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聽說地球有 45 億年的歷史,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科學家是透過什麼方法確定地球的年齡呢?一起來看中國科學院大學理學博士、答主 @黃河邊兒 和答主@申宏宇的回答吧。
人類是如何知道地球有 45 億年?
|答主:黃河邊兒
根據鋯石知道的。
下面這顆鋯石是在澳大利亞發現的,其形成年代可確定為 43.74 億年。

鋯石之所以可以用來確定地球的年齡,主要是因為鋯石在形成的時候,很容易將鈾整合到其晶格中,同時鋯石具有很強的排斥鉛的特性。
由於這種特性,新生長的鋯石晶體中不會發現任何鉛元素。
然而,有趣的是:一旦鋯石晶體形成,任何已經存在於鋯石晶體中的鈾都可以透過放射性衰變,而自然地衰變為鉛,鉛又是一種穩定的元素,所以鉛一旦形成,它就被固定在鋯石中。即:鈾-238 經歷 α 衰變,變成 Th-234。Th-234 也會經歷一系列 α 和 β 衰變,最終變成鉛-206(Pb-206),這是穩定的鉛同位素。
根據尚未衰變的鈾與透過鈾衰變形成鉛的比率,結合鈾同位素的衰變率,就能計算出這種特殊的鋯石晶體是在多久前形成的。
人類也是據此原理,測量古老的岩石的年齡。測量地球的年齡有一個假設,即認為很多隕石實際上是太陽系早期保留下來的行星建築材料,因此保留著原始的化學結構。
而絕大多數隕石的來源是散佈在太陽系當中的小行星。而太陽、八大行星和小行星是幾乎在同一時間形成的。產生隕石的小行星由於體積小在形成後快速冷卻,執行幾億或幾十億年後,機緣巧合墜落到地球上。 基於此,在地球上能找到的最古老的隕石與地球大約在同一時間形成,透過測定隕石的年代可以得出地球的年齡。
所以,大自然真的很神奇,他把真相封存起來,但又留給人類以線索。
|答主:申宏宇
這是一段有趣的故事。
美國的一位地質學家,名字叫克萊爾·卡梅倫·帕特森,他在 1956 年透過鈾鉛測年法計算出地球的年齡為 45.5±0.7 億年。
克萊爾帕特森一開始參與的是原子彈的研發工作,他作為一名平平無奇的研究員,每天在實驗室裡苦哈哈的分離鈾元素。
當原子彈爆炸成功之後,帕特森順利碩士畢業,開始攻讀博士學位,他的新課題就是研究地球的年齡。
帕特森發現,富含放射性元素的礦石實際上就記錄著地球的時間,比如鈾 238 經過 14 次衰變,會變成穩定的鉛。
在眾多礦石裡鋯石最合適,因為鋯石在生成之時會含有少量的鈾,但是絕對沒有鉛。
帕特森的任務就是計算鋯石裡面鉛的含量,另一位研究員負責計算鈾的含量,將兩者的計算結果分析之後就能得知地球的年齡了。
可蹊蹺的事來了,同事手中鈾的測量結果非常好,與預期值相符,但是帕特森鉛的測量結果卻和預期值相差甚遠,實際測量結果比計算出來的高出一千多倍,而且每次測量的結果都不相同。
帕特森認為肯定有其他汙染源影響了鉛的測量結果,於是他在此後的五年裡多次重複試驗,不停地清潔實驗室的桌面和牆面,並且進出實驗室都會嚴格穿戴防護服,可最後測量出來的誤差總是特別大。
這種情況就好像是實驗室中飄著一個看不見的幽靈,隨心所欲地更改著實驗結果,如果他看過三體,可能已經在高呼「物理學不存在了」,不過那時三體還沒出版。
帕特森非常有毅力,如此玄學的實驗結果也引起了他的好勝心,因此他嚮導師申請,單獨建立一個完全密閉的實驗室,並且安裝獨立的空氣迴圈系統。
導師同意了他的申請,他們一同去了加州理工大學,七年後帕特森終於把無塵實驗室搭建好了,成功得出了鋯石中鉛的含量,從而計算出來地球的年齡為 45.5 億年。

科學的探索永不止步。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或許會發現更精確的方法來測定地球年齡,也可能會對地球的起源和演化有全新的認識。
答主@忘憂草 回答「在地質學中,鈾鉛測年是最常用的測年方法之一,這種方法所能測量的時間範圍大約在 100 萬 ~ 45 億年之間。」
答主 @戈多來臨 總結了四種測算地球年齡的方法,分別是:放射性定年、地球岩石的年齡、隕石的年齡與天文學觀測。
點選【閱讀原文】,看更多精彩回答吧!
題圖來源:《地球脈動》
為什麼人在做夢時不會懷疑夢境裡的不合理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