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情得從31年前說起。
據公開訊息,潤田的故事始於1994年。
當時,曾在江西英礦醫院、中山醫科大學歷練過的醫生黃安根,跨界創辦了潤田,於1994年推出550ml裝純淨水。
當時,主流礦泉水定價在1.5~2元區間,潤田選擇以1元的定價切入大眾消費市場。
為了支撐低價策略,潤田甚至自建瓶坯廠以降低包裝成本。
不僅如此,潤田選擇將資源重押縣鄉市場。
差異化打法之下,潤田在江西迅速開啟市場,省內滲透率一度突破50%,他也成了“贛水之王”。
2007年,潤田迎來高光時刻——亞洲頂級投資基金軟銀賽富注資2億元,成為戰略投資者。
2008年,潤田完成股份制改造,被列入南昌市擬上市企業名單。
2013年,潤田因“首長專供”引發輿論討伐;翌年,潤田飲料被曝欠薪等,債務危機浮出水面。
2014年,潤田實業正式成立,在2個月後,完成了對原江西潤田的承債式併購重組;
2016年,江西省旅遊集團收購潤田51%股權,潤田也正式變身國資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
與此同時,黃安根則從潤田徹底出局。
魏苗苗也在近日的影片中稱,黃安根從2015年離開潤田,“我老公出局的時候,是以經營危機,資金鍊斷裂的名頭出來的。”

也就是說,黃安根除了是潤田創始人,其實已經和潤田礦泉水沒什麼關係了。


有意思的是,前老闆娘魏苗苗出來“自爆”的時機,正好是潤田礦泉水借殼上市的關鍵時期。
在2018年上市未遂後,潤田礦泉水曾先後於2022年、2023年重啟上市,但最終都沒成。
最終,潤田選擇透過借殼上市的方式曲線上市。
今年5月14日晚,ST聯合(原名“國旅聯合”)公告稱,擬籌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江西潤田實業部分或全部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

同樣都是“賣水的”,潤田實業,業績如何?!
財報顯示,2023年和2024年,潤田實業分別實現營收11.52億和12.60億;
淨利潤分別為1.47億元和1.77億元;
利潤還是很可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