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素《藏真律公三帖》明代精拓本、民國期刊等古籍善本,線上熱拍

一條拍賣於6月23日-6月27日推出
澄心”古籍善本和版畫專場
三個分場甄選98件精品,
諸多拍品低價起拍,不容錯過。
本場拍賣匯聚諸多古籍及版畫精品:中期所拓的泰山岱頂摩崖石刻珍本,完整儲存了唐玄宗開元十四年東封泰山時親撰並書的千字隸書銘文;李漁《芥子園畫傳》十七冊和刻彩印,開中日繪事法門;榮寶齋1956年初版印製的《齊白石畫集》,精選齊白石晚年22幅小品畫作,採用傳統木板水印技藝製作成冊頁形式,展現了齊白石典型的花鳥草蟲等藝術風貌;懷素狂草《藏真律公三帖》明代精拓猶帶墨舞龍蛇;鄭振鐸《楚辭圖》珂羅精刊,古楚神韻躍然紙上;朱熹的《周易本義》成書50年即跨過大洋成為日本官學……
此外更有設有民國文學期刊專場, 包含胡云翼《詞學小叢書》十冊全等,既是書林探珍的學術寶庫,亦是紙墨春秋的溫度典藏。
瞭解更多拍品詳情,請新增收藏顧問企業微信:yitart0908
本次專場買家傭金為10%,
古籍善本專場、版畫專場、民國文學期刊專場將於6月27日22:00、22:30、23:00依次截拍。
 本場重點拍品 
懷素《藏真律公三帖》明代 精拓本
年代版本:明代精拓本
材質:紙本
形式:經摺裝共11頁(4張明空紙收)
尺寸:33.5×21.5cm
藏印:可堂珍賞、杏城珍玩、歙南曹氏過雲樓鑑藏、雲間沈氏珍藏金石書畫之印
估價:RMB 30,000-40,000
這套懷素《藏真律公三帖》明代精拓本,收錄了唐代“草聖”懷素三篇名作(《藏真帖》《律公帖》《腳氣帖》)。採用經摺裝共11頁,含四張明代空白襯紙。
拓本清晰還原懷素狂草”一筆書”的連綿筆勢,墨韻虛實分明,展現其代表性的草書風格。
經明清藏家遞藏,鈐有“可堂珍賞”、“過雲樓鑑藏”等四枚鑑藏印,傳承脈絡清晰。
作為明代原石精拓本,刻工精良,鋒稜細節儲存較好,是研究懷素書法及明代拓片工藝的重要實物。此版本存世較少,兼具藝術性與文獻價值,屬博物館級草書遺珍。
《大般若經第五八七十八 般若理趣分卷》 1685年 日本古版經
年代版本:康熙二十四年/貞享二年(1685)
材質:紙本
形式:日本古版經,黃麻紙,木版刻經
尺寸:27.5×1070cm
品相:古版經文,有明顯年代痕跡,整體儲存良好,品相如圖
備註:稀少古版經,首尾內容完整,並有明確年代款識,含原版函套
估價:RMB 6,000-9,000
這套日本古版經《大般若經第五百七十八·般若理趣分卷》,成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以黃麻紙為材,採用木版刻經工藝,經摺裝形制,首尾內容完整,珍貴的在於帶有明確年代款識(尾頁明確的紀年“貞享二年”)與原版函套,是佛教典籍傳播、版本研究的珍貴實物。
佛教自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經魏晉南北朝的本土化發展,至隋唐時期達到鼎盛,形成諸多宗派,經典闡釋與傳播體系完備。日本奈良時代,佛教經遣唐使等傳入,逐漸融入本土文化,成為日本宗教信仰與精神生活重要部分。
《大般若經》作為佛教般若部經典核心,對中日佛教宗派的教義構建、修行實踐影響深遠。木版刻經需經過寫樣、刻版、刷印等環節,黃麻紙質地堅韌,適配經文長期儲存需求,經摺裝便於翻閱與收納,契合宗教儀式與日常誦讀習慣。
其製作體現17世紀日本刻經工藝水平,也反映中日文化交流下,佛教經典傳播與傳承的歷史脈絡,中國佛教經典東傳後,日本依本土需求進行復刻、流通。
唐玄宗李隆基《紀泰山銘》清代乾隆未大剜時 拓本
年代版本:清乾隆未大剜時拓本
材質:紙本
形式:經摺裝共118頁
尺寸:32.5×19.5cm
估價:RMB 50,000-80,000
本品為清中期所拓的泰山岱頂摩崖石刻珍本,經摺裝118頁。此拓本完整儲存了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東封泰山時親撰並書的千字隸書銘文,內容詳述封禪典禮始末,體現唐代政治思想從“神本位”轉向“功本位”的變革,具有重要歷史文獻價值。 
全文隸書千餘字,玄宗隸書渾厚蒼勁,結體寬博,以“豐腴”風格打破初唐瘦硬書風,開創盛唐隸書新氣象,並影響了顏真卿等書家,是唐隸復興的代表作。
此版本因拓於乾隆年間大規模剜補修復前,字口清晰,墨色自然,較好保留了原刻風貌。摩崖歷經風化,現存原石文字已殘損,清代精拓本存世較少,此拓本紙墨精良、裝幀完整,兼具書法藝術與版本稀缺性。
鄭振鐸 《楚辭圖》 1953年 珂羅版 裝2厚冊一函
年代版本:1953年
材質:紙本
形式:珂羅版 裝2厚冊一函
尺寸:31.7×20.6cm
備註:限量發行500部編號第389部
估價:RMB 12,000-20,000
195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鄭振鐸編著的《楚辭圖》,該書作為線裝影印本《楚辭集註》的姊妹篇,強調“圖文並茂”,認為應該把歷代畫家關於楚辭故事的繪畫集合起來,形成一部楚辭圖繪新輯本,使《楚辭圖》與《楚辭集註》互為對照,相得益彰。
《楚辭圖》將李公麟、張渥、陳洪綬、徐邦達、蕭雲從、門應兆等人的楚辭主題版畫、圖繪收錄書中,透過對圖片內容、來歷、刻本、畫譜、尺寸等資訊的介紹,吸引更廣泛的讀者群體,擴大社會傳播面,版本具有獨特意義。
全書的印製與裝訂形式也與《楚辭集註》相呼應,採用大16開白宣紙線裝,一函二冊,珂羅版印製、真絲絹面、雲紋籤條、藍陵包角等工藝,使細節與整體材美工巧。《楚辭圖》僅印500部,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李漁、王槩 《芥子園畫傳》(十七冊) 1810年代 和刻古籍、木版多色套印
年代版本:嘉慶年間/文化年間(1810s)
材質:紙本
形式:和刻古籍,木版多色套印
尺寸:26×17.5cm/冊,合計17冊
品相:原版古籍,經年累月,有輕微蟲蝕,品相如圖
備註:康熙甥館原本,菱屋孫兵衛出版,初集5冊,二集梅蘭竹菊8冊,四集草蟲花卉4冊,合計17冊,附原始書函
估價:RMB 15,000-20,000
此套為日本江戶時代(約1810年代)翻刻的《芥子園畫傳》早期和刻本,依據清康熙四十年(1701)原版木刻版製作。全套共17冊,包含初集(山水畫法5冊)、二集(梅蘭竹菊畫法8冊)和四集(草蟲花卉畫法4冊),配有原始書函。
全書採用傳統木版多色套印技術,色彩準確、印製清晰,體現了當時較高的印刷水平。作為中國繪畫史上重要的教科書,《芥子園畫傳》系統傳授山水、花鳥、人物等傳統繪畫技法,其影響力不僅在中國深遠,也廣泛傳播至日本,對葛飾北齋等浮世繪大師的創作產生了可見的影響。
此套書為早期和刻版本,儲存了康熙原版的精髓,全套完整較為難得,是研究中國畫譜傳播、中日藝術交流及木版印刷史的重要實物。
齊白石 《齊白石畫集》(22頁版畫) 1956年 木板水印,冊頁
年代版本:1956
材質:紙本
形式:木板水印,冊頁
尺寸:31×23cm
品相:初版版畫集,品相完好
備註:榮寶齋初版,錦緞經摺裝,附原版牛皮紙封
估價:RMB 9,000-12,000
此拍品為榮寶齋1956年初版印製的《齊白石畫集》,精選齊白石晚年22幅小品畫作,採用傳統木板水印技藝製作成冊頁形式,錦緞經摺裝,附原版牛皮紙封套。
畫集題材豐富,展現了齊白石典型的花鳥草蟲等藝術風貌。榮寶齋以其精湛的木版水印技術,高度還原了原作的神韻和筆墨效果。
這套畫集出版於齊白石去世前一年,是其藝術生涯晚期的重要出版物。據記載,它曾作為文化禮物贈予畢加索,促進了國際藝術交流。
作為榮寶齋早期精品畫冊,它體現了上世紀中葉中國木板水印的高水平。畫集品相完好,是收藏齊白石藝術、研究木板水印工藝的代表性的資料,更是中國傳統書畫技藝與文化傳承的實物見證。
1925年《後漢時期·漆杯殘片集復原圖》木刻版畫
年代版本:民國十四年/大正十四年(1925)
材質:紙本
形式:木刻版畫
尺寸:21×28cm
品相:品相完好
估價:RMB 3,000-4,000
此組後漢時期漆杯殘片復原圖,為研究和理解漢代漆器美學提供了直觀素材。
畫面裡,漆杯以硃紅為地、黑飾勾勒,雲氣、龍鳳紋婉轉游走,契合 “朱畫其內,墨染其外” 的漢代審美。
這些紋飾不只是裝飾,更承載祥瑞觀念,折射當時社會對祈福納吉的追求。
漢代漆器多用於貴族日常生活或禮儀活動,透過圖中器型結構、裝飾細節,能探究胎骨處理、髹漆技法等細節。讓千年前的工藝智慧與審美意趣,藉手工木版畫形式,再次與今人對話。
胡云翼 《詞學小叢書十冊全》 1947年 紙本
年代版本:1947
材質:紙本
尺寸:13×10.5cm
出版:上海教育書店
估價:RMB 1,500-2,000
此套1947年上海教育書店出版的胡云翼《詞學小叢書十冊全》,完整收錄10冊詞學專題選集,包括《唐五代詞選》《宋名家詞選》《清代詞選》《女性詞選》及李煜、李清照、辛棄疾、納蘭性德、吳藻等名家專集,末附《詞學研究》理論冊。
胡云翼作為民國重要詞學家,主編此叢書系統梳理歷代詞作精華,選錄範圍從唐五代至清代,兼顧性別與流派代表性。 
叢書以袖珍本形式設計,便於普及閱讀。葉嘉瑩曾提及初中時獲贈此書作為獎勵,從中初識納蘭詞;汪曾祺亦回憶中學時期抄寫該叢書以練字學詞,印證其作為經典詞學入門讀物的教育價值。
儘管函套部分缺失,但全套內容完整,封面有豐子愷題字,是民國詞學傳播史的重要實物,兼具文獻收藏與時代文化記憶意義。
 更多精彩拍品 
《江戶時期龍紋錦紋樣》 1928年 木刻版畫
年代版本:民國十七年/昭和三年(1928)
材質:紙本
形式:木刻版畫
尺寸:26×18cm
估價:RMB 2,000-3,000
褚遂良《千字文》楷書 明代 拓本
年代版本:明代拓本
材質:紙本
形式:經摺裝共16頁
尺寸:17.5×36.5cm
收藏印:朱聲樹印(封面)
估價:RMB 15,000-20,000
鍾繇 《賀捷表》 明代 精拓本
年代版本:明代精拓本
材質:紙本
形式:經摺裝共2頁
尺寸:29.5×20.5cm
第一頁收藏章:海並樓
估價:RMB 8,000-10,000
光緒石印 《金石索》 1907年 石印 線裝本 12卷24冊全
年代版本:光緒 丁未(1907)
材質:白紙
形式:石印 線裝本 12卷24冊
尺寸:20×13.5cm
出版:上海文新局石印
估價:RMB 8,000-10,000
宋慈 《補註洗冤錄集證》四卷 附刊檢骨骼 道光二十三年 作吏要言 清代三色套印
年代版本:道光二十三年
材質:白紙
形式: 線裝16開2 厚冊 一函
尺寸:29.3×16.7×3cm
估價:RMB 12,000-20,000
沙門神清撰慧寶注 《北山錄》 民國 皮紙 精印4厚冊全一函
年代版本:民國
材質:皮紙
形式:影音線裝4厚冊全一函
尺寸:32×23.5cm
估價:RMB 12,000-20,000
《楚辭圖注》 民國 白紙 影印線裝4冊全一函
年代版本:民國
材質:白紙
形式:影印線裝4冊全一函
尺寸:27.1×17cm
估價:RMB 8,000-10,000
仿唐寫本說文解字木部箋異 同治12年 寫刻本
年代版本:同治12年
材質:紙本
形式:刻本 寫刻本 開本巨大 線裝 一冊全一函
尺寸:30.3×20.4cm
估價:RMB 5,000-6,000
老照片冊頁吳士鑑等人書法 清末 蛋白紙基
年代版本:清末
材質:蛋白紙基
尺寸:24.3×14.8cm
估價:RMB 3,000-4,000
蒲松齡 《詳註聊齋志異圖詠》(八冊全) 1886年 線裝古籍、石印本
年代版本:光緒十二年(1886)
材質:紙本 形式:線裝古籍,石印本
尺寸:20×13cm/冊,合計8冊
品相:原版古籍,三冊題簽損,內容儲存較好,品相如圖
備註:鐵城廣百宋齋藏本 上海同文書局石印,插圖400餘幅
估價:RMB 6,000-8,000
朱熹注 《周易本義》(五冊全) 1789年 和刻古籍
年代版本:乾隆五十四年/寬政元年(1789)
材質:紙本
形式:和刻古籍
尺寸:25.5×18cm/冊,合計5冊
品相:原版古籍,經年累月,天頭處略見蟲蝕,一冊題簽損,內容無傷,品相如圖
備註:壽文堂舊版
估價:RMB 5,000-6,000
《宋本春秋左氏傳》(十五冊全) 1859年 和刻古籍
年代版本:咸豐六年/安政三年(1859)
材質:紙本
形式:和刻古籍
品相:原版古籍,經年累月,儲存較好,品相如圖
備註:宋本翻刻,尾張田邊先生讀本,靜嘉堂藏版
估價:RMB 6,000-8,000
《浮世畫手本》 年代不詳 木刻套色線裝4冊
材質:紙本
形式:木刻套色線裝4冊
尺寸:17.6×12cm
估價:RMB 3,000-4,000
 最後再次提醒:
一條拍賣於6月23日-6月27日推出“澄心”古籍善本和版畫專場。
古籍善本專場、版畫專場、民國文學期刊專場將於6月27日22:00、22:30、23:00依次截拍。祝大家都能買到心愛之物,玩得盡興!
本文為廣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