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網上一篇“相親神貼”火了。
堪稱“年度狗血奇葩大戲”。

來源網路
事情是這樣的:
這位女生,最近在家裡安排下相親。
一天,相親物件的媽媽突然來加她好友。
理由是,要給兒子把把關。
到底是什麼樣的兒子,需要母親這麼慎重。
在這位媽媽嘴裡,兒子的形象是:
“馬上30歲了,正是迷人的時候。”
“沒有談過戀愛,但是離過一次婚。”
“國企單位,月薪4000元。”
看到這,網友算是明白了:
原來是媽寶男啊。
還以為是什麼稀缺物種呢。
那不奇怪了。
這邊,女孩已經開始翻白眼了,但對面,這位母親還在繼續。
最後,甚至給網友發來了引起網際網路滔天巨浪的:
“林府家規”。

來源網路
這份檔案開啟來,洋洋灑灑數萬字,整整98頁。
到這,網友們已經在留言區炸了鍋:
“家裡沒有幾百億,怕是都寫不出這麼離譜的條款。”
“這相的是什麼豪門貴戶,結了婚,應該過的是家裡傭人無數,出門豪車接送的貴婦生活吧。”
然而,現實似乎不是這樣。



滑動檢視全文
細看家規裡的要求:
家裡只有一部車,出門10公里以上才可申請使用;
出遠門,火車只能買硬座;
每頓飯的預算10-15元,要滿足六菜一湯;
甚至還“野蠻”要求:
不吃帶雞蛋形狀的雞蛋。
到這裡,相信大家算是看出來了。
這不是給兒子找媳婦,這是在找:
生育的工具、聽話的奴才、全能的傭人。
難怪,留言區有人調侃:
這樣的家庭要是能找到媳婦,身為女性的每個人都有責任。
當然,這麼奇葩的案例,是不是網路段子,我們無從得知。
但是現實中的媽寶男,確實同樣讓人避之唯恐不及。

“母親如果強勢,兒子必然媽寶”,這幾乎成了一條鐵律。
也正因如此,每個媽寶男的背後,才會有一個受盡委屈的媳婦。
情感作家@陸琪 曾經分享了一個故事。
茉莉跟老公剛結婚沒多久,婆婆就打電話過來要求跟兒子一起住。
她本來都跟老公說好了,讓婆婆住酒店。
結果婆婆招呼都沒跟她,就私自搬了進來,理由是住不慣外邊。
如果只是一起住倒還好。
可誰能想到,婆婆從住進來的第一天,就開始挑事。
先是要求老公把工資卡給她。
茉莉只是用自己的工資給買了幾件新衣服,被婆婆瞅見了,就被當著面指責:
“花錢大手大腳,不會過日子。”
轉頭,婆婆就把兒子的工資卡要走了,並對他說:
“每個月我給你幾百零花錢,剩下的我都給你攢著,以後花錢的地方多著呢,別都被人給花了。”
就這樣,老公不再上交工資,每個月都由婆婆保管著。

這還不是最離譜的。
有天晚上,他們正在熟睡,迷迷糊糊之間,茉莉突然感覺臥室進了一個人。
嚇得她立馬清醒了。
定睛一看,這不是婆婆嘛。
而婆婆則示意她小聲點,“別把我兒子吵醒了,他從小睡相就不好,我進來給他蓋蓋被子”。
茉莉當時就無語了,小聲嘟囔著:
“我們都是成年人了,都有自己的隱私啊。”
沒想到婆婆聽到後,直接反駁說:
“這也太把我當外人了,我把兒子照顧長大,跟我們相比,誰是外人心裡沒點數嗎。”
茉莉氣得一晚上沒睡著覺。
不僅如此,婆婆還會時不時地挑撥夫妻兩的感情。
有次吃飯,茉莉把不愛吃的肥肉都夾到老公碗裡,被婆婆看到了,立即心疼地說:
“你不愛吃的就給我兒子吃,當我兒子是垃圾桶啊。”
茉莉委屈地看向老公,不出意外地,老公依舊默默地吃飯,沒有一句反駁。
是的,他總是如此,默默地不說話。
既不維護妻子,也不反駁母親。
幾個月下來,茉莉再也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了,她給老公下了通牒:
要麼婆婆離開,要麼她走開。
二者只能選其一。

這幾年,十點君在公號後臺看過太多的婆媳矛盾案例,發現一個普遍現象。
所有婆媳不合的家庭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老公隱身。
面對母親的威嚴,他無力反抗;
面對妻子的委屈,他無法伸張。
只會在婆媳矛盾相對時,逃離女人們的戰場,避免兩難的境地,也避免被誤傷。
當然,他們也會抱屈地說:
她是生養大恩的母親,我能怎麼辦。
乍聽之下沒錯。
但其實,從這樣想的那一刻,就已經錯了。

母親是生你養你的,這不錯;
可妻子,也是你親手選擇的啊。
她和你原本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卻願意相信愛,繼而羈絆整個後半生。
要知道,身為子女,成年之後的第一件事:
就是要對父母進行精神上的“斷奶”,解除父母的精神捆綁。
這是婚姻幸福的前提。
如果還把原生家庭放在第一位,那麼婚姻多半難以幸福。
我知道很多母親都難以接受:
我辛辛苦苦把兒子養那麼大,難道就是把他送給另一個女人,或是等他忤逆我嗎。
但十點君想說,這樣想的母親,也錯了。
她們錯在把兒子當作自己的私有物品,不容他人分享;
她們錯在用自己長者的身份,要求兒子事事順從。
婆媳矛盾,其實就是一場服從性測試。
兒子如果跟自己一條心,他就仍在母親的控制之內;
兒子如果向著媳婦,那麼,他就完成了精神上的斷奶、成長。
事實上,所有過得幸福的婚姻,都是把夫妻關係放在第一位的。
護妻博主@阿龍叔叔和年年 在網上分享自己家的婆媳日常。

婆婆自從跟過來一起住之後,也總是想方設法挑剔媳婦的毛病。
可每次面對婆婆的刁難時,看著媳婦無法正面回應,博主都會霸道護妻。
婆婆說媳婦:一天到晚就知道花我兒子的錢。
兒子懟:“她不花我的錢,難道花別人男人的錢啊。”
婆婆說媳婦:不生二胎就是自私,一點都不為孩子考慮。
兒子懟:“你倒是為孩子考慮啊,窮得叮噹響也要生。”
婆婆說媳婦:“別人家的兒媳婦,又能帶孩子又能掙錢,你的媳婦咋不行。”
兒子懟:“別的婆婆又出錢又出力,你咋不行呢。”
婆婆每次都被懟得啞口無言、無話可說,一副“明明是親生兒子,真是白養了”的神情。
久而久之,婆婆也不說了。
因為她知道,媳婦有兒子在護著。
所以你看,老公固然是婆媳問題的製造者,但也是解決婆媳問題的關鍵。
這樣的兒子,其實也是在幫助母親成長:
放棄對另一個人的捆綁和依賴,做一個精神獨立的人。

每次討論婆媳問題,十點君都會想到一個問題:
婆婆和媳婦同為女性,為什麼總是互相針對,不能互相體恤。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好幾個層面來剖析。
敲黑板,十點君要上乾貨了。
首先,是時代原因。
婆婆和兒媳出生在不同的背景和時代,擁有不同的生活觀念。
作為長輩的婆婆,老一輩人苦日子過慣了,崇尚儉省生活;
關於育兒,她們也有自己的一套經驗。
作為晚輩的兒媳,出生時代相對寬鬆,花錢不免大手大腳,育兒方面,更加崇尚科學。
觀念不同的兩代人住在一起,觀念難免碰撞,就會產生所謂的婆媳問題。
其次,結構性原因。
父權社會下的家庭內部,暗含一種權力結構。
這種制度下的女性,往往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的認知:
她們認為女性就是低人一等,身為媳婦,打掃家務,伺候一家老小,是理所應當的義務。
榮登婆婆之後,家裡來了新的“照顧者”,她們就可以功成身退。
並以上位者的身份,審視家族的“新人”。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家境普通,卻總給人感覺家裡有皇位要繼承的原因。
而當新一代兒媳帶著平等的觀念進入男方家庭,那就是冒長輩之大不韙。
最後,個人原因。
作為兒媳的婆婆,在自己的兒媳時代曾經遭受不少委屈。
這種痛苦無法消解,也無法宣洩,只能被轉移,即她們一旦覺得所有人都是這樣過來的,內心便會平衡。
畢竟,這是所有女人必經的過程。
但是從來如此,便對嗎?
不見得。
其實,婆媳並不是天生的敵人。
只因為對同一個男人的愛,她們才聚到一起。
所以日常相處中,為了避免婆媳矛盾,你不妨試試這樣。

1、不把婆婆當媽。
婆婆畢竟不是親媽,即使關係再好,也別忘記這個底線;
明確這一點,你就會降低對婆婆的期待。
當婆婆區別對待你跟丈夫時,你也不會太生氣;
當婆婆真心對待你時,反而是一種意外之喜。
2、別讓丈夫隱身;
婆媳之間發生矛盾時,千萬不要正面衝突。
充分發揮丈夫作為“橋樑”的作用,有什麼問題就讓丈夫去溝通。
丈夫說得再狠,婆婆都不會怪罪,反之,媳婦可能隨口一說,有心之人就會想歪。
3、保持適當邊界;
現實中,婆媳問題確實複雜多變;
如果實在相處不來,那就儘量減少來往。
保持邊界感,不接觸,不給矛盾創造任何機會。
其實,原本婆媳就應該是互相幫扶,彼此支援的關係。
婆媳關係處得好,更像是一種後天的母女。
當兒媳需要時,婆家若能伸出援手;
等到婆家年老,兒媳必然傾力照顧。
最重要的是,情感賬戶都有存餘,彼此才能隨時支取。
點個【在看】,願你遇到一位好婆婆,如果沒有,那就做一個好婆婆。
你家的婆媳關係怎麼樣,有什麼婆媳相處的竅門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作者 | 蘇善書,不會講道理只會說故事。
編輯 | 張敬,兩眼帶刀混賬到老。
主播 | 夏萌,用我的聲音溫暖你的睡前時光。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