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新聞在網上傳開:QS世界大學排名第89的英國知名高校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突然宣佈,撤回3名學生的錄取offer!

近日,在杜倫大學的一個非官方建立的新生群裡,突然出現了大量種族歧視、侮辱女性、階級主義和恐同等言論。大致內容包括:“讓一個種族消失”、“為什麼窮人還能夠繁衍生息”、“女性很愚蠢”、…….

很難想象,這些極具種族歧視、片面偏激的言論,居然出自一些讀過書受過教育的準大學生之口。更令人失望的是,這些學生對於自己的言論似乎並不以為意,甚至將其輕描淡寫為“開玩笑”。
群內的其他學生看到後,將證據提交給了校方。學校在核實情況後,果斷撤回了三名學生的錄取通知書,並明確表示,這些學生的行為違反了學校的多項規定,且不能對撤回offer的決定提出上訴。

杜倫大學發言人表示:“學校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任何偏見或歧視事件,我們會非常嚴肅地對待此類舉報,並採取適當行動。致力於為所有學生、教職員工和訪客創造一個安全、尊重和包容的環境。”
不得不說,杜倫大學的處理方式也給更多的學生一個警示:言論自由並不意味著口無遮攔和百無禁忌,如果你對自己的言論和行為不負責,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因為社交言論被大學撤回offer的事情已經早有例子:
哈佛、康奈爾大學、UCLA、哥大等名校就曾撤回了多名學生的offer。
眾所周知像哈佛大學這樣的世界頂尖名校,競爭極大,錄取率極低,能拿到哈佛大學的錄取實屬不易。哈佛大學也明確的在其本科招生網站上寫著:請注意接受哈佛的offer表明你同意遵守哈佛的錄取條件。出現以下情況時,哈佛保留撤銷offer的權利……
2019年,剛進入哈佛就讀的大一新生Kyle Kashuv由於在聊天中出現多次侮辱性詞彙“Ni*ger”,在聊天記錄被自己的高中同學曝光後,被哈佛大學開除。

2022年有一位哥大研究生新生因為不當言論,到手的offer飛了,被取消了2022年的入學資格。

據瞭解,這名同學拿到了哥大的offer很高興,在微信朋友圈寫道:“終於可以去美國了,買把槍轟死美國人。”
正巧被學校的人看到了…最終被人匿名舉報,學校展開調查後決定撤銷這名同學的offer!!
還有早在17年,哈佛校報《The Harvard Crimson》就曾爆出訊息,稱至少10名新生被取消錄取資格,因為這些學生在Facebook私人聊天小組中,交換不恰當照片,並發表涉及攻擊、屠殺、少數族群和兒童死亡內容的文字。
再有,2020年杜倫大學的一名新生在社群中公然討論“泡妹比賽”,在對這名學生令人“極其厭惡”的言論進行調查後,杜倫大學收回了錄取的offer。

2020年3月,UCLA學生Matthew Richard在Twitter上呼籲調查並開除本科生Christian Secor。因為Secor曾在社交媒體帳戶釋出了非常多有爭議的內容,部分不當言論如下圖:

學生們的憤怒隨之而來,超過30,000人點讚了一個學生在Twitter上發的帖子:“你希望UCLA開除這個充滿仇恨心理,希望非法移民感染病毒死亡的學生嗎?”當時UCLA校方並沒有做出直接回應,但過了一年,因為涉嫌參與國會山暴動,Secor在家中直接被捕。
還有2020年警察暴行導致非裔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殺這件事,就像蝴蝶的翅膀,煽動起了一場全美國範圍內反對種族歧視的地震。

當時包括康奈爾大學、佛羅里達大學、南衛理公會大學、馬凱特大學、康涅狄格大學、里士滿大學在內多所高校的學生因學生在社交媒體發表種族歧視言論,被直接取消入學資格。
言論自由不等於百無禁忌。
留學生們無論申請前,還是錄取後,都要為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的言論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