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奧克蘭華人少女挑戰IB“最難配置”,斬獲滿分!收割劍橋、藤校offer,最終選擇斯坦福!她來自北岸這個學校….

紐西蘭擁有世界一流的基礎教育,
在這裡,每年都有無數的孩子
透過NCEA、IB、劍橋等等課程體系
進入自己理想的高等學府。
而在諸多課程體系中,難度“天花板”無疑是IB——課程多、節奏快、作業量大、評估標準嚴苛,許多學生望而卻步。
但就在今年,奧克蘭Kristin School的女孩Nicole選擇了迎難而上——她不僅完成了IB六門課程,其中四門是難度最高的High level(高階課程),還最終以滿分45分的優異成績,站上了全球頂尖申請者的金字塔尖!
圖為Nicole,圖源Kristin School社媒
而這份努力,也換來了她的夢想回響——她拿下了諸多世界名校錄取通知書,包括劍橋大學和多所藤校——但最終,她選擇了斯坦福大學,成為極少數紐西蘭本土走進“矽谷之門”的天才少女之一。
斯坦福大學示意圖。Photo: Stanford University
今年9月,Nicole將踏上求學之旅,去往地球另一端繼續自己的夢想。在啟程前,紐西蘭天維網記者對這名才華橫溢的少女進行了專訪
是什麼促使Nicole選擇了全球“最難”高中課程IB
面對四門HL課程的高壓挑戰,
她是如何保持熱愛、實現突破的?
當常春藤名校紛紛拋來橄欖枝,
她為何堅定選擇了斯坦福?
紐西蘭的教育體系中,
她又是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方向?
下面,就讓我們走近Nicole的成長之路……
從公校到北岸私校
從年級第一到IB滿分…
Nicole的父親告訴天維網記者,從小就是學霸
Greenhithe School小學,到Albany Junior High,再到Kristin…換了幾所學校,Nicole都是年級第一;IB選科極具挑戰,Nicole仍遊刃有餘;英語、數學是她的強項,但她同樣從零學起西班牙語,熱愛音樂,彈得一手好琴,還參與大量社群公益。
Nicole的爸爸說:“我們幾乎沒怎麼管她。”
Nicole父親與Nicole。
在旁人眼中,Nicole是典型的“天才型選手”,但她自己更願意被稱作“平衡型選手”。
Nicole小學畢業後,父母幾乎不再過多幹涉她的學習。“很多興趣都是她自己選的、堅持的,數學是她在十年級時突然喜歡上,我們只是提供儘可能多的嘗試機會。”
她的父親用“心態好、有上進心、能平衡”總結她的特點——“我們希望她開心,不逼她做任何不喜歡的事。”
談為什麼選擇IB:
不為簡單,只為挑戰
相比課程設定更本地化、壓力更可控的NCEA體系,Nicole堅定選擇IB——“我認為這是一個挑戰自己很好的機會。”
“IB要求跨學科學習,這讓我有機會全面探索興趣,而選修四門高階課程,更讓我能深入鑽研真正熱愛的領域。”
Nicole選修的六門課程中,有四門是HL,難度堪稱IB“天花板”。Nicole表示,她享受像英語文學分析這類,既需要創造力又需要批判性思維的任務;也很喜歡數學帶來的邏輯挑戰。
示意圖。Photo: IB官網
當談到IB課程的難度,Nicole直言最難的部分不是“備考”,而是“平衡”。要兼顧學習、大學申請、音樂、社團、體育……她必須合理安排時間,也學會在緊張中抽出空間休息和調整。
“我儘量在課外活動和自我照顧之間保持平衡,比如保證睡眠、鍛鍊和放鬆,同時只選擇自己真正熱愛的事,關注內在成長,學會取捨。”
——推廣——
——推廣——
拒絕劍橋、常春藤…
她為什麼選擇斯坦福?
Nicole申請季收穫了多個重量級offer,其中不乏劍橋大學和多所常春藤名校——但她最終選擇了位於美國矽谷核心地帶的斯坦福大學
Nicole回憶,整個申請難忘的,反覆打磨Common App(文書)過程。“不僅是一篇重要申請材料更是一份真正展現身份思考作品。”
收到一封封名校錄取通知時,她的心情隨著學校不同異——劍橋大學一個橄欖名校,一刻興奮踏實“至今難忘”
常春藤offer到來時,意外平靜——“意識到,也許那些並不真正想去地方。”
直到最終開啟斯坦福錄取郵件,Nicole才真正感到“非常激動”
斯坦福大學。Photo: Stanford University / Andrew Brodhead
為什麼斯坦福?Nicole答案直接:“我想去一個充滿活力、鼓勵創新地方。”
自己熱愛工程專業目前傾向主修電氣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斯坦福不僅工程學科全球領先,擁有開放自由校園氛圍——“希望那兒遇到來自各個背景、充滿想法創造人,他們身上不斷學習。”
給學弟學妹的建議:
保持真實,做自己!
談及未來的職業方向,Nicole並不急於確定答案。自己科研產業抱有濃厚興趣,尤其喜歡科技、數學、工程以及量子計算領域
我還探索,可以肯定的是,真的熱愛這個行業帶來創造挑戰。”認為,斯坦福不僅學術資源豐富,地理優勢開啟更多可能。
而作為一位IB滿分的“頂級申請者”,說起學弟建議,Nicole答案簡單堅定:“Be authentic,保持真實,做你自己。”
強調,真正成長來源自我認同堅持,不必迎合,表演,“真實自己,招生是能看得出來的。”
成長紐西蘭,形成鮮明個性。“這裡自由很高,可以盡情嘗試自己感興趣事情無論數學、音樂,還是辯論志願服務。”Nicole說。
她表示,這種自由挑戰並存環境,給予自我探索空間,學會協作分享——這些品質,正是身份重要一部分。
“申請季很卷,但大學希望看到的,是你真正是誰。不要為了‘看起來優秀’去做不喜歡的事——招生官看得出來。找準你熱愛的事情,全力以赴就好。”
Nicole的故事,是關於努力,也關於熱愛、自由與選擇。她不是被推著走,而是在每一個重要路口,勇敢地邁出屬於自己的一步。
對於Nicole的故事,你怎麼看?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在看”我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