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赴美留學局勢變化不斷,競爭也越發激烈,申請難度也不斷攀升。近期也是新聞不斷,今天留學君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到底這些訊息是好是壞呢?

最近留學圈傳來一個好訊息!密歇根大學今年首開ED輪次,釋放搶人訊號,還公佈了完整申請時間線。此外,該校工程學院與商學院、馬薩爾教育學院還分別新開兩大本科專案,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作為一所全球名校,UMich一直以過硬的學術實力、豐富的科研機會和更具價效比的學費優勢吸引著申請者的目光。25Fall的申請人數更是創下歷史新高,尤其是國際生的漲幅更是達到了18%。


根據UMich官方申請流程,除School of Music, Theatre & Dance外,其他學院的申請者可以在8月1日-11月1日之間提交ED申請。
同時,申請者本人、申請者父母/監護人,以及高中輔導員簽署書面協議,同意“如果被密歇根大學錄取,需撤回向所有其他院校的申請。”

ED輪次一齣,不少同學的選校策略可能需要調整,「究竟把UMich放在哪個順序」值得好好斟酌。
如果已經鎖定UMich的同學,強烈建議利用這個機會向學校展示你的興趣,爭取早早上車,UMich官方也非常鼓勵大家將ED作為首選。
但是注意,ED是具有約束性的,一般情況下一旦被錄取就一定要入讀。
如果你還在糾結,想要多比較一下,也可以申請沒有約束性的EA輪次。這樣既可以早早上岸,結束磨人的申請季,又可以把拿到的offer進行比較,選出更心儀的那一個。
最後就是申請時間較晚的RD輪次,早申沒有選擇UMich的同學,也可以在這個輪次上車。
ED和EA有何不同:
ED具有排他性和約束力,即申請者只能申請一所提供ED學校,如果被錄取,就一定要就讀這所學校。申請的截止日期為11月1日,學生會在12月中旬收到結果通知。Defer的申請者,將會與常規輪次的申請者們一起被考量;被拒學生的申請將不會再被考慮。
EA不具有約束力,被錄取的學生,可以在5月1日之前決定他們想上哪所學校;沒有被錄取的學生,將會被推遲到常規輪或被拒。此外,EA申請者雖然可以向多所學校提交申請,但選校組合需要符合各個學校的要求。

所以新增ED輪次後,UMich的完整申請時間線為:
ED輪次
申請截止日期:11月1日
結果公佈日期:12月底
財政援助申請截止日期:11月15日
Commitment Date(入學決定截止日):1月中旬
EA輪次
申請截止日期:11月1日
結果公佈日期:1月底
財政援助申請:12月15日-3月1日
Commitment Date(入學決定截止日):5月1日
RD輪次
申請截止日期:2月1日
結果公佈日期:4月初
財政援助申請:12月15日-3月1日
Commitment Date(入學決定截止日):5月1日


UMich今年還將新增兩個本科專案。
工程學院和羅斯商學院兩大王牌,將聯合開設一個專為有志在商業與工程交叉領域開拓事業的學生打造的「整合式的商業與工程雙學位專案」。
該專案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一個貫穿四年的、將不同領域的知識技能系統性地融合、且以小組形式完成的專案,包含一系列高強度的職業發展活動,讓畢業生可以具備領導各種技術驅動型角色和企業的能力。

除了現有的LEAPS(Learning, Equity, and Problem Solving for the Public Good)專案外,馬薩爾教育學院還將為有意從事教育事業的本科生開設一個教師培養專案 (Educator Preparation Program)。
相比此前學生需要先被文理學院(LSA)錄取,再在大二時申請該專業的機制,新專案允許申請者直接申請,可以更早地在密歇根大學開始教師培養課程。 以上兩個新專案都將開設ED、EA和RD輪次。

據《洛杉磯時報》報道,加州大學正考慮將其校園從季度制(quarter)統一改為學期制(semester),這一轉變將對學校的行政管理和學生的課程安排、學習規劃等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
UC的10個校區中,只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和加州大學默塞德分校(UCM)兩個校區採用的是學期制,其餘校區仍然採用季度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對這一決定表達了反對意見。


Semester學期制:
與大多數學生的高中的教學模式類似,通常由兩個學期(秋季學期和春季學期)組成,每個學期為期約15周,學年通常從8月底開始,到次年5月初結束。
美國全日制大學的學生,每學期約上4-6門課,通常拿12-18個學分,學生們的考試壓力相對較小。
Semester優點
1,有更多時間進行深度學習;
2,有更多時間與教授和同學建立關係;
3,與大多數高中體系類似,可以更輕鬆地從高中過渡到大學;
4,比quarter早1-2個月畢業,學生更早搶佔就業優勢。
Semester缺點
1,一學年內上的課程數量不多;
2,課程數量少,意味著每一門課程對學生的整體GPA影響都很大;
3,課程安排的靈活性較低,如果學生想中途轉專業,需要在課程上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金錢。

Quarter學季制:
學季制通常會把一學年分為秋季學期、冬季學期、春季學期,有時還有夏季學期,共3-4個學季,每個學季大學持續10周時間,學年通常從9月中旬開始,到次年7月初結束。
美國全日制大學的學生,每學季約上3-4門課,通常拿9-12個學分。學季制的課程學習進度更快,考試更多,假期時間更短。
例如芝加哥大學就有春夏秋冬4個學季,除了秋季學季和冬季學季之間放假時間超過3周,其它學季之間僅隔1周左右。甚至有學生吐槽:”學校試圖在一個Quarter把草履蟲進化成人“。
Quarter優點
1,課程安排靈活性更高,學生們有更多機會探索不同的科目;
2,比Semester更容易轉換專業;
3,每學季選修的課程更少,意味著學生能在一個學季更好地專注於每個科目。
Quarter缺點
1,課程節奏非常快,消化知識的時間很短;
2,每個學季末都有期末考試,考試壓力巨大;
3,假期時間比較零散,不好安排假期實習;
4,比Smester晚1-2個月畢業,容易錯失就業先機。

自去年秋天以來,UC的工作組一直在研究學期制的改革以及兩種學制的混合方案,並計算可能對學生的成就和財務成本帶來的影響。小組預計於本月釋出最新報告,並在秋季向UC的決策層提交研究結果。這背後的動因包括:
– 簡化跨校合作與轉學:UC旗下不同校區學制不統一,不利於跨校選課、交流與學分轉換。
– 與加州系統和大多數美國大學接軌:加州州立大學(CSU)系統基本全部為學期制,高中生從CSU轉學至UC時常常會遇到課程匹配問題。
– 教學體驗更統一:課程內容可以更深入展開,學生適應節奏更容易。
– 增加研究與實習機會:暑期時間更長,方便學生參與科研專案或實習。
不過,這項改革並非易事。據估計,系統性的學制轉換將耗資數億美元,涉及課程安排、教學資源、人事結構、資訊系統等多個方面的全面更新。目前仍處於研究與評估階段。

不過,這一舉措將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2022年發表在《美國經濟學雜誌:經濟政策》上的一篇研究論文提到,透過分析數百所高等教育機構的資料發現,改變學制在短期內會影響畢業率,對一些學生來說,還可能導致成績下降,並且選定專業之前要花更長時間。
– 課程規劃:是否能合理安排AP/IB轉換學分,是否能修完雙學位;
– 暑期安排:學季制暑假通常從6月下旬才開始,影響實習、科研時間;
– 心理壓力:學季制每10週一輪考試,對語言能力尚未完全適應的國際學生是巨大挑戰;
– 申請與轉學便利性:統一學制意味著課程名稱、學分、成績結構更清晰,提升轉校或交換的可操作性。
還有另一個問題是成本。考慮到改革會涉及的課程設定、諮詢、領導力、溝通、運營支援和資訊科技等方面的必要因素,整個UC系統轉換學制的成本在2.88億至3.71億美元之間。

不過師生內部的意見也不統一。有學生表示,季度制因為結束得晚,讓他們在實習和求職的過程中感到焦慮。許多教職員工則表示反對,因為改學制會增加他們的工作量,比如重新修改課程設定和大綱。
新聞一齣,在Reddit上也引發了廣泛的討論。總體來看,對改學制持反對意見的居多。

“那會整個亂套的,幾乎每節課的課程大綱都要重新寫。”

“…我們現在採用季度制式為了適應學校的人口,這樣每個人都能得到各自為了畢業所需要的,現在選課已經很難了,如果採用學期制會更糟糕。”

“我在UC時是季度制,在另一所學校讀研時是學期制。我很討厭學期制,季度制的好處是:進入課程,高強度地學習,然後就可以結束了。學期制會把戰線拖得很長。”

“我個人更傾向於學期制,但我不覺得UCLA會願意花數百萬美元來重新加工一個尚未失敗的制度,尤其是考慮到UC系統和高校普遍存在的財政限制。”
其實家長和學生們無需過度擔憂。即便最終確定改革,只要學生具備主動規劃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積極與教授溝通課業,相信可以很快適應新的學制。不過,這倒是提醒了預備申美本的家庭,選校時不妨將學制和學生自身學習特點也納入考量。
2025厚仁線下巡迴講座即將開啟!
8月!美國厚仁教育CEO陳航老師即將開啟巡迴講座!為您帶來美本,美研申請邏輯以及最新留美形勢分享。

如果你想申請美國高校,拿下夢校的錄取,那就
掃描下方二維碼
即可免費諮詢導師!

Angela Tan
· 資深留學規劃導師
· 10年+教育行業經驗
畢業於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教育學碩士專業,資深留學諮詢顧問。熟知美國高中,本科,研究生各階段專業特點及申請要求。注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技能培養,幫助學生真正意義上留學美國成功,以及成功就業;學術建議中肯且針對性強,規劃認真負責,擅長長期且有深度的規劃,十年磨一劍助力學子圓夢名校&名企。

#
長按掃碼
諮詢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