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美高錄取率比哈佛還低,這塊跳板還值得選麼?

“爬藤”賽道越來越卷,真正的頭部玩家早將目光投向頂級美高。這也讓全美排名Top 30的寄宿高中捲到不行。
有顧問告訴我們,今年一所前十寄宿美高,約有470多中國孩子爭奪20個名額,錄取不到5%,堪比爬藤。
這也讓每年3月10日的頂級寄宿美高放榜牽動人心。正在國際教育賽道奔跑的父母關心,到底怎樣的孩子才能拿到頂私offer,以及美高這條路是否值得一走?
今年3.10後,我們在香港舉辦了一場「美高盛典」,邀請了業內10家美高申請相關機構一起探討這個話題。
在這次展會上,我們也發現,頂級美高越來越像藤校,申請的底層邏輯根本不是堆簡歷。以下為展會分享精華,分享如下。
在正文開始之前想給大家預告一下:
頂尖美高的申請邏輯究竟是什麼?
4月12日上海第4屆留學菁英匯
50+ 頂級學校/機構,一站式補齊教育資訊差
還有人氣IP:多兒、拽姐在現場與你互動!
名額有限,點選下方圖片一鍵報名
BBFTEAM
BBFTEAM創始人邦分享了今年他們優異的錄取榜單,大灣區學生在其幫助下,多數能進入美高前 30,一半左右能進入前 10,成功案例豐富。
邦邦老師指出, SSAT的重要性在上升,而面試、老師推薦信等真實體現學生能力的材料成為核心。他建議學生構建真實人設,與學校匹配,合理規劃申請路線,透過展示個人特色和對學校資源的利用來提升競爭力。
他們今年就有一位來自深圳雙語學校的孩子,在託福 100 分、SAT 2300+的情況下,透過抓住音樂特長,爭取到夏校老師推薦信等,最終拿到The Hotchkiss School的錄取。
美高申請,要做真實的自己,把自己的特色與學校的需求精準對接,構建獨一無二且契合的人設。
Elite精英留學
Elite精英留學合夥人May Wu看來,今年申請的確呈現越來越卷的特點:學生標化成績提升,學校增加寫作考核,有家庭背景優勢的申請者增多,走讀學校受關注,招生官更看重學生性格特色等等,這也越來越考驗顧問規劃和推薦的專業能力。
今年,他們有一位孩子雖然沒有參加校隊和體育競賽,但喜歡烹飪,在顧問老師引導下,他在面試中展現對烹飪的熱忱,講述烹飪融合文化及對媽媽的愛,最終收穫加州多所頂尖學校 offer。
Elite精英留學團隊成員教育背景多元,具備多國教育經歷,能深入瞭解不同教育體制。業務涵蓋留學、實習、義工板塊,為學生提供全方位支援。他們還有全職外教團隊和前任招生官輔導,能給到學生全面的申請幫助。
在申請中,要善於利用家庭背景優勢,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的個人性格特色成為打動招生官的關鍵。
世思覓
世思覓中國區總監Sandy老師分析了他們在香港和東南亞地區的洞見。因為創始人在美高申請領域深耕近30年,他們發現包括中國大陸申請者略減,亞洲其他地區增長,同校內部及頂尖美高競爭激烈,頂級美高也更重視學生最終是否能順利入學。
目前他們服務的家庭並不僅侷限在內地,而是來自全世界多個地區,學生群體多元化。近兩年,世思覓也在東南亞地區舉辦美高巡展,與海外學校聯絡緊密,能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指導,美高及美初錄取率較高。
在Sandy老師看來,
美高申請,學生的好奇心、成長型思維等綜合素養,遠比單純的競賽成績和特長更能打動招生官。
INSIGHT
INSIGHT聯合創始人Summer趙曼從標準化考試培訓角度,分析了今年美高申請標化趨勢,如頂尖學校對SSAT和託福成績要求越來越高,學校給國內學生的錄取數量的確減少。
他們專注北美標準化考試培訓,在多地設有線下中心,還在美國開設線下班。教學成果顯著,培養出眾多託福、SSAT、SAT 滿分學員。
趙老師建議學生提前兩年準備標化考試,先提升託福至100分以上再學習 SSAT,合理安排時間,可與顧問老師溝通制定個性化規劃。
標化考試是美高申請的重要基石,提前規劃、科學備考,先託福破百再攻 SSAT,才能在申請中搶佔先機。
健飛少兒體育
健飛少兒體育創始人/總教練建飛老師介紹了體育助力美高申請的兩條路徑:成為學生運動員難度大,多數孩子可透過培養運動愛好獲得加成。
他們建議孩子持續運動,選擇真實熱愛的運動專案,如高爾夫、網球、賽艇等,透過運動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健飛少兒體育在青少兒戶外運動行業經驗豐富,教練團隊資質過硬。為學生提供多種戶外運動培訓,有學生憑藉體育特長被頂尖美高及大學錄取,且注重培養學生意志品質。
不是申請的捷徑,而是孩子成長路上塑造品格、鍛鍊意志的寶貴經歷,熱愛才是堅持的動力。
世通睿教育
世通睿教育創始人樸泰仙老師強調,教育顧問應關教育本質,用成長型思維和長遠目標規劃孩子教育,避免只追求名校。
她個人行業經驗近 30 年,身份多元,包括教育顧問、校長、家長等。因此,世通睿教育注重教育本質,以培養學生成長為目標,而非單純追求升學。
他們擁有完整教育體系和課程,能根據學生特點提供個性化規劃,幫助眾多學生進入世界名校。
在樸泰仙老師看來,
教育顧問要回歸教育本質,用成長型思維為孩子長遠規劃,而非只盯著名校錄取。
麗格教育
麗格教育創始人Lily老師分享了美高前20學校申請思路,她強調把愛好做到極致,避免盲目包裝,根據學校特點和孩子綜合能力進行規劃,發揮孩子自身特色。
Lily老師是美國本土資深華人顧問,擁有高等級專業認證。麗格教育總部位於波士頓,在多地設有辦公室,能為家庭提供面對面服務。
在她看來:
一個好的申請機構,應保障申請下限,不設上限,助力學生做最真實、最優秀的自己。
學美教育
學美教育創始人Henry張恆瑞老師分享了美高申請經驗,提醒家長不要被誤導,比如去美初雖對美高申請有幫助,但不是必選項,孩子特長應結合興趣和時間合理規劃,避免因焦慮陷入 “割韭菜” 專案。
張老師畢業於耶魯大學,行業經驗近30年,對美高申請見解獨到,創造過優異的錄取成績。
他強調面試是展示孩子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運動特長生申請美高難度相對較低。建議家長理性看待申請,不盲目跟風,與顧問合作提升孩子優勢。
家長要保持理性,不盲目跟風,與專業顧問合作,挖掘孩子優勢,避開申請誤區。
壹思唯教育
壹思唯教育聯合創始人Flora孫甜老師分享了他們今年學員情況。他們今年有多位透過較強的標化成績,最終衝擊到美高夢校。
孫甜老師強調了學術能力培養和長期培訓的重要性。建議學生和家長關注機構教學質量,合理規劃標化考試學習時間。
壹思唯教育培訓內容涵蓋能力與標化階段,學員來源廣泛,包括國內和國際學生。教師團隊實力強,可雙語授課,注重教學研究和學生課後練習。
美高申請中,學術能力培養是核心,長期系統培訓才能讓學生在標化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範迪信
範迪信合夥人兼低齡留學總監Iris老師分享他們今年在美高美初申請方面的經驗。
Iris老師指出,儘管經濟下行,但前10-50的美高申請人數未減反增,特別是香港地區。
她強調寫作水平、推薦信、學生身份、性別等因素在錄取中的重要性。建議學生提升寫作水平,注重推薦信質量,明確自身定位(如所在地區、學習經歷等)。同時,家長要根據家庭需求合理選擇學校,不要盲目追求前 10學校。
Foundation成立於香港,在新加坡、深圳、北京、上海、波士頓均設有辦公室,地域覆蓋廣泛,便於為各地學生提供服務。專注美高美初申請多年,對申請流程和學校情況熟悉。
在Iris老師看來:
申請截止不是終點,而是考驗顧問的關鍵時刻,把握學校動態至關重要。

本次活動我們還設定了豐富的

圓桌討論

環節。

在美高申請的「內卷」浪潮中
如何打破同質化競爭?
第一場圓桌環節中,範迪信Iris老師、學美教育張恆瑞老師、世通睿教育樸泰仙老師、麗格教育Lily老師圍繞香港與內地學生的美高申請策略展開分析,核心觀點如下:
第一,香港學生具備差異化優勢,但競爭日益白熱化。
香港頂尖國際學校的學術口碑為本地學生背書,且招生官普遍認可其國際化背景與語言能力。然而,香港與內地申請者分屬不同“池子”競爭,近年香港申請人數激增,部分學霸級內地學生透過轉學至香港國際學校突破地域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頂尖男校對內地男生存在隱形門檻,認為部分學生“成熟度不足”,而香港女生因“氣質自信”更易受青睞。
第二,美高附加值聚焦全球視野與思維培養。
嘉賓們強調,美高教育的核心價值在於塑造“求同存異的全球思維”,學生透過與多元文化背景的同齡人互動,未來在跨國企業中更具領導潛力。
此外,美高注重“好奇心驅動的學習”,而非單純刷題,這對學術創新至關重要。
第三,選校需摒棄“唯排名論”,匹配適配度是關鍵。
顧問需精準評估學生特質與學校理念,避免因課程難度失衡影響表現。
此外,體育特長生則需結合目標學校的運動偏好制定策略,而非盲目衝擊前十名。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低分高錄”案例實為教練主動招募,實際競爭遠超預期。
第四,家庭需權衡短期目標與長期規劃。
儘管美高能為學生提供獨特資源,但家長需評估孩子的心理適應性。曾有香港學生因無法適應社交壓力轉學,凸顯適配性評估的重要性。
此外,中美關係波動未動搖美高教育的長期價值,但其核心吸引力在於培養“終身競爭力”,而非短期升學結果。家庭需在“親子分離成本”與教育回報間取得平衡,避免過度追求名校光環忽視孩子情感需求。
在第二場圓桌中,大陸和香港地區總體呈現怎樣的態勢?BBFTEAM的邦邦老師、世思覓的Sandy老師,以及Elite精英留學合夥人May Wu老師展開深度對話。
在申請案例分享環節,3位嘉賓分別介紹了不同型別學生的申請情況。
有的學生雖在興趣愛好方面表現普通、標化成績一般,但憑藉積極準備面試和堅韌的品質被名校錄取;
有的公立學校學生轉國際學校後,努力提升託福成績並積極參與活動,收穫多所學校 offer;
還有成績不出彩且無標化成績的學生,因獨特性格獲得超精英學校青睞。
在學生適應能力培養和家長資源運用方面,嘉賓們認為,要讓孩子在瞭解世界多樣性的過程中成長,學會溝通與解決問題,提前熟悉美高規則和資源。
同時,美高招生更看重學生自身競爭力,家長應根據孩子特點提供發展框架,謹慎對待捐贈,避免過度依賴此類資源。

最後,針對家長準備美高申請,嘉賓建議家長在
考試安排、面試、選校等關鍵環節積極介入,合理規劃標化考試時間,精準定位選校,避免只關注頂尖學校。
對於體育特長申請美高,嘉賓們提到,其難度較大,不同學校和專案要求差異顯著。學生不僅要提前準備、量化資料、主動與教練溝通,還要平衡好學業和訓練,同時注意受傷等風險對申請的影響。
此外,要合理管理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在孩子面臨壓力時給予鼓勵與支援 。
EduKnow
如何選對適合孩子的路徑,讓他們閃光點在申請季充分綻放
留學全知道和閱讀第一攜手國內外頂級教育資源,讓您無論在擇校、選機構還是挑專業,都能“一站式逛齊”,不費心找到好資源!

川普上臺,美本留學何去何從?


2025年,美英名校招生“新偏好”和趨勢


AI衝擊世界,知名大學興起哪些新興熱門專業


“反向留學”大探討,多國聯申策略與資源整合的建議


從未來就業,反思現在孩子的留學路徑規劃
……
為了全面、專業地為家長們解決這些問題,幫家長、中學、機構和大學提供彼此交流的平臺,留學全知道和閱讀第一將在4月12日,推出連結國內外頂級國際教育資源的行業對話:萬事達卡 x EduKnow 留學菁英匯。
名額有限,點選下方圖片一鍵報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