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高調上線的“特朗普金卡”(Gold Card)居然“暴雷”了?!
2月特朗普剛回歸不久就高調透露,將推出美國最高等級的移民通道——“特朗普金卡”,只要外國人願意掏500萬美元,就能免除複雜的美國移民申請程式,快速獲得美國永居身份。
就在一個月前,金卡網站上線,美國商務部長透露,已經有7萬人在金卡Waitlist上完成註冊。

但法律專家們卻說,總統沒有權力憑空創造一個新的綠卡類別,這種變更必須經過國會立法才能實施!35年來,沒有任何一屆政府改變過美國綠卡資格標準,很多國會提案增加綠卡配額也以失敗告終……看起來特朗普的“金卡”也無法兌現。
自特朗普上任以來,一系列“連環招”已經勸退了很多中國家庭赴美留學,轉而前往成本更低的留學國家/地區——其中澳洲因為前幾年QS排名飆升,加拿大因為靠近美國、對中國學生相對友好,都成為了多國聯申的熱門目的地。
然而,今年以來,澳大利亞開始不太平了:前不久剛剛公佈的QS世界大學排名,澳洲大學集體遭遇“滑鐵盧”,澳洲教育部也宣佈要砍掉30萬留學生,悉尼大學大量撤回offer,更不要說悉尼此前還有華人發起“停止青少年暴力”的遊行等事件。此外,加拿大也將學生簽證配額縮減10%,資金證明要求卻更高……
到底這些國家對於留學生的態度如何?多國聯申走向何方?
掃碼入群,領取日本/香港/西班牙/德國/法國等多元留學資料👇


澳洲砍掉30萬留學生!
加拿大學籤縮減10%!
根據澳洲教育部2024年8月至9月期間的官方宣告,計劃從2025年1月1日起對新入學留學生實施人數上限管理,總配額設定為27萬人。
而澳大利亞教育部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秋季,國際學生為57萬多人的數量,因此,就要逐步砍掉30萬留學生。
這一政策主要針對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VET)類學生,不影響中小學、研究類研究生、獨立英文課程及政策贊助類留學生,被視為澳洲移民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平衡教育產業發展與社會資源壓力,同時應對住房短缺、就業市場競爭等問題。
而這27萬人中,公立大學配額為14.5萬人,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如私立大學)為3萬人,合計17.5萬。職業教育VET類課程配額為9.5萬人。
其中對八大名校影響很大:
澳國立大學名額比2024年減少11%
昆士蘭大學減少14%
阿德萊德大學減少16%
莫納什大學減少20%
墨爾本大學減少22%
悉尼大學減少31%
西澳大學減少42%
新南威爾士大學減少45%,果然理工科大學受衝擊最大,最會被嚴控留學生數量。

在政府限制新生入學的改革措施生效後,截至今年4月,新入學的學生已降低至219,791人,比2024年驟降13%。
不僅如此,澳洲政府還收緊了英語水平要求,本科階段從原來的雅思總分5.5分提升至6.0分,研究生則上調至6.5分,且語言成績的有效期從兩年縮短至一年。
此外,還提高了潛在留學生需要證明的銀行存款金額,從2025年7月1日起,澳洲將提高國際學生簽證的財務能力要求。申請人需證明他們擁有至少29710澳元的資金,相比之前要求的24505澳元大量上漲,以確保學生在澳期間具備經濟保障。
而且2024年3月起,持有旅遊簽證、臨時工作簽證或過橋簽證的人士被禁止在境內申請學生簽證。
經過這一系列的調控收緊,澳洲政府計劃2025年的全國招生總量將比2023年減少5.3萬人,將目前國際學生57萬多人的數量逐步減少到27萬留學生的最終目標。

除了澳大利亞,加拿大學籤配額縮減與分配也有所調整。
2025年加拿大政府簽發的學生簽證發放上限為43.7萬份,較2024年減少10%。其中,碩士和博士留學生配額為73,282份(佔比16.77%),較去年增加,顯示對高層次人才的傾斜。
從各省來看,安大略省和BC省配額減少幅度較大(分別下降15%和12%),而魁北克因語言政策影響較小。
而且資金證明方面,生活費也從1萬加幣要求增至20,635加幣,並且需提供近4個月銀行流水證明。
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留學要求都在變高,限制留學生數量使得競爭更為激烈。


印度人佔領澳加!
華人就業、移民更加艱難
除了留學入口更嚴格,就業出口也不容樂觀。
根據澳大利亞內政部及相關機構公開資料,2022至2024年期間,印度移民規模已遠超中國。
-
2022-23財年,印度移民全年獲批永久居留(PR)人數達41,145人,中國移民PR獲批人數為23,936人。
-
2023-24財年,印度移民PR獲批人數增至49,848人,中國移民PR獲批人數則降至21,806人。
這三年裡,印度移民中技術移民佔比超80%,大部分人都是靠僱主擔保、獨立技術移民和州擔保等,即透過就業獲得的移民身份。
而中國移民則有較高佔比,都是透過商業投資和家庭團聚類獲得移民身份,技術移民類增速較慢。尤其在偏遠地區,僱主擔保簽證持有者中印度人更是達到35%。
不僅沒有身份的中國留學生想透過就業獲得移民身份更難,就連已經有澳洲身份的當地華人,也面臨澳洲企業將大批崗位留給印度人的問題。
就在近日,澳洲一位招聘專家和職業教練Tammie Ballis公開批評了澳洲聯邦銀行“出賣澳大利亞”。他發現聯邦銀行在印度有132個招聘名額,比他們在澳大利亞招聘的一半還多。


早在2023年,印度移民納稅貢獻就超過120億澳元了,成為僅次於英國移民的第二大納稅群體。
而在加拿大,2025年聯邦移民目標從48.5萬降至39.5萬,省提名配額普遍減少,如BC省配額減半至4,000個,優先醫護、企業家和高經濟影響候選人。
根據加拿大移民、難民和公民部(IRCC)及統計局公開資料,2022至2024年印度移民數量也同澳大利亞一樣,遙遙領先於中國。
2022和2023年,印度移民139,000多人(佔總移民的30%左右),而中國只有31,000多人(佔7%上下),為第三大來源國。2024年,兩國人數都有所下降,但印度移民仍遠遠多於中國。
從就業資料上看,印度移民就業人數約75萬(2024年),主要分佈在IT(28%)、醫療(18%)和金融(15%)。其中,科技領域軟體工程師平均年薪8.2萬加幣。醫療領域註冊護士薪資中位數7.8萬加幣。
而中國移民中的就業人數約52萬(2024年),集中在建築(22%)、零售(18%)和教育(14%)。焊工、水管工等技工薪資中位數6.5萬加幣。國際學生顧問、語言教師平均年薪5.8萬加幣。
可以看到,不論在澳大利亞還是加拿大,中國留學生的就業和移民之路,都走得更加艱難。社交媒體上充滿著“印大利亞”、“印拿大”的玩笑。


歐洲、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
多國聯申有哪些新選擇?
自從美國特朗普政府採取了一系列不友好留學生的“作妖”政策後,就有大量中國學生採取多國聯申,多幾手準備的方案了。
本來,同為英語移民國家的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在過去都常常作為中國學生的保底留學國家,但現在看來,它們的留學要求倒是高了不少,可未來在澳洲和加拿大就業、移民的可能性卻低了許多。
近日,國際知名教育諮詢機構Keystone最新發布了《2025全球學生招生報告》。他們統計了150個國家的41,995名學生,其中他們選擇的留學目的地國家前10的是:
可以看到英國已經取代美國躍居全球留學意向地首位。而往年穩居前五的澳大利亞,今年卻被德國和義大利反超,加拿大也只勉強領先義大利一點點,現在歐洲的小語種國家已形成第二梯隊了。

當傳統留學目的地美英加澳裡的三個都在下滑,那麼有哪幾個新的國家正在成為留學熱門呢?
2022年中國在歐留學生約18.5萬人(含英國),2023年增至21.2萬人,其中德國中國學生達38,687人增加12%,法國商學院中國學生五年增長28%。而2024年更是突破23萬人。
也同樣增加了不少。2022年中國留學生103,882人,2023年增至115,493人,其中語言學校學生同比激增83%,大學本科人數增長11.5%。2024年繼續增長至123,485人,創歷史新高,研究生階段中國學生佔比升至32%。
根據中國香港教育局、新加坡教育部及權威機構公開資料,中國香港2022年內地留學生總人數約5.8萬人,2023年總人數約6.5萬人,2024年總人數約7.2萬人。而新加坡中國學生佔比穩居六成,2022年總人數約4.2萬人,2023年和2024年總人數約5.6萬人。
為什麼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留學能逆市上揚呢?這源於當地推出有利的留學和就業政策,如:
👉 德國將國際學生獎學金名額增加30%;學生工籤延長:非歐盟學生每年可工作140天(原120天),碩士畢業後找工作簽證從18個月延長至24個月。
👉 法國對留學生就業也有利好支援:畢業後可申請最長12個月的「找工作簽證」,期間允許每週工作20小時。STEM專業畢業生若進入緊缺行業,可快速轉換為人才護照簽證。

👉 荷蘭推出“橙色鬱金香獎學金”吸引STEM人才,獎學金名額增加30%,覆蓋學費的50%-100%,理工科學生可額外申請「荷蘭獎學金」(最高5,000歐元)。
且求職簽證延長:非歐盟畢業生可申請12個月的Search Year簽證,期間允許全職工作,僱主為科技公司可獲政府30%薪資補貼。
👉 日本政府撥款200億日元設立“亞洲人才基金”,為留學生提供職業培訓和企業對接服務,理工科就業率達89%;並且放寬「特定技能1號」從14類至21類,新增計程車司機、巴士司機等職業,預計五年內接收超80萬外籍勞工。護理、農業等行業取消日語N4要求,改為企業內部培訓。
此外,2024年還推出「外國人創業促進制度」,創業者可獲最長2年居留許可,政府提供最高500萬日元無息貸款。
👉 中國香港非本地生畢業後可申請最長36個月的IANG簽證,2024年該簽證獲批人數超3萬。而“高才通計劃”獲批人數超1.2萬,其中內地申請人佔比85%;並且全日制本科生兼職限制取消,每週可工作40小時。
此外,還有與大灣區的就業聯動:政府補貼企業僱傭大灣區畢業生,月薪不低於1.8萬港元,2024年新增金融科技、綠色能源等崗位,內地生佔比超70%;科技園還向內地生初創企業提供最高500萬港元資助,入駐企業可享受首年租金全免等支援。

👉 新加坡陪讀政策放寬:從2024年6月起,父親、祖父母可申請陪讀準證,期間允許自由出入境,陪讀家長可在本地兼職(每週不超過16小時)。
另外,2024年還推出“全球校友網路計劃”,為畢業生提供最高20萬新元補貼,成功創業者可獲5年「頂尖人才簽證」(TOP Talent Pass)。並且取消留學生需在新居住滿2年的要求,公立大學畢業生工作滿6個月即可申請永居,2024年獲批率超65%。
「 寫在後面的話 」
隨著原本準備赴美留學的一部分中國留學生溢位美國,原先我們認為的託底國家——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並沒有迎來爆發性的增長,反而它們政府也跟隨美國,同樣收緊了留學簽證,並且在移民中更傾向了印度。那麼,我們中國學生的多國聯申的目光就不得不放得更寬、更多元化了。
現在歐洲、日本、中國香港、新加坡憑藉政策開放、就業優勢和地緣便利性,正成為中國學生留學新熱點。建議大家結合自身背景,提前規劃語言、學術和職業路徑,把握政策紅利期。
掃碼入群,領取日本/香港/西班牙/德國/法國等多元留學資料👇

作者招募&投稿:caohuiying691065
文章轉載:yan1099361479
家長入群:zhenbang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