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訊息,英國萊斯特大學臨床微生物學教授 Primrose Freestone 警告稱,很多人上廁所時習慣帶手機“打發時間”,但這種習慣可能讓手機成為細菌滋生的“樂園”,威脅健康。

手機上的隱形風險
Freestone 教授指出,廁所中的糞便細菌極易汙染手機,其中包括**大腸桿菌(E. coli)和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等常見致病菌,可能引發嚴重腹瀉、胃痙攣,甚至血液和肺部感染。
即便你洗了手,一旦再次接觸手機,細菌依然可能轉移回手上。她建議人們儘量不要把手機帶進廁所,更不要隨意放置在廁所內的任何表面上,並定期用酒精溼巾給手機消毒。
她以自己為例說:“我每週會用消毒溼巾擦拭我的手機兩次。”

為什麼廁所危險?
研究表明,每次沖廁所時,馬桶會產生一種名為“馬桶氣溶膠(toilet plume)”的噴霧,內含微小液滴、糞便微粒及細菌,肉眼不可見。這些微粒會在沖水時被猛烈噴射,8 秒鐘內可飄散至約 1.5 米遠。
這意味著馬桶方圓 1.5 米範圍內的地板、牆壁、窗臺、浴墊、洗手池、門把手等表面都可能被汙染。即便沖水時蓋上馬桶蓋,也無法完全阻止這種噴霧擴散。
Freestone 教授提醒:“廁所周邊表面普遍存在糞便細菌,手機最好不要帶進廁所,或至少遠離馬桶。”

別把手機放哪?
很多人如廁時會將手機放在地板、馬桶水箱或窗臺上,但這是最糟的選擇。教授解釋說:“馬桶周圍的地板若沒有定期消毒,會殘留糞便微粒及腸道細菌,且可存活數小時到數天。因此手機放在馬桶旁的地板上極易被汙染。”
即便是放在水箱或窗臺等看似安全的地方,也存在類似風險。

如何正確防護?
✅ 上廁所時儘量別帶手機,或將手機放在口袋中。
✅ 用完手機後及時用含 70% 酒精的溼巾擦拭,或用少許肥皂水清潔(勿用漂白劑或強腐蝕性化學品)。
✅ 勤洗手,觸碰手機前後都應清潔雙手。
✅ 定期消毒手機,就像清潔門把手、開關一樣重視。
Freestone 教授指出,手機是高頻接觸物品,與門把手、水龍頭、開關一樣易聚集細菌,因此要格外注意清潔衛生。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