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特朗普在阿拉巴馬大學畢業典禮上,向商科學生髮出呼籲:“別一頭扎進金融投機了,去工廠、車間,投身美國的製造業吧!”直接把留學生朋友圈炸開了鍋。
有人吐槽:“這是讓商科生去搬磚?”也有人悄悄琢磨:“製造業真的沒機會嗎?


他強調,美國正迎來製造業 “黃金復興期”,呼籲商科學生將供應鏈管理、成本核算等技能應用於實體產業。
副總統萬斯同日視察鋼鐵廠時也重申,政府將透過關稅政策倒逼產業迴流,目標在2030 年前實現 “關鍵商品本土製造率提升 60%”。
特朗普之所以發出這樣的號召,與美國當下的經濟困境密切相關。近年來,美國製造業面臨諸多難題,產業空心化現象嚴重,本土製造業崗位流失,導致相關產業鏈出現斷層。
一直以來,商科專業在美國都是熱門中的熱門,每年都有大量學生懷揣著對商業世界的憧憬,期望畢業後能進入華爾街等金融中心。

然而,此時呼籲這些商科高材生們放棄“高大上” 的金融領域,轉而投身到傳統的製造業一線去工廠 “搬磚”,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年薪12萬刀vs 4萬刀”“紐約高樓vs鐵鏽工廠”——特朗普的喊話看似“何不食肉糜”,但細品美國職場的兩極分化,你會發現這簡直是留學生求職的“靈魂拷問”。
產業鏈迴流+技術升級的雙重浪潮下,製造業早就不只是“擰螺絲”了,留學生的機會藏在哪兒?
✅智慧供應鏈、工業物聯網、數字孿生……這些聽起來很“矽谷”的崗位,正在傳統工廠裡爆發。
✅晶片、新能源這些行業正在“躺贏”政策紅利:臺積電亞利桑那工廠狂招3000人,特斯拉電池廠給工程師開“灣區同等薪資”,但房租便宜一半……


掃碼新增Della學姐
回覆【崗位】
立即獲取詳細崗位清單
如果你正在糾結“金融還是製造”,不妨試試技能混搭,企業最缺的,是既懂機械原理又能寫程式碼的“跨界人才”——這不正是留學生的強項?
商科生去車企做成本分析,CS學生給工廠寫控制演算法,文科生搞跨境供應鏈……用你的“國際化背景”打差異化競爭,比純拼技術更吃香。
當然,不是所有留學生都願意放下“華爾街之夢”,如果你鐵了心要闖蕩金融圈,面對H-1B地獄難度和“人均藤校”的競爭環境,如何讓自己脫穎而出?
✅精準定位:避開神仙打架紅海
別隻盯著投行和PE/VC!
試試能源金融、金融科技(FinTech)或ESG投資——這些領域既需要金融知識,又要求懂技術或政策,留學生跨界優勢明顯。
✅技能加碼:讓簡歷“硬”到無法拒絕
從本地小券商→精品投行→九大投行,分階段“打怪升級”。
切記:實習內容比公司名氣更重要!哪怕在小公司,獨立完成一個併購估值模型,也比在大投行整理會議紀要更有說服力。

✅人脈破局:讓校友成為你的“復活甲”
別群發“求內推”!
找到目標公司校友,留言說:“看到您去年做的東南亞新能源基金專案,我畢業論文正好研究這個方向,能否請教10分鐘?”(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話術)
說到底,特朗普的喊話之所以引發爭議,是因為他忽略了年輕人的現實焦慮。
但對留學生來說,在華爾街和矽谷廝殺的同時,或許看看那些“被嫌棄”的崗位裡藏著的綠卡通道和晉升快車道,沒有“最好”的工作,只有“最合適”的選擇。

掃碼新增Della學姐
回覆【求職諮詢】
蔓藤教育為你提供
豐富的實習/就業準備資源和支援服務
⬇⬇包括職業規劃指導、實習就業規劃⬇⬇


蔓藤教育專注解決中國留學生在英美的就業難題,
擁有4000+合作企業,2000+名企導師,
95%的學員成功完成輔導、實習或就業。


大量名企內推資源
涵蓋多個熱門行業
優先篩選:簡歷直達,搶佔面試先機
精準匹配:專業團隊,量身崗位推薦
高效入職:導師輔導,針對能力提升


掃碼回覆【求職諮詢】
即可預約導師定製專屬求職方案
助力收穫你的理想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