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美國傳奇城市“下沉”速度驚人!2050年或消失!32座城市面臨滅頂之災!1090億美元損失!上百萬民眾將被迫遷移….

(立即掃碼,開啟勞斯萊斯尊享之旅)
本文參考來源:dailymail/網路
注:本文綜合整理媒體資訊,無任何立場!
在美國南部,有一座城市正面臨從地圖上消失的風險——新奧爾良(New Orleans)
這座擁有超過36萬人口的歷史名城,正以每年最多兩英寸的速度下沉

根據圖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等多家研究機構的多項研究,這一趨勢在未來二十餘年內,可能會讓整個地區部分沉入水中
根源之一,是該地區廣泛分佈的泥炭與粘土質土壤

這些“軟土”一旦被抽乾或遭遇建築壓力,就會發生壓實沉降。
而城市的擴張、道路和大樓的負重,也在加速這場沉淪。

32座城市,50萬人或將被迫遷離
美國太空總署噴氣推進實驗室(NASA JPL)聯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Virginia Tech),釋出了全國範圍的地面沉降與海平面上升風險圖。

超過24個城市正在遭受地面沉降與海平面上升的雙重夾擊,包括:
  • 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奧爾良

  • 德克薩斯州的加爾維斯頓(Galveston)
  • 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Miami)
研究估算,到2050年,美國約32個主要城市將有超過50萬人因洪災被迫遷移,涉及10.9萬套房產與1090億美元的財產損失

⚠️ 一張沉沒地圖:危險,不只在海邊

儘管美西沿岸的地質穩定性更強,但太平洋海岸也並非完全安全

研究指出,這些城市未來或面臨“岩石海岸緩慢退化”的特殊風險。

不過,相比之下,大西洋與墨西哥灣沿岸居民才是真正處於“危險區”

尤其是新奧爾良,在密西西比河的沖積三角洲上,長期以來依賴堤壩(levees)系統抵禦颶風。

諷刺的是,這些為了防洪而建造的高牆,反而阻止了河流泥沙的自然堆積,間接加速了地面下沉
更糟糕的是,這些土壤大部分已因暴露於空氣而腐爛,或被當地建築和道路的重壓壓實,導致土地變得更不穩定。

氣候變化:是“天災”,還是“人禍”?

2023年,NASA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和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聯合研究指出:
“與1993年相比,2020年密西西比河沿岸已有114平方英里的地區被新增洪災覆蓋,影響人口最多可達2.7萬人。”

雖然研究也提到海平面上升與堤壩因素,但科學家明確指出:“氣候變化帶來的雨量與河流流向變化,才是關鍵推手。”

沉沒的不只是城市,還有社會不公

本次研究的首席作者,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地球化學家倫納德·奧亨亨(Leonard Ohenhen)表示:
“我們最意外的發現,是經濟與種族層面的分佈不均。”
調查發現,城市中最容易受到相對海平面上升影響的區域,往往是低收入或邊緣族群居住的地區

這意味著:
  • 財產價值本就較低
  • 缺乏足夠資源進行災後重建
  • 更難應對未來不可避免的洪災

南佛州的警告:邁阿密的代價

邁阿密將面臨美國最嚴重的城市損失之一:
  • 可能損失8.1萬套住宅
  • 財產損失高達310億美元
  • 超過12.2萬人口面臨生活風險

並且,這些數字都被研究團隊稱為“保守估計”。
邁阿密,作為美國最具風險的城市之一,面臨著高達81,000套住宅的潛在損失
這座城市的洪水風險堪憂,預計到2050年,將有12.2萬人面臨生命財產安全威脅。
研究還顯示,儘管太平洋沿岸的風險較低,但隨著海平面逐年上升,美國西海岸的一些城市同樣面臨未來可能發生的“岩石海岸緩慢退化”的威脅。

上升的海平線:變快的速度、難逃的未來

在過去一個世紀,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速度為每年0.07英寸(1.7毫米)

但到了21世紀初,這一速度已上升到0.12英寸(3.1毫米)/年,而現在——
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已加快至每年0.15英寸(3.7毫米)
即便全球未來成功減緩變暖趨勢,因過去升溫造成的海洋熱脹仍將繼續推動海平面上升
換句話說,這一危機在2050年前幾乎已不可逆轉

沉降,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一項由美國多所大學(包括邁阿密大學、休斯敦大學等)聯合進行的研究分析了2016至2023年間,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周邊海岸的87棟高樓!

涵蓋了桑尼艾爾斯海灘(Sunny Isles Beach)、巴爾港(Bal Harbor)、瑟夫賽德(Surfside)和邁阿密海灘(Miami Beach)等地。

結果令人驚訝——有35棟大樓正在下沉,沉降幅度在2至8釐米之間
研究人員發現,新建高樓沉降尤其明顯,特別是在2014年後完工的建築中

為什麼會沉?答案藏在岩層與施工震動中

邁阿密海岸的地質結構十分特殊:地下是多孔的石灰岩層,內部夾雜著沙層

這些沙層在建築重量和周邊施工震動的共同作用下,發生“動態沉降”現象——顆粒重新排列,導致地基微微收縮

研究指出,即使施工結束,沉降也可能繼續發生。在長期建築負荷作用下,沙粒仍會繼續重新排列並壓實。
這一過程由地質學家法爾扎內·阿齊茲·贊賈尼(Farzaneh Aziz Zanjani)博士帶領的團隊首次全面量化。

衛星雷達揭示“隱形移動”

這項研究依靠的是前沿技術:干涉合成孔徑雷達(InSAR)
透過分析超過320幅衛星雷達影像,研究團隊精準記錄了這些高樓的微小垂直位移變化

他們發現:
  • 沉降最嚴重的是桑尼艾爾斯海灘和瑟夫賽德,前者約67%的建築正在下沉,後者為9棟建築
  • 巴爾港和邁阿密海灘的沉降現象則較輕微,僅個別建築受影響。

不是遙遠未來,而是“眼前現實”

正如奧亨亨博士所說:
“很多人以為海平面上升是世紀末才會面對的問題。我們這項研究要提醒大家——問題已經在眼前,2050年不過25年後。”

無論是紐約的地鐵、加州的懸崖別墅,還是邁阿密的海景房,一個逐漸被海水吞噬的未來已悄然而至

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的速度加快,意味著美國多個標誌性城市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面對這一日益嚴峻的局勢,政府和公眾需要儘快採取措施,以減緩氣候變化、加強防洪措施,同時加大對受影響地區的支援和救助力度。

我們正站在水面線之上,而腳下的土地,正在流失。

今日話題討論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歡迎留言評論~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