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https://mises.org/。
作者:菲利普·巴格斯(Philipp Bagus)
森霍爾茨
漢斯·森霍爾茨(Hans Sennholz,德國經濟學家,1922-2007)是反對通貨膨脹的偉大斗士,他要求“必須把人民從貨幣壟斷中解放出來,並禁止所有政客參與貨幣事務”(森霍爾茨,1987年,第122頁)。早期的森霍爾茨受老師米塞斯的啟發,對通縮感到厭惡。他譴責道,由於工會力量的強大,工資無法下調,“政府為了讓英鎊回到標準價而採取極為有害的通縮政策”(1955年,第15頁)。這不是一個好論點,因為當物價水平下跌和上漲時,工會可以將工資率提高到高於市場水平。此外,森霍爾茨還接受了米塞斯旨在防止通縮的貨幣改革計劃(1955年,第296-299頁)。

後來,他又寫道,大蕭條時期的通縮是經濟繁榮的必然結果;森霍爾茨有時甚至近乎讚美通縮,他說:“他(聯邦儲備的銀行家)可以點燃世界性經濟繁榮,也可以用通縮和蕭條來壓制繁榮”(1987b,第126頁)。”他認為蕭條是一個重新調整的時期,因此他似乎建議用通縮來壓制繁榮。
此外,森霍爾茨還制定了自己的貨幣改革計劃,其中包括 “讓政府退出所有貨幣事務”(1979年,第149頁)。對森霍爾茨來說,該計劃包括廢除法定貨幣法、強制壟斷造幣廠和中央銀行系統(1979年,第149-150頁)。這些改革帶來的優勢是,在長期通貨膨脹之後,“混亂不堪”的經濟得以重新調整(1979年,第152頁)。對森霍爾茨來說,另一個優勢可能是,他的改革可能會減少政府支出,因為政府不能將通貨膨脹當作為其支出融資的手段了。
森霍爾茨的貨幣改革計劃極有可能引發嚴重的通縮,但遺憾的是,他從未在此背景下明確談論過通縮。再者,在他的計劃中,他也沒有提及政府賦予銀行的特權,比如特赦銀行和允許部分準備金銀行制度(即允許透過無抵押貸款擴大信貸)。
總體而言,森霍爾茨並不認為通縮本身是一種解放力量,而只是貨幣改革的副產品。他沒有談到這一點,也沒有指出通縮在恢復穩健貨幣和穩健銀行體系方面可以發揮的作用。

未完待續
主編 | 張志雄
編輯 | 周豔 付心怡

· 點個在看 你最好看 ·

