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 | 週三三
今年的白玉蘭挺會玩,在公佈最佳男女主一趴,安排王安宇和姜妍穿越劇中和入圍者們“飆戲”了一段。
飆到劉亦菲這兒,劇情選用了方協文疑心黃玫瑰惦記上海的前男友,質問她“上海到底有誰在”這段名場面。
臺詞本就是一句爆梗沒有錯,可結合當天的大新聞一起食用,“劉亦菲疑似因落選而臨時決定不出席頒獎”,就顯得吧特別內味兒:




詞兒是一字不落地對上了,劉亦菲的確為了白玉蘭專門跑來上海,可那是前情;之後,等到真正開始頒獎,現場播放這一段的時候——
劉亦菲人還在不在上海只有天知道。
蠻可惜的。
因為緊接著宣佈宋佳得獎,她坐座位上開懷大笑,後排的閆妮送來一束棉花,被定格一對女演員惺惺相惜的對視笑,而周圍所有人在鼓掌,慶祝新視後的誕生,這一幕,真是內娛難得一見的名畫:

菲,開獎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不過這便是白玉蘭的好玩之處。
作為電視劇的三大主流獎,飛天正氣滿滿,極小機率向流量投去半點眼神,連入圍都是奇蹟;金鷹經熱巴一役已經成了半個水獎;

於是就剩白玉蘭這一棵獨苗,既不缺含金量又願意擁抱流量,至少在入圍階段,它十分樂意牽手流量們一起愉快玩耍。
內娛流量最可能得獎的希望,是白玉蘭給的,可同時,最深的失望也由它而生——截至目前能在白玉蘭中獎的流量,幾乎為零。

85花全員提名,也全軍覆沒
白玉蘭,不娶何撩?
1.
正式開獎前,路人票選的白玉蘭視後也一直是宋佳穩穩拿第一,《山花爛漫時》長得太獎裡獎氣了,題材、口碑、出圈程度,每一項精準卡點。

一對比,馬伊琍和閆妮也要矮去半截。
《我的阿勒泰》很反馬伊琍的都市中女是一大亮眼,可礙於劇的題材,想來也中獎率不高。《小巷人家》倒是題材正確,但閆妮演媽太在她的舒適區,驚喜少了些。


就更別說楊紫的《國色芳華》,再怎麼被粉絲大舞特舞唐文化,也洗不去“古偶”這個衝獎絆腳石。不止白玉蘭,這大概是許多主流大獎的不成文規定:
古偶位於獎項鄙視鏈末端。
楊紫對此早有覺悟,帶著《國色芳華》款款而來,她說盡體面話:“主要是來學習,很感謝白玉蘭,能入圍就很開心了。”

想必這一份“開心學習”的心態,在去年《長相思》入圍最佳女主的時候,已經刷過一遍,包括8年前憑《歡樂頌》首提最佳女配,更為“學習”而來。
楊紫,四捨五入,白玉蘭的指定陪跑人。

但姐當然不甘於陪陪跑而已。這頭笑臉迎接3提0中,轉身,咬緊後槽牙,把寶押在下一部《生命樹》。
題材完全沒毛病,倡導生態保護加女性成長,班底也戳中評獎xp,來自一眾視帝視後的親媽,正午;以及楊紫為了這戲快慘成了楊土。
人連著荒山野溝幾乎融為一體:

這就是老陪跑人的素養吧,先以謙卑的小輩姿態多多刷臉,踩熱地皮,虐點集多了、粉絲心疼哭了,同情分也水漲船高;
再拿出實際行動的努力做一個良心演員,不愛美愛埋頭幹活兒,不搞物件搞人類生命議題,並在腦門兒上大寫加粗一行衝獎格言:
此時的吃土是為了下次上白玉蘭的主桌吃飯。

蘭,江湖再見,肯賞這個臉嗎?
劉亦菲的《玫瑰的故事》,往高了靠,靠得上“女性價值”一類時髦大詞,但朝小了說,天王老子來了也講的是一堆談情說愛的事。

它或有一絲中獎的可能,但真的就一絲。
何況這才只是劉亦菲首次衝擊白玉蘭。
要知道,在白玉蘭史上從無首提即中的案例。此處科普一下非流量前輩在白玉蘭的血淚之徵:孫儷7提2中,閆妮7提僅僅才中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