普,一些國家更是派出代表團親赴華盛頓磋商。
然而,這波最初的熱潮已顯著降溫。
川普在貿易問題上的反覆和頻繁變動營造出高度不確定的環境,儘管其團隊正努力推進協議談判,但一些國家已採取觀望態度。
本週,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表示,自暫停關稅以來,美國已收到18份有關新貿易條款的書面提案,較4月10日川普首席經濟政策顧問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所稱的15份略有增加。
由財政部主導的個別貿易協議談判,目前尚未對外公佈貝森特為推動這些協議所進行的大多數磋商內容。
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正接近與包括英國、日本和印度在內的少數國家達成一系列諒解備忘錄,這些備忘錄將初步勾勒出未來更詳細談判的框架。
這些訊息人士表示,談判進展緩慢的原因之一在於白宮更傾向於將這些初步協議作為一個整體統一發布,而不是逐一單獨宣佈。但在4月21日,由於相關協議進展緩慢引發股市大幅下跌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表宣告稱,美印雙方已就“為未來貿易談判制定路線圖”的條款達成一致。
白宮表示,政府正在努力促成一攬子協議,以達到川普的要求。
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在向CNN發表的宣告中表示,“政府的貿易和經濟團隊正在全力以赴,與主要貿易伙伴協商量身定製的協議,但所有最終決定和協議,都將由川普總統親自作出。”
目前仍不清楚川普是否會將這些未來談判的承諾視為充分的進展,從而進一步延長關稅暫停。事實上,在其第一任期內,川普曾在橢圓形辦公室強烈批評所謂的諒解備忘錄,稱其“毫無意義”。
“我不會籤什麼備忘錄,我會直接簽署貿易協議,”他在2019年2月表示,“要麼達成協議,要麼就不達成。”
法律不確定性加劇
針對川普加徵關稅的法律挑戰日益增多,起訴方涵蓋了從小型企業到蒙大拿州的布萊克菲特部落(Blackfeet Tribe)、再到加州政府等多個主體。這些案件普遍認為,川普以“國家緊急狀態”為由徵收關稅,已超越其法定許可權。這一法律爭議的走向加劇了企業在執行相關政策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也使希望與美方展開談判的國家面臨更多變數。
在國際貿易法院,5家從受影響國家進口商品的小企業起訴川普政府,指控其以“國家緊急狀態”為由加徵關稅屬權力濫用。相關法院已定於5月6日在華盛頓特區聽取相關辯論,並裁定在案件審理期間關稅可繼續執行。
川普政府還面臨來自蒙大拿州布萊克菲特部落成員、加州州長加文·紐森、伊利諾伊州一家玩具製造商以及佛羅里達州一家紙製品公司的訴訟。鑑於法官有可能推翻或暫時叫停關稅,多數貿易伙伴在與川普政府的談判中採取了謹慎態度,不願在具體條款上做出讓步。
據一位瞭解談判進展的訊息人士透露,政府目前面臨的挑戰是,一些國家因猶豫不決或缺乏承諾使談判進展受阻。
“他們的態度是,‘我或許可以考慮一下,或者以後某個時候再談這個問題。’”這個要求匿名的訊息人士告訴CNN。
然而,這些國家同樣面臨一個問題:如果其他貿易伙伴能夠提供更具體的提案,他們可能會被優先接納,搶佔談判先機。
“談判可以慢慢進行,也可以迅速推進,”該訊息人士表示,“如果你想快速推進,那就得帶上紙和筆來談。”
關鍵崗位人手短缺
至於何時能夠達成協議,幾位瞭解相關程序的訊息人士告訴CNN,鑑於貿易協議本身的複雜性,談判本就需要時間。他們表示,最樂觀的情況是在90天期限內與盟國取得一定進展,而非真正簽署最終協議。
川普經濟與貿易團隊面臨的一個核心問題是:在高層雙邊會談之外,各相關部門缺乏足夠的高階政治任命人員來起草協議的詳細條款。
目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與商務部的副部長職位尚無人選;商務部經濟事務副部長和國際事務副部長的職位也處於空缺狀態;財政部國際事務副部長職位同樣沒有提名人選。至於國務院,其經濟增長事務副國務卿提名人雅各布·赫爾伯格(Jacob Helberg)至今未獲得參議院聽證機會。
在這些關鍵崗位普遍空缺的情況下,川普仍決定推進一個比其競選時更激進的貿易政策,這一舉動引發諸多關注,尤其是在主張高關稅的鷹派人物影響力不斷擴大的背景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